在我国璀璨的文学史中,北宋王朝绝对是一个令后世高山仰止的高峰。仅仅一百多年的北宋时期,不仅人才辈出,更是接连涌现出《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赤壁怀古》等一大批诗词文坛的佳作名篇。在这些作品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由两位文豪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竟然写出了两首堪称"姐妹篇"的诗歌! 之所以称这两首诗歌为"姐妹篇",因为两首诗无论在立意、谋篇,还是遣词造句,都具有异曲同工的妙处,堪称诗歌历史的一段趣闻! 这两首诗,一首为王安石所作《登飞来峰》: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另一首为苏轼所作《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如果我们细细品读上面这两首诗,的的确确能够体会到,两首诗歌天然具有"失散多年相见恨晚"的"血缘关系"。这是两位成就相仿的文豪在互相唱和?还是他们两位完成的"命题作文"?当然不是!下面咱们就深入两首诗歌的意境乃至作者的心境,细细考究一二。 诗句 按照写作时间顺序,我们先翻译一下王安石《登飞来峰》的大意: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接下来,咱们再翻译一下苏轼《题西林壁》的大意:从正面看庐山的山岭连绵起伏,从侧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人们之所以认不清庐山本来的面目,是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啊。 从诗隔题目看,王安石用了动词"登",苏轼则用了动词"题"。两首诗歌都用地名作宾语,整个题目都是典型的"动宾短语",简直如出一辙! 再从体例掌法看,两首诗都是写景的七言绝句,也都是前联写景,后联抒情,情景交融,相得益彰,从中可见两位大文豪精湛的文字功利! 从诗歌立意构思看,《登飞来峰》以写景作为铺垫,借以抒发壮心雄心,句句入扣;而《题西林壁》则届写景畅言事理,字字入微。两首诗歌都是寓情于诗的上佳之作。 更有趣的是,如果我们从诗歌的表达语势上看,两首诗歌交相辉映,尤其是两首诗的几个关键用字,更是显得情趣相投。《登飞来峰》中用"不畏"二字承上启下作,而《题西林壁》的转句则用"不识"二字过渡。再比如两首诗都用了"只缘"二字来进行引导。此外王安石的"身在最高层"与苏轼的"身在此山中"也是非常相似。 由此看来,两首诗歌都淋漓尽致地体现出宋诗的特点。相对于唐诗侧重画面形象思维,宋诗更倾向于抒发见解议论。而这两首诗歌在写景抒情方面的相通巧合,堪称英雄所见极同! 但是,如果两首诗歌完全雷同,也就无从彰显两位文豪的成就。两首诗之所以能够流传久远彪炳史册,就在于诗歌于细微之处闪耀的智慧光芒,于点滴之中展现的豪情万丈,更在于两位作者的深邃思想。 意境 《登飞来峰》与《题西林壁》都讲了怎样认识事物的问题,只是侧重点不同。前者侧重于讲正确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是高屋建瓴,那就是要登高望远,使自己处于最高点;后者侧重于讲正确认识事物所需要的是移步换景,那就是换位思考,使自己取得最佳观察点。 《登飞来峰》层次井然,安排稳妥。"飞来山上千寻塔"写飞来峰的地势,写登临之高险。 "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不畏浮云遮望眼",用"不畏"二字产生夺人的气势。尾句"自缘身在最高层"拔高了诗境,具备有高瞻远瞩的气概。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的胸襟境界,只有登上天外飞来的高峰才触发得出;但无"闻说鸡鸣见日升"作铺垫,亦引不出此等胸襟境界。只有登上"飞来峰上千寻塔",才能用见日出闻天鸡的故实;也只有在天外飞来的高峰见日出闻天鸡,才能导出不畏末俗乱真、站得高看得远的胆识气概。思绪条贯,勾连紧密;天衣无缝,一气呵成;前后关照,浑然一体。 《登飞来峰》写于王安石三十岁那年。当时他年富力强,雄心勃勃。诗歌反映出年轻气盛、仕途坦荡的诗人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勇往直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也显示出他打算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 《题西林壁》是苏轼游览庐山后对庐山做出的总体描述。诗人立足西林寺,从平视、俯视中写出。起句"横看成岭侧成峰",写庐山横面侧面的山势,平视庐山,奇势叠出。诗句的概括精密准确,描绘细腻生动,表现出庐山的峰岭走向,"远近高低各不同"这句则写庐山远近高低的山势。诗人俯视庐山,变幻莫测。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诗歌的议论之处。诗人以议论的笔触,寓哲理于抒情之中,阐释人们习以为常的观念,也就是世人的主观认识,都具有局限性。寥寥两句就道尽了诗人已经看破的人情事理。通读全诗,我们不难发现,诗人朴素的理念,全从前面的写景中铺垫而来。 《题西林壁》是诗人苏轼于47岁时所作。屡遭贬官的苏轼当时离任黄州、就职汝州时,途经江西游庐山,写下了此诗。 精神 一写登飞来峰,一写游庐山,地点相去一二千里。一先一后,写作时间相隔34年,王安石的诗先于苏轼的诗。同为"唐宋八大家"之列,同为北宋历史大名鼎鼎的政治家,王安石与苏轼能够分别写出两首异曲同工意境卓然的诗歌,绝非偶然所得。两首诗歌 王安石作诗时,年仅30岁,正倍受皇帝重用,在政坛冉冉升起。所以《登飞来峰》表现出诗人"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的壮志雄心。他在飞来峰顶满溢豪情,正好一抒胸臆、一展怀抱、一吐真情。 而苏轼作诗时,已经47岁,因政见不合屡遭打击。也正是他经历了宦海沉浮人间冷暖,才看破了所谓世间纷乱,自有一番超脱之情。身处庐山之中的苏轼,俨然和光同尘,物我同在,超然世外云淡风轻。 所谓诗如其人。两首堪称"孪生姐妹篇"的名篇,折射出两位政治家、文学家的精湛才华,更掩映出他们坦荡的襟怀,过人的智慧,令我们赞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