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感悟童心,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 解读《纲要》,有一句话一直萦绕心头:感悟并理解孩子的童心,关注并满足孩子的内心需求。那么,孩子究竟需要什么? 玩沙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每周一次的玩沙活动总是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开始的。当孩子们欢呼着奔向沙池的时候,睿睿却拉住了我的手:"老师,我不要玩沙,我只想留在老师身边和你说说话。"每个孩子都喜欢玩,是什么原因令睿睿舍弃难得的玩沙机会而执意要和我谈话呢?"我们一边玩沙一边说话,好吗?""不好,那样你就不会只听我一个人说话了。"睿睿拉着我站在沙池边:"我有好多事情想和你说呢,过年的时候,我想打电话给你,可不知道你的电话号码。后来,我爸爸妈妈的手机都被偷走了,我就没有办法给你打电话了。我以前用珠子串了一条项链,下次我带过来送给你……"睿睿不停地跟我说一件件他认为重要的事情,我猛然醒悟:是我平时和他说话的机会太少了!我一个星期到他们班两次,每次都只能和孩子们玩一个小时,睿睿当然要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了。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内心需求,在活动中就会有不同的表现,要满足孩子的需要,我们就必须细致观察孩子的行为,感悟那颗童心。 事例一: 晨间活动,来园早的小朋友自发地在玩具架上选择自己喜欢的玩具,三三两两地玩了起来。顺顺一会儿去拿花片,一会儿又去拿智高乐。整个晨间活动,顺顺不停地变换桌面玩具,没有真正投入到玩具之中。 顺顺怎么会每次活动都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看到别人玩得好就去拿,拿了又不玩,接着又换其他玩具。我想,最关键的,是孩子内在的精神没有被一件事情所吸引,他不能从玩具中发现自己的需求,看到别人玩的很好就想要,不理解也发现不了别人为什么会玩的那么好。追根究底,是因为顺顺在家里由爷爷奶奶照顾得无微不至,几乎所有的事都由爷爷奶奶帮着做完了,自己从来就不需要去做什么,也不会做。幼儿园的玩具有很多,令顺顺无所适从,只能看到别人玩得好就去拿,又不知该怎么玩,便这样不停地变换。我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利用玩具去发现自己,从而获得一种内在的精神愉悦,然后由一点而发过渡到对其他玩具的需求。 我选了平常孩子们玩得最多的链条,带顺顺一起玩。玩链条其实很简单,只要一个接一个地串起来,就可以串成彩色的项链、腰带。从随意拿取链条串成长长的一条开始,我和顺顺一起发现链条的连接方法,比较我和他串的项链的不同,让他逐渐发现可以有目的地选取不同颜色的链条串出不同排列的项链,这样就可以串很多不同的漂亮的项链,游戏结束的时候,就会有很多小朋友来挑选他们喜欢的项链打扮自己。我看到了顺顺在玩链条中的变化,每次串好一条项链,他都会满足地笑。于是,我又把花片放到顺顺的面前。开始的时候,他象玩链条一样玩花片,把花片插成不同颜色间隔排列的一长条。我在旁边插出小花、小碗等简单的物品,让他观察花片的不同插法(插出圆形、梯形等等),再用这些基本的形状插出复杂的汽车、家具等等物品。顺顺逐渐了解怎样玩出不同的花样,从中发现了玩的乐趣,并把这个乐趣慢慢扩展到其他类型的玩具中,再也看不到那种不停调换玩具的情形了。 事例二: 7:40,入园高峰,陆续来园的孩子在晨检处排起了一条长队,保健老师正笑眯眯地忙碌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傻?这样排队要等到什么时候?"奶奶拉着孙子匆匆地走到队伍的前面:"插进去,让老师快点帮你检查!"孩子迟疑着往后退,拉着奶奶要排到队伍的后面。"哎呀,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也不机灵点儿,插进去不就好了吗?"奶奶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再一次把孩子往队伍里推。孩子急了,"哇"的一声大哭起来,猛回头对着奶奶拳打脚踢。"这孩子,脾气好暴躁!"一旁的家长议论起来:"老师,你就先帮他检查吧。"队伍中让出一个空,奶奶拉着孩子插了进去。晨检完的孩子,依然是一脸委屈的表情,不停地用拳头捶打奶奶。奶奶躲闪着,还在不停地责备:"傻瓜,以后就是要学得机灵点儿,不要那么傻乎乎的。" 我迎上去,蹲下身帮他擦掉眼泪:"来,开心点儿,和老师一起到班里去吧。"奶奶松开了手:"跟老师一起去吧。"我牵着孩子的手,边走边聊:"让老师猜一猜,你是中(1)班的小朋友,是吗?"孩子点了点头。"今天好多小朋友都在排着队等待晨检,你也想和他们一起排队等,是吗?"孩子再次点了点头。"你知道是奶奶错了,坚持要排队等候,真了不起。"我摸了摸孩子的头,孩子的表情缓和了许多,有了一丝笑意。"可是,要把你的想法告诉奶奶,奶奶才会支持你啊。"我勾起孩子的小手指,"我们拉拉勾,以后心里想什么,就说出来,好不好?"孩子笑了,转身跑进了教室,回头对我说:"老师,再见!" 在孩子的心里,有着基本的道德准则──要排队等候;而奶奶却要求他机灵插队。两者矛盾给孩子带来强烈的心理冲突,使他无所适从,继而用捶打奶奶的方式发泄他内心的困惑和不满。儿童脾气暴燥一般都是环境中缺少他所需要的东西,使他个人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主要是精神的),于是就烦燥不安,甚至出现种种过激行为,这是儿童精神胚胎的一种特征。一般的家长,总是以自己的愿望去要求孩子,往往就忽略了孩子个人的需求。长此以往,就使得孩子不能在自己的生活中获得独立,而一个正常的儿童如果不能达到这种功能的独立,就会发生心理歧变,出现乱发脾气等种种令我们成人困惑的举动。这样的情况,就需要我们和家长一起,用我们成人的智慧给孩子巧妙的帮助,使孩子发现自己的力量,获得成长。 事例三: 波波嘴里念念有词,从蜡笔盒里找出一枝黑色的蜡笔,挥舞着在纸上画出一大团乱乱的线条,象一个张牙舞爪的黑影,然后把笔一扔,把身体缩成一团,哆嗦着,绕着桌子走了一圈,再次坐下来,用笔在纸上散乱地点出一长条弯弯曲曲的小黑点,嘴里不停地嘟囔着。我很想过去问问波波正在画些什么,想些什么,又怕打扰了波波,让波波的想象突然中断。波波正沉浸在他的梦幻世界之中,创造着只有他自己才懂的图画语言,展示着他内在的精神生命。 每一个孩子都有他个人精神的成长密码,有时候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是成人无法完全了解的。比如我们不知道一个两岁的孩子为什么蹲在那里一动不动地看一堆土块,然后毫无理由地站起来走掉。我们也不知道一个三岁的孩子为什么突然躺在地上,一只手挥舞着做着奇怪的动作。在我们无法解释这些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去崇拜它,就像对大自然的伟大怀有深深的敬畏那样去敬畏孩子,因为那是人的精神生命的展示。我们能帮助就去帮助,不能帮助就只好静观、倾听和安慰。 事例四: 老师正在给小朋友讲故事《春天的童话》,小朋友们都入神地听着,唯独飞飞不停地在座位上扭动身体,突然把两只手伸过头顶,嘴里"汪汪"地叫着,引得小朋友都转过头去,看着他大笑起来。飞飞更起劲了,又弓着身子走下座位,伏在地上"汪汪"大叫。老师无奈,走过去想制止他,飞飞"汪汪"叫着,手脚并用,沿着教室四周迅速地爬行,躲避着老师,整个班级都哄闹起来,老师束手无策。我走进去,掏出手机给小朋友打电话:"喂,中1班的小朋友吗?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草地上的小草绿了,花坛中的花儿开了,春天已经来了!"小朋友一下子被我吸引过来,回应着:"哦,我们已经知道啦!""是吗?那我们一起打个电话给小狗,告诉他春天来了的消息,好吗?""好!"小朋友们异口同声地回答着,同时转过身面对着飞飞打起了电话:"喂……"我借机走到飞飞身边,示意飞飞跟我一起和小朋友打电话。飞飞快捷地从地上爬起来,摸了摸头,回到了座位。 飞飞是老师心目中的"问题儿童",不守集体规则,总是在集体活动中出现各种问题,是班级的特殊人物:任性,自制力差,喜欢攻击别人以引起他人的注意,感到被侵犯时就以武力反击。而造成飞飞这些"问题行为"最根本的原因,是长期情感需求的无法满足。飞飞父母离异,父亲性格暴躁,奶奶无暇照顾,就象一个野孩子一样得不到爱的滋润。在班里,飞飞常常会突然就抱住某个女孩亲一口,或者腻在老师身边不肯离开,否则就制造事端让老师发现他的存在。由此可见,飞飞的种种举止,都是为了引起成人的注意,得到成人的关爱。因此,老师首先必须重视与飞飞的情感交流,在满足他情感需求的基础上逐渐帮助孩子纠正行为偏差。 解读孩子是一项有趣而细致的工作,孩子只有被正确的解读后才能获得正确的帮助,如果孩子经常不能被读懂,就会变得心烦意乱,脾气暴躁,这时我们往往怪孩子不好而不是找自己的毛病,避免的办法只有一个,去学习观察孩子,尊重他们,然后再用心灵感受他们。 1f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