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皇帝在位60年,禅位后,他又当了三年太上皇。作为中国历代皇帝中在位时间最长的一个皇帝,他要感谢他有一个好爷爷和好爸爸。通过康熙雍正两朝积累,轮到他上场时,国家到达前所未有的繁荣盛世。他也感谢自己,励精图治,不是一个昏庸懦弱的皇帝。总之,从各方面来看,他有资格心情不错,动不动就写诗抒发感情,一生写了四万首诗。 前面铺垫了这么长,大家应该对乾隆的个性有所了解了。不仅追求做个好皇帝,在后期,也追求一切的好名声,比如诗人。这样的皇帝,会挑一个什么样的人来继承大统呢? 乾隆六十年,乾隆皇帝最终挑了嘉庆亲王作为皇储。这是他的第十五个儿子,不太像他。 首先,这个儿子比起乾隆张扬的个性来,太内敛了。一脸圆乎乎的,总是微笑,对人宽和。说话举止都有规矩,从不犯错。不喜欢奢华,也从不浮夸,好像精力都集中在学习上,常常学习到深夜。不论从政治上还是道德上,学习上还是相貌上,这个儿子都是一个让乾隆放心的孩子。放心到,他可以安心的在幕后做太上皇。 乾隆的用心还在给嘉庆选老婆的事情上。嘉庆还在14岁时,乾隆给他找了一个大了他四十多天的嫡妃。皇子的大老婆家庭背景是最重要的考量因素,这可关系到皇子的前途。但是嘉庆的嫡妃可是一个家庭背景很一般的姑娘,祖上只是正白旗的包衣。什么是包衣呢?也就是奴才,为满族贵族服务的。也就是说,嘉庆的嫡妃母家为他出不上力,没有一个得力的岳父或者是小舅子可以依靠。嘉庆嫡妃喜塔拉氏孝淑,至嘉庆朝,孝淑的爸爸和尔敬额也不过才是名总管内务府大臣,就这官职,一看也还是仰仗着女婿的荣光,不是祖宗的余荫。 为什么要给未来的皇帝找这么一个身份不怎么高贵的嫡妃呢? 有三种考量。 其一,大家都知道嫡妃的身份能体现皇子的受重视程度。如果给嘉庆找个高贵的嫡妃,众大臣会从嫡妃的家世推断出他就是太子。皇帝还不想这么早公布答案,过早的引人注目,不是明智之举。是出于保护嘉庆的目的。 其二,乾隆当时还没有让嘉庆当接班人的打算,于是找了一个出身并不显贵的姑娘。 其三,怕以后嘉庆不好控制。要找个高贵的姑娘,也就是找了个强大的利益集团,以后如虎添翼,会不会反而让儿子不好掌控了,还是找个安分守己的姑娘好。 不管出于那种目的,乾隆还是把铁王座让给了嘉庆。一个没有强大的老丈人支持的规矩人。虽然嘉庆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但在太上皇在时,一切还是以太上皇马首是瞻。太上皇说了,皇后死了,所有应行典礼原当照例举行,但皇帝侍奉朕躬,而臣民等亦皆礼统于尊。于是,皇后喜塔拉氏孝淑过世,也没能享受到皇后应该得到的待遇。 也是,上了年纪的人最怕死,也最怕看到死。如果儿媳妇的死用国丧的规格,那太上皇本人是不是也要沉浸在举国的哀痛中?no,别哪壶不开提哪壶,太上皇不想看到这些。所以,嘉庆皇帝一切从简,把原有的礼法瘦身,表示对太上皇的尊敬和孝顺。 所以,嘉庆皇帝的皇后并没有得到相应规格的葬礼,她的葬礼是清朝历代皇后葬礼中最为简单的一个。不知道嘉庆皇帝当时心情如何,她可是道光的生母。嘉庆可以做的就是,让皇后的灵柩和他葬在一起,这也是他能力所及给予的最高哀荣了。 乾隆终究不能万岁,他去世的第二天,也就是初四日上午,嘉庆就发布了一条谕旨:免去乾隆皇帝驾前第一宠臣和珅兼任的军机大臣和九门提督职务。看上去孝顺了乾隆半生的嘉庆,终于可以不考虑他老爸的感受,而凭借个人的判断来处理事务。 属于嘉庆的时间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