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企业招聘负责人聊天时,常听到这样的抱怨:科技创新人才断档,"挖角"同类人才成本又太高,高校大学生创新能力不足,科技创新就更难上加难。面对社会对科技创新人才的渴求,作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基地的高校,也正在积极与企业牵手,共同探索从摇篮培养科技创新人才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校企合作。 浏览各大招聘平台,我们会发现,企业在招聘简章里都会注明,要求应聘者有五年以上的工作经验。一段时间内,我对这个要求表示不理解,诸葛亮在出山前不也没有工作经验吗?后来我发现,不是人人都有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的本事。在带领大四学生进入企业实习时,我发现,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理论知识,在短时间内无法直接转化为实操能力。举个例子,計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Java技术、编程等课程,在实践工作中,无法达到企业的要求。在上岗之前,仍然需要通过基础训练、技能强化、企业项目实战等实训过程。入职后,还要靠老员工手把手、一对一地指导。许多企业在职员工反映,IT行业的发展前景以及高于其他行业的薪酬水平,的确吸引了许多年轻人趋之若鹜,但是如果不能适应职业的变化和模式的更替,作为普通的 IT员,是很难有上升空间的,它要求从业者必须在实践中学习,而不是毕业即工作那么简单。笔者认为,要想培养更多科技创新人才,应从高校布局开始。本文从三个方面讨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 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首先要从师资入手,但是许多高校教师仅仅停留在传道层面。殊不知,在信息化时代,教科书里的内容已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更无法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高校教师也无奈,自己知识面有限,至于外面的世界发展得如何迅猛,仿佛和象牙塔里的老师是永远隔绝的。因此,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聘请相关专家,这些专家大多是企业的技术专家、行业的资深研究者。 笔者认识一位老师,他是毕业于清华大学的计算机专业硕士。毕业七年来,他在企业做过技术带头人,做过CEO,现在自己做投资公司,目前正在投资区块链项目。近两年来,区块链成为热门话题,于是,作为业内专家,他被清华大学、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聘请为特聘专家,主要的任务就是把最前沿的知识传授给高校的老师,老师再反馈给学生,并由老师牵线带头,走访参观企业的工作流程,共同规划职业生涯。 在全球大力发展科技创新的浪潮下,科技驱动产业生长主要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技术研发期,谁拥有了技术,谁就有了先机;第二阶段是探索成长期,谁有了好的产品,就有了市场;第三阶段是上升红利期,谁有好的商业模式,谁就能持续盈利;第四阶段是产业升级期,谁占领了渠道和运营,谁就能扩张版图;第五阶段就是增长泡沫期,谁运用好资本,谁就更可能成为行业的独角兽;第六阶段要把握国家大政方针,顺势而为。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周期,而这里所有的环节都离不开科技驱动,产业的兴衰只能在科技的基础上不断循环。走进企业,触摸就业 美国高等教育学家布鲁贝克指出,高校走出象牙塔已经是一种历史趋势,必须平衡纯粹的学术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的关系,既要追求知识,又要服务社会。其实,无论是追求知识抑或服务社会,本质上都是创新。高校的创新,理应同时并重两种指向的创新。 纵观各个行业的明星企业,无一不正在从高校布局人才战略。微软是一家科技行业的领先企业,像这样的企业,需要的是真正顶级的人才,这些人才的特点是,毕业根本不用为找工作发愁,可能在大学的时候,就会接到许多企业的offer。而且这些人才也不在乎薪水,他们只希望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实现自己的职业价值,他们对本职工作更有情怀,忠诚度更高。因此,微软不惜时间和成本,访问国内排名前二十名的高校,将企业文化的感染力传达到高校师生中去。微软曾举办过一系列的校园访问,在路演中引发了热烈的反响,吸引了几万名大学生参加。 一方面是企业在高校的人才布局,另一方面是高校应积极配合企业。不是企业不愿意招聘应届大学毕业生,而是不愿意招聘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大学毕业生。笔者曾在一所高校的汽车电子专业调研,该专业与当地企业进行校企合作,共同培养适应汽车行业发展的高科技人才。 该校的具体操作方式是,学生在大学一年级二年级期间,主要在学校学习理论基础知识,每学期抽出3-7周到企业学习专项技术实训等课程。这些课程由企业的师傅、专家、技术骨干与高校老师共同指导完成。在此期间,不仅学生提升了实践能力,高校老师也对自己的知识结构进行重新梳理。企业里的技术骨干会根据市场的需求和技术的更新,不断改变教学方法。 技术骨干不仅把先进的技术和一线市场的最新信息带给师生,同时还辅助学生进行职业规划,各部门的管理人员以自身的成长经历为案例,让学生进行对标。除此之外,还在职业道德、职业素养方面,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这种教学方式,改变了以往的说教,学生会主动学习新技术,规范职业行为,提高职业素养,逐渐培养职业发展方向。 学生从大学三年级开始,就会被分批到企业实习,企业像对待在岗员工一样,对实习学生进行培训、考试,安排工作岗位。同时,通过传帮带的形式,使学生们很快地适应岗位需要。 学生进入大学四年级下半学期,一些适应企业需求的学生,会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实现了毕业即就业。一些实习期满即将离开企业的学生,也会拿着企业的实习证明、考核说明、推荐信去找工作,竞争优势要明显大于其他未实习过的学生。 校企合作有助于帮助学生在毕业前,就能接触到市场最前沿的科技创新领域,有了这样的眼界,还有在企业工作的经历,使学生既完成了学历教育,又获得了实操技能,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人际交往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此外,参加企业实习的学生,大多经过了轮岗培训工作,在此期间,学生也能通过轮岗工作找到自己的专长和优势,降低了试错成本。背靠大树,高校保障 未来学大师、世界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说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没有学会如何学习的人。"在國家层面,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施尤为重要。笔者在此有几点建议供读者参考: 第一,鼓励学生创新的热情。我曾参与一个关于大学生的调查,当学校提出让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后,只有40%的学生表示有兴趣参加。在活动开展以后,只有25%会表示持续参加。调查显示,大学生们有热情,但仍缺乏持之以恒的意志。因此,学校可以制定相关奖励制度,比如参加科技创新活动,可以算入期末考试成绩,有成果产出,可以适当地予以学分奖励。 第二,为学生创造创新的条件。在与学生聊天时,许多学生表示,他们经常会有一些创意和想法,比如冬天打水时,水房门口常会有结冰的现象,导致师生滑倒发生危险,有的学生就提出在水房门口铺一层地热传导装置的思路。类似这样的想法和创意在高校里经常会有,但在绝大多数情况下,因为缺少专业知识以及资金的支持,想法无法实现。因此,学校应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习惯,对于好的思路由老师进行评估。正如创业者一样,有了想法,就要去做市场调研,形成方案,然后拿着方案去找投资方。在这里,学校就像一个投资方,老师就是评估专家,大学生就像一个个创业者。知识不足,老师应该带着学生们做试验,资金不足,可以让学校帮忙解决,再由校方联系专家企业,使好的思路和想法变成现实。 第三,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思维。在信息时代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是这个年龄段人的共性,但大量的想法却和科技创新不沾边,甚至有些学生的思维活跃还只是停留在搞怪、刷存在感的层面上。对于一些成绩较好的学生来说,他们可以回答好书本上的问题,但是要他们根据所学的知识设计一款产品,创新一个对标市场的策划,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当然,对于在校生,我们不能过多地要求他们马上就有科技创新的能力,毕竟大学四年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因此,要想让他们毕业后成为市场需要的人才,还需要校方加以引导,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最前沿的科技成果,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一项长远的战略,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抑或是企业,都不可能关起门来做自己的事情。实践证明,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并回报企业和社会,是一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工程。高校以产学研合作关系为纽带,密切与企业的合作,在产学研结合上实现学校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双赢",筑牢企业科技人才蓄水池。 基金项目:秦皇岛市科技计划项目创新能力提升计划软科学研究项目(201703A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