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手不够?人才不够! 今年上半年,筆者与一位同学聊起了中美贸易摩擦与企业运营之间的关系。这位同学是一家手机屏幕生产企业的合伙人。他说,为了达到有效避税的效果,他们公司的制造基地进行了一次战略转移,很多工厂搬到了海外劳动力更为廉价的地区,除了派一些老师傅出国进行技术支援之外,大量工人实施海外本土化招聘,这样国内的工人就产生了冗余。从年中开始,在老板的倡议下,公司开始组织裁员。人力资源部老总也是他们的合伙人之一,过去分管营销中心,坚信"不能转化为利润的就是成本,工资高则意味着人工成本高,降低人工成本自然能省出利润"。在这一指导思想之下,人力资源部把员工的工资表拿出来,从工资高的员工开始裁起。 我问他:"那要是剩下一批不能干的员工,怎么办?" 他说:"按照现任人力资源部老总的想法,在公司效益不好的情况下,人工成本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将工资高的裁掉,可以达到一石三鸟的效果: 增长与存活。将省下来的人工成本用于公司增长性项目的投资,为公司获得宝贵的休整机会,蓄力开拓下一阶段的市场。 推广师带徒。留下的人即便能力弱一点也没关系,可以由能力强的人去带他们,带出来之后又是一批‘强人,不仅节约了人工成本,还打造了学习型组织。 引入‘鲶鱼。借此机会从外部招聘几个有活力的新人进来,搅一搅组织这潭‘死水,活跃一下组织氛围,让团队更有活力和战斗力,让老油条们产生危机感,从而重新振奋起来。" 问及上述举措的效果怎么样时,他缓缓说道:"老实讲,我对公司人力资源部非常不满意!" "为什么?"他摇了摇头无奈地说:"因为他们现在又开始招人了。之前能干的人大部分被裁掉了,剩下的拿着低工资,看似节约了成本,但他们的能力也着实很弱。公司业务还在上升发展阶段,总不能靠这批人勉强维持,所以人力资源部只能花钱再招一些能力强的人进来。" 这样的人力资源部,着实令人痛恨! 从价值本质而言,人才和商品有着相似性。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一个商品的价格高,往往代表两种情形:一是商品本身价值很高,即带有稀缺性;二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炫耀性消费。对于人才这种商品而言,仍然要遵循这一市场法则——他的工资越高,从大概率来说,对应的能力(稀缺性)或品牌效应往往越强。如果只是按照工资的高低去裁员,那么很有可能把能干的人裁掉,但并不能达到提高人工效能的目的。这就像利用抗生素治病一样,有时候真的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等到公司想要用人的时候,却发现竟无可用之人。 是"人手"真的不够用吗?不,是人才不够。鲶鱼效应?传导效应! 那么,引入"鲶鱼"是否就能如愿激活团队呢?很不幸,效果不是你想象的那么明显,因为企业文化有传导效应。 试想,一个新员工刚刚来到你的团队,初来乍到,他是会为了充分展现自我把原有团队弄得"鸡飞狗跳",还是先暗地里观察老员工的行为并努力融入团队呢?显然,他不可能无视原有团队的氛围,盲目地"展现自我",否则一定会遇到"组织的排异"。一个人说他不好也就罢了,如果整个团队都不认同他,作为公司老板,难道要为了一棵大树而放弃整片森林? "鲶鱼"作为空降兵,生存下来是第一要务,因此他只能先观望,待融入后再找机会展现。如此一来,老板看到的就是,在一群老油条的"熏陶"下,"鲶鱼"很快也变成了"慢鱼"。千万不要忽视企业文化的传导效应——新员工参照老员工,老员工则参照管理团队。因此,一个企业如果不能由上至下地作出改变,改变组织文化、组织氛围,仅寄望于一两条"鲶鱼"来搅活死水,那注定不能成功。 2018年5月,笔者去英国剑桥游学,顺路参访了著名的Mini cooper汽车制造厂。在他们的装配厂区,映入眼帘的不是大群忙碌的工人,而是大面积出现的以ABB、KUKA为代表的机械手臂。在装配厂区,每100平方米左右的区域,大概只有一两个工人。据厂区的华人工程师介绍,他们是从5年前开始大批量使用机械臂的,原先100平方米的厂区需要8个工人。 出于职业敏感,笔者快速地在心里计算了一下这5年内他们的裁员数。如果按照纯理论推算,他们的裁员比例应该在50%-70%之间——这应该是一次大面积的裁员。不料这位工程师告诉我说,由于欧洲工会力量的强大,企业是无法做出超过20%的大规模裁员的。他们最近3年的员工流动率,算上主动和被动离职,也不到15%。那么富余的人去了哪里?这位工程师给出了三个途径: 前后转岗。公司决定引入机械臂的那一年,就暂停了所有职能板块包括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客服部等的人员招聘,只出不进,将业务线多余的人员转岗至职能线,在提供必要培训的基础上,让这部分冗员从事支持性岗位工作。 混编军团。将约20%的工人转移到了由该公司控股的新兴业务单元,他们和原有团队组成一支新的业务团队,开展新的业务工作。 新增岗位。引入机械臂之后,出现了一些新增技术及支持性岗位,如机械臂的调试、维修,后台中控、调度等。该公司将部分原有技术能手组织起来,由机械臂厂家提供相关业务培训,在此基础上将其转至新增岗位工作。 Mini cooper公司的上述举措确是一套很有意义的实践,笔者将其高科技生产进化后的减员增效操作思路概括成一个表格(见表2),供大家参考。减员即裁员?结构性调整! 在企业中,人才似乎永远处于一种相对过剩或相对不足的状态。如果一家企业是在向前发展,那么看似多余的人才可以通过转岗、再培训、储备、拓展新业务等手段来消化;如果现有人才的能力不足以应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需求,那么也会带来相对过剩,这和过去经济领域里出现的钢产量过剩问题本质极为相似,都是一种结构性过剩。解决钢产量过剩的问题,既可以从钢本身的品质角度、打造细分市场角度出发,也可以考虑房地产、基建、造船、造岛等相关领域,多元化地解决,不能简单地实施淘汰或扼杀性行为。一旦企业的业务发生变化,原有业务人员会出现相对过剩,新兴业务人员则相对不足,正好可以通过内部人才交流来实现多与少的平衡。 某世界五百强商业地产企业,过去三年做了大规模的轻资产转型。转型之后,公司的身份由商业广场的业主方改为经营方,管理的重心由广场的售卖及租赁转为商业管理。此时,公司的营销队伍就出现了相对过剩,因为公司不再是业主方,所以不需要亲自进行广场的销售活动,那么就需要对销售团队进行削减;但从商管方角度来看,负责商业管理的人员就相对不足。在这种背景下,公司淘汰了少部分业绩不佳的销售人员,对优秀销售人员进行培训,合格后转岗到商管部门,从而使内部人员达到相对的均衡,而不是武断地裁员或增员。 这件事让笔者联想到华南某公交集团,该集团在公交车上应用了微信支付等技术之后,车上就不再需要售票员,同时,有部分年龄偏大的司机由于对科技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不太会使用车上的APP工具,被迫转到其他岗位。由于该企业是国企,国资委对其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要求,不能在人员不适应岗位时随意推给社会,于是该企业就安排了一个"再培养、再定位、再出发"的人才培养项目,原有司乘人员通过培训之后,转岗到后台从事汽车驾驶培训、客户服务工作,或者转到干部活动中心、工会、图书馆等岗位,体现了"人尽其用"的原则。 总体来说,笔者对于减员增效的看法可以歸结为三点:其一,减员不一定裁员,企业可以将主业中的富余人员转到多种经营或其他团队,以精干主业;其二,富余人员仍是企业的人力资本,而不能一概视为包袱,他们依然有可能增值,为企业创造价值;其三,正确理解和处理减员与增效的关系,要把关注点放在增效上,即做强组织能力。关于组织的赋能,将会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更重要的人才战略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