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世纪50年代的上海,广泛流传着的一则故事:毛泽东会见资本家后,召见刘少奇和周恩来,向他们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你们怎样才能使猫吃辣椒? 刘少奇说:"这还不容易?你让人抓住猫,把辣椒塞进它嘴里,然后用筷子捅下去。"毛泽东很不满意地摆了摆手:"决不能用暴力,每件事应该是自觉自愿的。" 周恩来说:"我首先让猫饿3天,然后,我把辣椒裹在一片肉里,如果猫非常饿的话,就会囫囵吞枣般地吃下去。"毛泽东显然也不同意,因为在他看来,不能用欺骗手段愚弄人。 他的办法是:"可以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当它感到火辣辣的时候,它就会自己去舔掉辣椒并为能这样做而感到高兴不已。" 这则故事十分典型地反映了毛泽东的谋略:既要资本家接受社会主义改造(吃辣椒),又要他们自觉自愿地接受改造(尽管辣,但觉得高兴不已)。所以后来就有了建国后的资本主义改造。 管理启示: 让猫吃辣椒,如果按照常规的做法,包括使用强硬的手段和欺骗的方法,都是行不通的。但是,身为一个管理者,想要服众,又得需要用巧妙的办法来解决这种让"猫"吃"辣椒"的难题,确实是需要"花费"一点精力,一份心思的! 在非自愿的情况下,采取强硬的手段来强迫别人(或者员工)来试图达到自己(亦或管理者)的目的,并不是十分理想的方法和举措。从以上的小故事中可以看到,最佳的方法就是要"猫"做了他不愿意做的事情,更妙地是,会让他"兴奋不已"。这就需要管理者的"智慧"和"策略"了。 一、给点甜头,有利可图 只有让需要听你指令的人感觉到其切身有利益可图,有甜头可尝,那即使是自己不愿意做得事情,也会犹豫一下,权衡一下其中的利弊。有些人,有些时候,认为"有利可图",反而"心甘情愿"地做了。这样就会出现变不利为有利,不愿意变愿意的局面了。管理者可以施以小恩小惠,"受惠者"能不"感恩图报"? 二、解决痛痒,何乐不为 在困窘的情况下,如果可以解决自身的"痛痒"问题,那就会有很多的人愿意尝试一下。所谓"饮鸩止渴",就是在口渴难耐的情形下,明知道是毒酒,也能一饮而尽,以解一时口渴之急。同理,在关乎自身痛痒的时候,如果有"好"办法,那还不解一时之急,图一时之欢。"鸩酒"尚且不畏,更何况是"辣椒"呢?而且还会很"兴奋",何乐而不为呢?管理者可以从此处着手,给人所需,解人所困,自然会让人"乐此不疲"。 三、鼓励怯者,褒扬勇者 在当事人胆怯的时候,一定要鼓励他,激励他,极力劝说他是行的,能够胜任这个工作(或,完成这个任务),而且相信他一定可以干得很"出色"。颇有一种推你"上台"的意思。当事人的心理防线势必会起一些动摇,"他们都说我行,我一定行的"。在当事人勇敢的时候,一定要褒奖他,表扬他,让他成为大家的"楷模"。 在虚荣心理得到极大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往往可以"不顾一切"地要向大家"证明"自己了。管理者可以实行奖励机制,大力树立楷模形象,使当事人有神气之本,别人有效法之意。何愁不人人"趋之若骛"? 值得注意的是,在非自愿的情形下,不可以采取"暴力"的手段来实现目的。也不可以采取"欺骗"的方法来一时得逞。只有将"不愿意"转化成"愿意",将"不得已"变成"很兴奋",这才是管理者最高明之处啊! 最后提醒大家的是,以上观点实有"不可取之处",尚需讨论。不论是管理者,还是普通员工,大家都是平等的,并且都是享有共同权利的自然个体。管理者千万妄图用不合理的手段来达到一时的"得逞"。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也并不是"明智之举"。公道自在人心。只有以诚待人,才是正道;只有以理服人,才是正法! 营销启示: 毛泽东让猫吃辣椒的办法发人深思,也给企业产品营销启发颇大: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营销的关键在于创造需求,猫本身并不吃辣椒,对辣椒这一产品没有需求,但是把辣椒擦在猫的屁股上,充分利用猫的本能,不仅让猫吃了辣椒,而且还高兴呢。 创造新的市场需求,需要在充分尊重并考虑消费者本能的基础上发挥创新思维。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有一位叫哈利的大富翁,他是一个做生意的奇才。15岁时,他在一个马戏团当童工,主要工作是叫卖柠檬冰水。为此,哈利动起了小脑筋。令人不解的是,在马戏开始前,他却站在门口大声喊:"来,来,顶好吃的花生米,看马戏的人每人赠送一大包,不要钱。" 听到叫喊声,观众被吸引了过去。高兴地拿走不要钱的花生米,进入戏场看马戏。可哈利在炒这些花生米时,特地多加了一些盐,不但吃起来味道更好,而且越吃口越干。就在这时,哈利又出现了。他提着爽口的柠檬冰水挨座叫卖,几乎所有拿过免费花生的观众都要买他的柠檬冰水。花生米是刺激冰水需求的"强心针",与让猫吃辣椒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