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剂量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的临床观察


  前言:消渴病与糖尿病有很多相似之处。对于治疗古人早已给出答案。平时乐于研习古籍,偶然一次读到黄元御的《四圣心源--消渴根原》其中谈到了肾气丸治疗消渴,因此我上网搜了一下,许多医院都曾开展过对金匮肾气丸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并且证实了其显著的效果。
  正题:但是别人使用的剂量都太小。原文"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不觉渐加"。本人的理解是,用黄酒送服,一次十五丸(梧子大),一天吃两次,感觉不到效果就逐渐增加剂量。正基于此观点,我给别人用的剂量增加了许多,但不敢用太大剂量,都是逐渐增加的,具体如下:金匮肾气丸(同仁堂大蜜丸)每天两次,饭前服用,一次两丸,用量逐渐增加(每天加一丸,长期服用)。禁酒、一切荤腥。运动。
  最明显的是患者起夜减少。上热下寒症状减轻。注意,不适用于尿崩症之类。
  原理前人已述:引火归元。依我之见,尽人可服,量随人异。
  因个人条件所限,无法进行深入研究。希望有条件的同仁,做一下具体的研究报告,处理得当糖尿病也许可以根治。
  欢迎指点…
  附:
  消渴根原--《四圣心源》
  消渴者,足厥阴之病也。厥阴风木与少阳相火,相为表里。风木之性,专欲疏泄,土湿脾陷,乙木遏抑,疏泄不遂,而强欲疏泄,则相火失其蛰藏。手少阳三焦以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从相火化气。手少阳陷于膀胱,故下病淋癃;足少阳逆于胸膈,故上病消渴。缘风火合邪,津血耗伤,是以燥渴也。
  淋因肝脾之陷,消因胆胃之逆。脾陷而乙木不升,是以病淋;胃逆而甲木不降,是以病消。脾陷胃逆,二气不交,则消病于上,而淋病于下。但是脾陷,则淋而不消;但是胃逆,则消而不淋。淋而不消者,水藏而木不能泄也;消而不淋者,木泄而水不能藏也。木不能泄,则肝气抑郁而生热,膀胱热涩,故溲便不通;水不能藏,则肾阳泄露而生寒,肾藏寒滑,故水泉不止。
  肝木生于肾水而胎心火,火之热者,木之温气所化;木之温者,水之阳根所发。水主蛰藏,木主疏泄,木虚则遏抑子气于母家,故疏泄不行,而病淋涩;木旺则盗泄母气于子家,故蛰藏失政,而善溲溺。
  《素问·气厥论》:心移热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此上下俱寒,上寒则少饮,下寒则多溲。饮一溲二,是精溺之各半也,是以必死。《金匮》:男子消渴,小便反多,饮一斗,小便一斗。此下寒上热,下寒则善溲,上热则善饮。饮一溲一,是溺多而精少也,则犹可治。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是消淋之兼病者也。
  肾气丸
  地黄二两八钱 山萸一两四钱 山药一两四钱 丹皮一两 茯苓一两 泽泻一两 桂枝三钱五分 附子三钱五分
  炼蜜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日再服。不知,渐加。
  《金匮》:消渴,饮一斗,小便一斗,上伤燥热,下病湿寒,燥热在肝肺之经,湿寒在脾肾之藏。肾气丸,茯苓、泽泻,泻湿燥土,地黄、丹、桂,清风疏木,附子温肾水之寒,薯蓣、山萸,敛肾精之泄,消渴之神方也。
  肝主疏泄,木愈郁而愈欲泄,泄而不通,则小便不利,泄而失藏,则水泉不止。肾气丸能缩小便之太过,亦利小便之不通。《金匮》:小便一斗者主之,小便不利者亦主之,以其泻湿而燥土,清风而疏木也。
  猪苓汤
  猪苓三钱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滑石三钱,研 阿胶三钱
  煎大半杯,入阿胶,消化,温服。
  治上消下淋者。
  上渴而下淋者,土湿木郁而生风燥。猪、茯、滑、泽,泻湿燥土,阿胶滋木清风,解渴通淋之良法也。
  若木郁不能疏泄,宜加桂枝,以达木气。若消淋兼作而发热脉浮者,是土湿木郁而感风邪,当以五苓发其汗也。
  桂附苓乌汤
  茯苓三钱 泽泻三钱 桂枝三钱 干姜三钱 附子三钱 龙骨三钱,煅,研 牡蛎三钱,煅,研 首乌三钱,蒸
  煎大半杯,温服。
  治饮一溲二者。
网站目录投稿:飞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