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作业的迷思》是一本由艾尔菲·科恩著作,首都师大出版的162图书,本书定价:22.00元,页数:2010-6,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家庭作业的迷思》精选点评: ●家庭作业如何才能有效?的确是个问题。 ●与那本《性格的力量》一样,看似是亲子书,其实是学术书。这本是对美国教育中家庭作业的反思。文中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很好"要信任孩子,相信孩子在家庭作业之外消磨时间的能力"。 除了学校和教育制度之外,这个家庭作业的问题其实还是和家长最有关系。在家庭作业之外,家长若有能力和精力,引导孩子从事其他事情,例如阅读、家庭活动、培育兴趣等,家庭作业自然不会成为问题。 至少我小时候这对我不是问题。呵呵。 ●作者想法很好,家庭作业本质关于竞争,但是这个世界不可能没有竞争,学校就那么多,不可能每个人都能上,必须得有筛选机制,有考试就有作业。作者关于理想的课堂形式和作业形式很美好了,可惜很不现实。 ●"新鲜的空气能够提神,但也让人微微发抖."用书中的这句话来评价这本书还算贴切吧:) ●细思极恐的家庭作业。关于作业,一直跟别人分享,初中的时候我不按照老师的作业来,有些必会的题我是不做的。但是我对作业没做过这么深入的思考。 ●19#26 好看7,有料7。 ●标准测试揭示的是1.家长的平均收入和受教育程度2.特定团体学生的考试技巧3.老师花多少时间帮助学生准备考试//影响学习成绩的因素:1.家庭作业、教学质量、学生班级、学习动机,每个因素都同样重要,所以家庭作业的多寡与学习成绩并无一定的联系//成绩好的孩子无论如何都会花许多时间在学习上,对他们来说家庭作业的有无并无所谓 ●好好学习 ●整本书更多地在阐述家庭作业产生弊端的观点,而没有更加规范的证据加以证明,也没有提出更加合理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理是那个理,但事不是那个事。 ●一整本书都在阐述家庭作业的负面影响,最好的解决方式就是根据孩子的学习进展量身定做作业。但问题是这相对于现状来说无异于与整个教育系统作对,成本非常高。 我承认科学家的研究有意义,但是也没办法否认不可落地的事实,没有那么强的人力资源支撑达到这一结果。做好的解决办法还是父母尽可能观察孩子,顺应孩子的兴趣给他布置一些"作业"。 《家庭作业的迷思》读后感(一):不在于作业,而在于教育的目的 如果认同教育的目的之一是知识的记忆和技能的练习,我感觉是无法完全否认家庭作业的,毕竟知识的记忆需要符合记忆规律--重复次数越多,记忆得越牢靠。而技能的熟练,也需要反复多次的练习。 因此问题的根子,在于教育的目的。如果认同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意志,是关乎人的情感和幸福的。这样的教育才是让人获得自由的教育",那么,家庭作业没有什么大的意义。 另外,文中提到管理学中的XY理论,说"数据压倒性地支持‘Y理论’ ",似乎不符合我在管理学书籍上的结论。 《家庭作业的迷思》读后感(二):问题很好,规范不够 提出的问题很好,紧紧围绕几个问题,家庭作业是否可以改善学习,家庭作业是否有提高成绩之外的好处,以及为什么教师、家长会接受家庭作业。从不同的角度反复分析,讲的很全面。 但是规范太差了,提到很多研究,但是没有一个参考文献;自己的很多结论,既没有做调查或实验,也没有经过严密的论证;我在其他文献里看到的能够支持作业可以提高成绩的一些研究,被选择性忽视了。 有些问题,没有分清楚应然与实然,不知道是否翻译的问题、 总之,主题很好,提出的问题和观点都很给人启发,作为通俗读物对老师家长还是很有帮助的;但是学术规范方面实在给这本书的质量大打折扣。 《家庭作业的迷思》读后感(三):《家庭作业的迷思》三句话 1、练习不会发展出意义,反复背诵不会带来理解。如果算数变得充满意义,这个结果和反复练习并不相关。 2、即使做家庭作业真的能帮助学生习得技能,但是任何这种利益也必须考虑家庭作业对学习兴趣带来的影响。如果辛苦吃力地做练习题会削弱他们阅读和思考的欲望,那就不值得了。 3、如果没有花大量的时间练习,你不会精通网球或篮球等运动,即使如此,最重要的仍然在于想要成为运动员的人自己想要上场练习。对于一个自己想要练习的人而言,练习最可能有用,而对一项活动所产生的兴奋之情,最能激发潜力。 对这本书有更多想探讨的,可以扫码加我微信。 《家庭作业的迷思》读后感(四):作业还是作孽?——Leo鉴书(79) 中国孩子,尤其是城市孩子课业过重是个不争的事实。儿子上幼儿园的作业已经能做到8点多了,上小学之后不知道是不是会整得更晚。于是入手这本《家庭作业的迷思》,认真读读。请特别注意,不要买书叫"做好家庭作业有7个秘诀"之类的书,写这本书的人自己还没把其中门道想清楚呢! 看了书,终于明白——家庭作家与成绩并无直接关系!做的越多未见得知识越多(就我个人的经验,知识多未必在社会上混的好)。多留作业只是让老师和家长有个自我心理安慰——你看,我孩子努力做作业,不能干其它调皮的事儿了——基础就是完全不信任孩子的判断能力。怎么不写作业就要去做坏事呢?当然,个人也表现出家长自己对自己的没信心,孩子有空时你就不能跟孩子玩啊! 很多老师疯狂留作业与其说是为了孩子,不如说是戕害了孩子——作孽啊! 回忆我的初中和高中生活,都是在加班加点写作业,反复考试中度过的。像大部分同学一样,我成绩很一般。概率如此,第一永远只有一个,前10%也只能占全体数量的十分之一。所以,脑子清楚、能把事情想清楚比会写作业要来得实在。只希望教育向前发展,脑子不好疯狂留作业的老师越来越少。毕业多年之后,有一次我做梦写作业,当时就急了,大喊"毕业这么久了,为什么还要我写???"然后从梦中醒来,可见心里创伤之重。 非常值得一提的是本书作者Alfie Kohn,一位很有爱心的学者。之前了解他是通过另一本好书《奖励的惩罚》,这书中由三联书店翻译的,内容译的还可以,但是他们把作者名字译错了,写成了"埃尔菲•艾恩"(书虽好,翻译太不靠谱了)。我用英文查找才知道Alfie Kohn还有新书被翻译,然后看到了《家庭作业的迷思》。 Alfie Kohn为了写《家庭作业的迷思》阅读了大量的图书和相关资料,这并不特别重要两脚书厨也看过很多书。Kohn值得大家敬佩的是写作中时时体现出对孩子的爱和理解。 现代教育下的儿童过着非常悲惨的生活,虽然饭饱穿暖不是问题,但是精神压力巨大,像生活在思想的集中营里。希望多些Kohn这样的国外和国内的作者,多些好的作品,给家长扫扫盲,给孩子减减负。 用一则小故事结束本文。 交警扣下了床红灯者,得知其职业是老师之后大为兴奋。脸上洋溢着喜悦的光,交警对肇事者说:"终于等到这一天了,把‘我不应该闯红灯’给我写1万遍!" 《家庭作业的迷思》读后感(五):家庭作业吃了你的家庭吗? 家庭作业吃了你的家庭吗? 女儿在读初中。同龄孩子的家长聚在一起,说起学校的"狠劲",无一不是在家庭作业上,课内的,课外的,各个补习班的,摞起来比孩子都高。不管是名师还是无名师,唯一的招数,就是多练,多练,再加上多练。 女儿读小学,家庭作业是家庭生活的重心,她读初中后,家庭作业是家庭生活的全部。每天晚上我们的对话就只有这几句: 都有什么作业? 作业写完了吗? (若没写完)赶快写,快点,快点! (若写完了)赶快洗洗睡觉,快点,快点! 近日在读一本书《家庭作业的迷思》,一位叫科恩的美国人,据说是美国"进步教育运动"的领军人物,对美国孩子课后的家庭作业调查研究后,得出家庭作业对教育没有帮助的结论。 科恩首先讨论了家庭作业有没有好处,然后分析了家庭作业为什么没有好处!科恩认为有三方面的原因造成家庭作业的泛滥: 一、有真正教学能力的老师很少。 一位真正的老师不是把知识讲出来,灌输到孩子的脑袋中就完事,而是要根据每个孩子不同的情况,启发孩子对知识的思考和兴趣,这需要老师有强大的教学能力。可惜这样的老师很少。布置作业尤其是布置那种机械练习的作业,老师可以不需要动脑子批改作业,这是老师不愿意思考,懒惰的表现。这种家庭作业的行为,完全是在浪费孩子的时间。有这个写作业的时间,还不如让孩子去过一些真正的生活,比如学习做饭,洗衣,修理东西,因为生活实践是最好的教育。 二、老师和家长对学习存在认识误区。 学习技能有个"一万小时"定律,意思是说,无论学习什么技能必须要经过一万个小时的训练,也就是十年的功夫,才能掌握这项技能。这说明了,知识或者技能的掌握不是一蹴而就,必须经过长时间的锻炼才能获得。科恩认为,这个一万小时定律只适用于"行为反应",比如说打网球,打兵乓球,或者开车等这样,和行为动作有关的技术性技能,当一项行为经过反复训练后,肌肉就会产生记忆,时间长了,就会成为习惯,形成下意识的动作,也就是孰能生巧。但是作数学题,阅读文章,这样的需要思考的"智识"学习,却不适用一万小时定律。不适用不是说不练习,而是指,这种知识的获得和时间没有必然的关系。长时间的训练并不必然导致你学会这项知识。科恩其实想说,当孩子没有真正理解自己笔下的题目时,大量的家庭作业并不能帮助他提高学习成绩。 我认为科恩的观点是正确的。尤其是这几年对"阅读"有点研究后,对"书读百遍其意自现",这句话,也是持否定看法的。如果没有正确的阅读方法,书读一万遍后,意思也不一定会自己蹦出来。 三、老师家长对竞争的错误认识 这个社会就是竞争的社会,大家都在比,都在争,都在抢。家长说这个学校抓的紧,这个班级抓的严,这个老师抓的好,愿意把孩子送过去。其实紧、严、好,很大程度上,都是作业布置的多。如果学校老师不这样做,家长反而有意见,认为抓得太松,自己的孩子作业少,没有竞争力。作者科恩认为,社会上竞争的核心是共赢,是合作。大量的作业只会培养孩子僵化的思维。 每次看到女儿被题海包围,自己沦为应试的帮凶,甚至是主犯,内心都很痛苦,也和老师沟通过,但都是不了了之。作者科恩在书中也抨击了像我这样的父母,又痛恨家庭作业,又不敢反抗,只能顺从的应声虫。其实科恩虽然分析了家庭作业的害处,但是并没有给出有效的解决方案,他只是寥寥几句提出,当老师布置一项作业时,家长可以采取其他手段,比如电影、阅读等方式丰富此项作业在孩子脑中的立体感,引发孩子思维。不过,科恩也承认,这种方式对家长的要求很高。估计能做到的家长很少吧!还有即使家长鼓励孩子不写作业,那孩子能顶得住老师的批评吗?若孩子的名字每天都发在家校群里的黑名单上,家长脆弱的小心脏能承受的住吗?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教育书籍看了很多,而依然不会教育孩子的原因。讲道理,摆事实,谁都会!关键,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虽然家庭作业已经吃了我的家庭,但我一直是家庭作业的应声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