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新课改正如火如荼的进行着,情境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情境教学能为学生建立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心理环境,集思广益,让师生和谐为一体,活跃数学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本文从情境教学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出发,提出了一些有效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高中数学;情境教学;积极影响 高中数学语言抽象,知识层次和系统性特点明显,课程教学难度较大。若在此过程中处理不好学生理解程度和教学进度之间的关系,势必会引起学生的厌学情绪,以至于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因此,非常有必要积极尝试情境教学,改变这样的教学现状。 一、对情境教学的理解 所谓情境教学就是以创设情境的方式营造相对真实的情境,给学生学习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图文并茂、创设情境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各种感觉器官,寓教于乐,促进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情景教学应遵循合作性学习原则、主体性原则、探索性原则。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角色互换和平等的交流既能提高学生的责任心和参与度,又能发挥教师的示范和指导作用。让学生自己探索知识、发现规律,提高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探究的能力。达到师生互动,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施情境教学的具体做法 (一)借助实际生活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知识有许多是源于生活的,如果把数学问题生活化,引起学生兴趣,便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探求新知、提高实践能力。 例如在讲不等式证明时,提出下述简单而有趣的实际问题:a克糖放到水中得到b克糖水,浓度是多少?在糖水中又增加了m克糖,浓度又是多少?糖水变甜还是变淡了?学生很容易做出判断,从而得到要证明的结论:已知a、b、m都是正数,且a (二)利用趣味故事或数学史话创设问题情境 在教学中结合有趣的故事或数学史话可以很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主动去思考。 例如讲"等比数列的前项和"时,可以创设如下情境:我们知道国际象棋源于古代印度。相传国王要奖赏国际象棋的发明者,问他想要什么。发明者说:"请在棋盘的第一格放上1个麦粒,第二格放上2个麦粒,第三格放上4个麦粒,依此类推,每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麦粒数的两倍,直到第64个格子。请给我足够的麦子以实现上述需求。"假定千粒麦子的数量为40克,据查,目前世界年度小麦产量约六亿吨。根据以上数据,判断国王是否能实现他的诺言。同学们说说国王能实现他的诺言吗?这个问题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问题。 各个格子里的麦粒数依次是 于是发明者要求的麦粒数就是 通过这样创设情境,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思维处于活跃状态,创造潜能得以发展。 (三)通过教学实验或相关学科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础,它的许多知识都与这些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例如在讲解"三角函数 的图象变换"时,可以先借助机械波发生器进行辅助教学;也可以运用新媒体技术演示图像变换。通过引导学生自己操作实验或通过新媒体技术手段演示,让学生从中领悟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既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及创造能力,又增强了学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总之,数学教学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因此我们要学会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但是课堂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问题情境的情感性、问题情境的适宜性、问题情境的探究性、问题情境的简约性、问题情境的发展性等。创设问题情境不能放任随意,流于形式,只有以数学问题的本质,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据,才能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真正转变,提高教学质量。 一堂生动活泼的具有教学艺术魅力的好课犹如一支婉转悠扬的乐曲,"起调"扣人心弦,"主旋律"引人入胜,"终曲"余音绕梁。其中"起调"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在课始阶段设计一个好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进入数学的殿堂,展开思维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