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按每天八个小时的睡眠来计算,人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处于睡梦中的。每个人都会做梦,有些是美梦,而有些则可能是噩梦了。噩梦会给我们非常糟糕的体验,甚至在醒来之后仍心有余悸,并且梦境中的场景会一再地出现在脑海里,造成精神上的负担和心理上的阴影。 我们常常会说:"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可是,很多时候,我们白天也并没有想到这些可怕的事物,那就很可能跟我们的思想、回忆以及想像以关,它们刺激着大脑,并进入了潜意识。我们的睡眠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而浅睡眠时,大脑还会有少数的神经处于兴奋状态,并使我们做各种各样的梦。 如何避免做噩梦 1、睡前少看刺激影像或小说 睡觉前是我们身心最为放松的时刻,很多人会在这个时候梳洗完毕,坐在床上看电视或是小说。如果是那种惊险、刺激的内容,建议大家不要看,要看也应放在休息日的白天看,最好跟他人一起,可以有效减少自己内心的探索和思考。 在睡前,人们的所思所想是很容易进入潜意识的,特别是在犯困的时候,那些刺激的内容就会进入到梦境之中,并幻化成各种夸张的样子,来破坏我们的睡眠。 睡前要看也最好看一些文艺类的影视或是"心灵鸡汤"类的散文,这样既可以激发我们内心的正能量,又可以避免胡思乱想,以及受到强烈的刺激。 2、注意睡姿 睡觉的时候应该是身心都得到放松的时候,但人不可能总是用一个睡姿来睡觉,而有些睡姿是很容易使人做噩梦的。 比如有些人喜欢蜷缩着身子睡觉,如果说冬天是因为冷,可夏天就没有理由了。这种睡姿的人多半缺少安全感,在入睡以后,肌肉都会处于紧张的状态,这很容易使大脑接收到这种不舒服的信号,并在梦境中呈现出被人追杀的场景。 同样寻求安全感的睡姿是趴着睡,一般小孩子会采用这种睡姿。如果成年人也这样睡的话,很可能是延续了童年时没有安全感的心态。这种睡姿会使心脏受到压迫,让人喘不过气来,这会在梦境中出现窒息的困境。 还有些人虽然是仰卧的姿势,但是喜欢把手放在胸口上,这也会使心脏受到压迫,最好尽快做出调整。 3、患病要及时治疗 有时候,当人体患有疾病时,睡眠也不会太好。比如发烧时,人的思维本来就不是特别清晰,而代谢的功能却受到了影响,精神状态也会出现不正常的兴奋,因此是很容易做噩梦的。而那些感冒的人,由于鼻塞,呼吸困难,也可能会做噩梦。 这些身体上的疾病,在人清醒的时候可能会注意不到,而到了睡觉时又会轻微地刺激大脑,使大脑皮层兴奋。所以,生病了一定要采取措施,不要一直拖着。经常做噩梦不仅会给精神上带来负担,也会反作用于身体,使健康状况更糟。 日常如何调节 1、白天不要睡太多 不少人有午睡的习惯,每天中午睡半个小时可以使下午更加精神,并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可是如果睡的时候过长,就必然会影响到晚上的入睡时间。 我们都知道,夜深人静的时候,是人最容易浮想联翩之时,特别是一时睡不着的话,更是容易因为回忆和遐想而使得大脑兴奋,这样做噩梦的风险是很高的。为了避免晚上失眠,白天最好少睡一会儿。 2、保持乐观的心态 每个人都会遇到不舒心的事,所谓"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对于不能改变的事实,不妨多换几个角度思考,或是干脆转移注意力,不去想它。多关注一些积极向上的事,才能长久地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积极乐观的人是不会把那些悲伤和愤懑带入睡眠的,可以大大减少做噩梦的几率。当然,这做起来相当不容易,不过,做一个乐观的人,不仅仅是对睡眠,对全身心的健康都是有好处的。 结语:每个人都有做噩梦的经历,不过,噩梦的形成自然有它的道理,只要我们注意避免,就可以减少做噩梦的几率了。在睡觉前不要看过于恐怖刺激的影视剧或小说,在睡姿上也尽量不要压迫到肌肉和心脏。如果生病了,最好能及时医治,以防疾病使身体产生压抑感,导致噩梦缠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