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和心理咨询师:黄鑫 来源微信号:shenzhenhuangxin 再次走进西园寺侧门的时候,我已经下定决心,要在寺院硬梆梆的木板床上,躺足一个星期。除了吃饭睡觉上厕所外,我啥也不干,就在客房的木床上,直挺挺地躺着。 那时候,我走路也直挺挺地,并且呲牙咧嘴,嘴里嘶嘶有声。我的左手抚腰,右手拎了一大袋东西,零食、速溶咖啡、便携式DVD和苏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医生给我开的腰肌劳损药品,剂量是一星期。 正是江南九月天,下午阳光和煦,微风夹杂着焚香的气息,轻拂面庞。我的右首是一溜高墙,寺院明霭朴拙的黄。沿着墙根,踏着鹅卵石路面,我向寺院的弘法部移动。上午,弘法部的居士寂照,把我从这个侧门,接进了寺院。他拖着我的行李箱,领着第一次到西园的我,来到一处小巧精致的庭院——西园寺弘法部。现在,凭着记忆,我再次走进侧门。 在寂照的办公室门口,停下脚步,我无力地靠向门框。紧挨门框的桌上放着干净的托盘,盘里摆放整齐的白瓷杯,杯旁一张硬纸牌,上面写着"已消毒"。我舔舔嘴唇,动动左手,但马上又抚回腰上。好疼啊!先不喝水吧。 寂照在桌后忙碌,看到我,他示意,"进来,进来,坐。" 我在他桌前的椅子上坐下。告诉他,医生说我腰肌劳损,需要卧床静养一周,躺够时间,病就好了。必须躺着,不能坐一会,站一会。 "嗯……那,你准备怎么办?"寂照问我。 我举起手中的塑料袋向他晃晃,塑料袋发出"哗-哗"的声响。"已经准备好了,"我说,"躺着。" "嗯……那,躺在哪里?"他又问。 "庙里。"我干净利落地回答,"就住客房"。接着,放低声音问他,"方便吗?" "嗯……也……,也没什么不方便。" "谢谢!"我心想,"这个人说话怎么吞吞吐吐?" 寂照的身材瘦削,穿一件白色中式麻布衬衣,是那种旅游景点帮人照相、做向导的人,喜欢穿的衣服。他看来不太注重外形。他的下巴尖尖,额头很宽。眼神和气,眼角有分泌物。寸头,头发支棱着冲向天际,使他脖子以上的部位,呈现出标准的倒三角形。 他迟疑一下,仿佛最终下定决心,对我说,"你需要赶紧躺下。我现在带你去客房吧。" 我感激地扶桌立起,脑袋上仰,身体后靠,挺腰提气,小心翼翼地迈动脚步,跟在他的身后,跨出办公室。 我们走过素斋馆门口,穿过大雄宝殿方形的广场,在广场一侧的厢房前停步。寂照扭头扫我一眼,眼光中有权衡的意味。但这权衡一闪即逝。他嘱咐我:"在这里等一下"。便弓起身子,双手合十,跨过大屋的台阶,频频哈腰,嘴里念着"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冲一个走出来穿着灰色衣裤的小沙弥问道:"法师在里面吗?"看样子是找主管客房的大和尚说话。 在他走进里屋的时候,我借机打量这处古朴的建筑。房屋的匾牌上写了"以戒为师"四个大字,落款几个小字,看清楚后我吃了一惊,书写者的名字——"演音",弘一法师! 顷刻,我的脑海闪过律宗大师,持戒精严的弘一法师的影像。据说,西园寺有好多他的墨宝。毕竟,这里曾是律宗的道场。我背上一紧,心乱如麻。暗自忖度:"一个年轻女人,躺在这里七天。要不,我不住了?过去住在这里的和尚,可不属于亲善派,笑嘻嘻的大肚子弥勒佛类型,而是佛教中最讲究戒律,偏好苦行的‘律’师们。" 这时,寂照从里间探头,对我招手。 我只能走进里间。 在房屋中央,站立一个僧人,看我进来,他问:"是她?" "是她。她病了。"寂照赶忙答话,"请您给她安排一下住宿吧。"僧人于是朝刚才的小沙弥微微颔首。小沙弥示意,"跟我来。"寂照向那僧人答谢。然后,怕滑轮刮地发出声响,双臂使力,提起我的行李箱,跟从小沙弥,恭敬地向里走去。我虽然腰间钝钝地痛,但也以手支腰,对那僧人浅浅地一鞠躬。 里面有座清雅的小院,是典型的姑苏风格。中庭矗立假山怪石,周围绿树环绕。脚下卵石铺地,皂瓦白墙,朱门微闭。这里是西园寺的客房。来寺院挂单的人,大都住宿于此。 "有两个女间,"小沙弥说,"一间有卫生间,可以洗澡,但已经住了两个人,你要跟她们合住。另一间没有卫生间,有两张床,可以安排给你一个人住。住哪间?" "我自己住。" 我说。 ※ 二〇〇九年的九月,是我人生的转折点。那年的上半年,我写完了自己的第一部心理治疗小说《草人》。小说八月份出版。到现在,我还记得自己手捧着散发油墨气息的小说时,深吸的那口气,和满心的幸福感。我跟好友说了句话:"我和我的上半生和解了。"好友哈哈大笑:"上半生还是上半身?" 没料到一语成谶。小说出版后,我的腰际开始隐隐作痛。并非巨痛透骨,但是旷日持久,痛得不屈不挠。无论我如何推拿运动,也不见好转,行住坐卧,都不得劲儿。我以为是写小数用力过猛导致,于是筹划出门走走,去散散心。 我曾经听朋友推荐过苏州西园寺,于是,拨通了西园寺弘法部的电话。接电话的是寂照。一番简短地沟通后,我放下电话,订张去上海的机票。飞机上一番颠簸,上海到苏州的火车上又一番颠簸,到了西园,忽然腰痛得不可收拾了。 寂照把我接进寺院,看我疼得厉害,建议赶紧去医院看看。这样,把行李留在他办公室,我自己打车到苏州市人民医院。听完医生的嘱咐,拿着开出的药物,我第二次走进了西园寺的那扇侧门。 ※ 寂照打了两瓶开水,给我放在桌上。过一会儿,又拿来两个瓷碗、一双筷子。放下这些,他转身告辞,说:"你休息吧,我有空来看你。"然后轻轻带上房门。 我长吁口气,缓缓躺倒在床上。折腾一天,总算安顿下来。在被窝里换好睡衣,闭上眼睛,我准备睡上一觉。可是,哎呀,这床好硬,硌死我了! 其实西园寺的住宿条件,在寺院里属于优等。不过对于我这种喜欢世俗享受的人来说,还是艰苦了点。我睡的床,比大学时代的床铺还简陋。木架子上搁块木板,木板上一层薄褥,再上面是张草席,席上低低的枕头和叠起的棉被。床头柜挨着刷了白灰的墙壁,有个正方形风扇。窗帘明黄,窗户漆成红色,加了护栏,没有洗手间。公厕在院落的深处。僧人们另有住宿,几乎不可能遇上。 我的腰放松下来,痛得更凶。身体不能动弹,脑袋扭来扭去,眼睛时开时闭。慢慢地,黑夜来临。我拉开电灯,关上窗户,合拢窗帘。继续回到床上,干躺着。这里没有电视,没有电话,没有电脑,更没有WIFI,手机上网还不时兴。据说隔壁有人,但听不到人声。在一片寂静中,惟一能听到的,就是寺院屋角悬挂的铃铛被风吹动,发出"叮铃,叮铃铃"的铃声,时断时续。呆了两三个小时后,我听到竹板撞击的声音,由远而近,响亮深长。节奏规律的"梆梆"声,听起来像传说中的打更。我看看时间,夜晚十点。西园寺还保持着打牙板起床睡觉的习惯。一通牙板,类似于大学宿舍熄灯前的一通电铃。通知各位,今天的活动结束,该上床睡觉了。我遵从寺规,又挣扎着爬起来,拉灭电灯。可是,躺回床上,还是睡不着。褥子太薄了!硌得我腰、背、肩膀都疼。闭上眼睛,迷糊一阵,清醒片刻,又昏沉过去,如此这般,我捱过了在西园寺住宿的第一夜。 ※ 耳畔传来打牙板的声音,我以为身在梦中。可是,牙板声响过后,屋外不再寂静,有人起床、洗漱了。我打开手机,时间是早晨四点多。过了二十分钟,悠扬洪亮的诵佛声响彻庙宇,"南无……"抑扬顿挫地念诵佛号,"阿弥陀佛……"雄浑的唱念声回荡在我的耳际,非常震撼。 寺院的早课开始了。早课在大雄宝殿进行,一个多小时,规矩是寺里的僧俗信众都尽量到场。一位僧人起头开嗓,群僧跟着大合唱。起初念诵佛号,后来念经。我听懂的只有《心经》,其余的只闻其声,不解其意。只知道僧人在替世人悔忏,浅吟高唱,也诉不尽人世的忧悲恼苦。 六点多,早课结束。僧人排队去斋堂吃饭。我们这些借住在寺院的人,另有小食堂提供餐饮。 我挣扎了起身,拿上寂照送来的碗筷,去食堂吃饭。伙食相当好。江南素食,连小菜稀饭都香软精致。吃饭需要静默,不得发出声响,不能交头接耳。餐厅的墙上挂了幅字:"莫论人非,静思己过。"我静静地吃饭,边琢磨这句话。 回到房间,躺回床上,我的腰比昨天还疼。床板太硬,被褥太薄,疼!我躺不下去了。目光落在对面的床上。"如果,可以把那床褥子铺到我的床上?"念头一经产生,便扎下了根。我为这件事情,思想斗争了将近两个小时。一时自责:"不地道。拿走了,别人怎么睡?"一时自我袒护:"反正我一个人住,等于两张床都归我。用就用呗。" 最后,我爬起身,把自己盖的被子,垫到睡的草席下面,抓过对面床上的被子,抱在怀里。重新躺下,不看对面的床,美美地睡过去了。 中午,寂照来敲门,他带来些水果,还有讲述佛法的书和光碟。主要是西园寺戒幢佛学研究所济群法师的作品。他又拿来《正见》的作者——宗萨仁波切在北大讲座的光碟,让我无聊时慢慢看。这一天,我看了很多遍济群法师讲《心经》和宗萨仁波切讲《正见》的光碟,用一种卧姿,聆听大法师关于生命的教诲。 ※ 到了第三天,我的身体明显好转。但是,心情却极沮丧。原来,到西园寺三天,我还没有洗澡。我躺在床上,一点一滴地感受到自己身体的变化——逐渐发臭,越来越臭!这些年早已养成每天洗澡的习惯,成为生活的必须,可在这里……身体汗味浊重,头发油腻腻的。洗发水的清新不再飘香。我被臭气熏得,把头一会儿钻进被窝里,一会儿露出被子外,一个人自己折磨自己,却无处可逃。 烦恼了一整天,晚上,我忽地明白了。闹腾是无用的。人,就是一动物,本来就不香,是臭的。每天洗澡用止汗露抹润肤霜,就忘了自己本来的面目?只许香,不许臭?怎么着那都是自己的身体,"观身不净",这就是无常!臭烘烘的那个,是本我。让她出来吧,我接纳。于是,我轻柔地调匀呼吸,与自己的气息和谐共处,缓缓地进入宁静状态。 第四天早晨一觉醒来,我的腰几乎不痛了,感觉好爽。我迅速起床,吃饭,翻出干净衣服去隔壁洗澡,泡两包速溶咖啡在随身携带的水杯中,我挎上小包,翩然出门。去苏州城逛逛! 到哪去呢?观前街,去过;狮子林,去过;留园,去过;寒山寺,去过……对了,苏州博物馆。早听说这是贝聿铭先生晚年的力作,一直心向往之。我坐在出租车上,"啦啦啦,"心里哼着小时候妈妈教的歌曲,驰向苏州博物馆。 博物馆太美了!我腰不痛,腿利索,身轻盈,心情愉悦,在里面流连忘返。一晃两个多小时过去。后来,寂照打来电话,问我在哪里。他说午餐时看我没去食堂,到房间找我,又敲不开门。 "嗨,我在博物馆。好美呀!" "你身体好了吗?"他诧异地询问。 "好了,不疼了。"我喊道。 "真的吗?"他不太相信,"看来你挺高兴?中饭怎么吃?" "在外边吃,你别管我了。"我扬扬手臂,挂断电话。 被寂照一提醒,还真有点饿了。我于是在博物馆的餐饮部买好饭菜,坐在古树之侧,兴高采烈地吃午餐。 记得当时正啃一块排骨,微微动了动腰身,唉呦!钻心疼!好时光到此完结。我的腰疼不可遏制地复发,其痛感不亚于刚到苏州时。 老老实实地回寺躺下,我打电话找寂照。他很快赶来。看到我有气无力的样子,他焦急地说:"怎么办?你可怎么办呀?"说时双手乱舞。他的眼中,有一种真心关切的神情。瞬间,令我感动至深。"这个人,跟我非亲非故。打个电话的交情。可他为我的身体情况,竟如此着急!我早非能帮人发稿件的报社主编,也不是社交场合顾盼生姿的‘美女作家’。我,只是一个病人。他帮我,只是因为我病了。"那一刻,我发现自己的眼泪,流出了眼眶。 ※ 第五、第六两天,我都乖乖地躺在床上,听碟,看书,安静度日。如果累了,我就闭目等待。每天傍晚,寂照一定会来看我,陪我聊天,讲佛法。他尤其爱讲唯识。不是宣传说教,而是跟我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讲法时,他一反平日唯唯诺诺的样子,变得侃侃而谈,甚至喜好争辩。有时我故意逗他,唱反调,他还老老实实地跟我辩解。最后被我激得脸红脖子粗,又抓头发又拍大腿,嘴角泛出白沫,只会说:"不是这样,不能这么理解。"这时,我多半笑着转换话题,跟他谈谈诗歌。 那阵子我在读松尾芭蕉,还背了不少芭蕉的俳句与他一起欣赏。 记得有句: "无香杂草间,好奇蝴蝶不离去。"是芭蕉对庄子的理解。 他背诵几遍,出门走了,过几分钟发来短信,说跑去跟一位法师分享,结果忘了句子,问我能否发给他。 哈哈哈! ※ 到了第七天。我试着坐起来,感觉还行。落地扭扭,问题也不大。我走出房门,看着院里的一株桂花树,寻思,"医生嘱咐的七天时间已到,我的身体明显好转,最艰难的时光已经度过。佛门清净地,岂容我总这么躺着?该走了。" 我跑去找到寂照,问他可有临别赠言送我? 他又是"嗯,呐……"半晌,还狠狠地喝上几大口水,才开腔对我说:"我有两点要送你。" "哦?" "第一,是空杯。"他举起手中的水杯,向我示意,"你读了很多书,很有思想,但是,你装得太满了。这两天跟你沟通,我觉得就是这样。佛法再好,也装不进你的心里去,因为你太自满了,腾不出空间去接收。" 我抓起水壶,为他倒满水杯。 他点头致谢。仿佛怕忘了要说的话,赶紧说,"还有一点,是慈悲。" "慈悲?"我神情疑惑,"第一点我承认,可这一点?" "对。慈悲。可能是我的见识少吧。"他说,"在我所见的女众中,你是很特别的,或者说,我没有见过像你这样的思维,这样清晰,还有各方面的,女的。我想,如果你能再多些慈悲,你是可以有佛菩萨的功德的!"他的语气很郑重。 我盯视寂照,心里反复掂量,对于一个虔诚信佛的人来说,"佛菩萨"的份量有多重,他对我的期许有多深。 那天,与寂照话别后,我站在寺院的大雄宝殿外,双手合十,旁听晚课。 虽然,还不能做到进殿跟随僧众诵佛,还不能确立自己的信仰,但是,那宽广慈悲的佛法,已经浸入到我的血脉中。 "要做到空杯和慈悲,"我回味这句话,向着大雄宝殿内释迦摩尼的佛像,深深地,深深地,鞠躬…… 微信敬请关注: 地址:华侨城锦绣花园三期D栋9A。(南山区侨城东路与深南大道交汇西北处) 电话:0755-23900355 QQ:2338980320 子和官网:http://www.zihesz.com/home/ 子和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891953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