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年化学教师经常领着学生跑实验室,学生觉得收获很大,但期末考试该班的化学成绩倒数,因为采取的是卷面考,试题答案基本都是课本上的结论,背过才可考高分。 校长找该教师谈话:"这样不行啊!你这是误人子弟,不要领着学生乱跑了,在教室好好上课!" 接下来的一个学期,该教师安安分分地领着学生在教室里死啃课本,要求学生把各种结论都背下来,期末成绩上来了,大家都露出了轻松的笑容。 回忆我自己在初中、高中学习化学时,也背过酸碱指示剂、化学方程式、元素周期表,因为从来没进过实验室(大概学校也没有实验室),更没见过化学反应过程,只能把书本上的话搬到脑子里,等到考完试,那些结论基本就跑光了。 看结论、听结论、记结论、考结论、忘结论,这就是我国教育的主旋律。面对这种现象,有的教育专家会谈一谈杜威的"做中学",陶行知的"死读书",马克思的"实践出真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鱼渔之辨,责备一下校长连这些常识都不懂。其实这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错把非认识问题(如情感、利益问题)归结为认识问题。 教育改革极少是认识问题,更多的是博弈问题。学生以考上好学校为目标,校长需要完成硬指标,校长的上级也需要借升学率等成绩来表现自己,各方均从自己的利益出发,在卷面成绩上达成共识。要想卷面成绩好,需死读课本,但死读课本难以培养出杰出的工匠和创新型人才,也难以培养出具有人文情怀的人。也就是说,各方认可某种教学方式,有时并不是因为这种方式本身遵从了教育规律,有利于人才培养,而是因为它符合涉及教育的各方的功利性诉求。究竟如何破解这个教育博弈问题,尚需更多的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