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点解读 考点1:物质的变化 [解题策略]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辨析:从宏观看,要抓住变化时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从微观看,构成物质的粒子是否发生了变化。如果变化时没有新物质生成,或构成物质的粒子没有变化,就是物理变化,否则就是化学变化,而伴随变化产生的现象: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只能作为判断的辅助依据,而不能作为判断化学变化的标准。如"水受热变成水蒸气"就是物理变化而不是化学变化。 [典型例题] 例1.下列各组物质的变化中,前者属于化学变化,后者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由空气制氧气 b。钢铁生锈;由熟石灰制烧碱 c。蜡烛燃烧;干冰升华 d。汽油挥发;食物腐烂 解析:物理变化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变化中有新物质生成。熟石灰ca(oh)2制取烧碱naoh、钢铁生锈、蜡烛燃烧、食物腐烂均为化学变化,其他为物理变化。 答案:c [新题展示] 1.化学家在当今环境问题上的最新构想是"变废为宝,资源循环"。例如,燃料--这样既可解决能源问题,又能消除污染。上述构想中两个转化过程的变化为() a。均为化学变化 b。(1)为物理变化,(2)为化学变化 c。均为物理变化 d。(1)为化学变化,(2)为物理变化 解析:本题结合社会热点问题进行命题,体现了试题的教育功能,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关键是有没有新物质生成,燃料、燃料产物是不同种物质,故均为化学变化。 答案:a 考点2:物质的性质 [解题策略] 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时一定要抓住"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典型例题] 例2.我们在初中化学里学过的一些物质,在实际生活中有重要的用途。现有以下物质: a。不锈钢;b。氧气; c。生石灰;d。活性炭; e。二氧化碳;f。水; g。醋酸;h。熟石灰(氢氧化钙); i。锌;j。盐酸。 请根据它们的用途,用字母代号填空(每种物质限选一次): (1) 可供急救病人呼吸; (2) 可用于制造炊具; (3) 可用作温室气体肥料; (4) 可用作某些食品的干燥剂; (5) 可用作冰箱的除臭剂; (6) 是最常用的溶剂; (7) 可用来降低土壤的酸性; (8) 可用于金属表面除锈; (9) 可用作干电池负极材料; (10)通常的食醋中含有约3%~5%的____。 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识记常见物质的性质对于判断物质的用途有极大帮助,另外在记忆中,性质和用途之间也是互相促进,可结合生活实际来记忆。 答案: (1)b,(2)a,(3)e,(4)c,(5)d,(6)f,(7)h,(8)j,(9)i,(10)g [新题展示] 3.实验室用棕色试剂瓶盛浓硝酸,由此猜测浓硝酸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它是深棕色溶液 b。它是稳定的化合物 c。它是易跟空气反应的物质 d。它是见光易分解的物质 解析:本题关键信息在于浓硝酸用棕色试剂瓶盛装,可推知浓硝酸具有见光易分解的性质。 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