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人生,首战失利 出身于河北农村的托秀梅,在上世纪80年代初嫁到了北京。1985年,托秀梅开始了和姐姐一起在生产队鞋厂里挣工分的生活。之后,生产队的企业改组变成乡镇企业,托秀梅和姐姐仍继续待在鞋厂里做工,挣着每天1.5元的工钱。由于工厂的效益并不是很好,所以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91年。 1991年,托秀梅突然有了想要改变自己人生的想法。虽然文化程度不高,但是没事仍喜欢听听新闻、看看报纸的托秀梅觉得创业或许能改变自己的人生。托秀梅说:"我出身农村,刚嫁到北京的时候,家里很穷,因为婆婆家是哥四个,我丈夫是老三,夫家的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结婚的时候家里黑白电视都买不起,所以想创业致富。"对于创业,托秀梅没有具体的思路,不过她觉得,自己在鞋厂里工作了多年,对皮鞋的生产加工有足够的了解,创业嘛,要做自己熟悉的领域,于是决定,自己办一个皮鞋厂。 在家人的支持下,托秀梅拿出仅有的9700元积蓄,在1992年初办起了自己的第一个皮鞋厂。在笔者看来,这个鞋厂称作家庭手工作坊似乎更合适一些。因为这个小小的鞋厂,只有托秀梅在家里腾出的2间80多平米的房子做车间,从厂长到工人,共有7个人,而这7个鞋厂成员,也基本都是托秀梅的亲戚朋友。鞋厂是办起来了,可是由于托秀梅对创业没有充分的准备,对当时的政策、市场都没有足够的了解,所以在她做好了鞋子去推销的时候,却发现鞋子滞销了。不是因为鞋子做的不好,而是因为当时的商场里面不允许进个体户的皮鞋,个体营业执照在销路上非常受限制。鞋子卖不出去,托秀梅的首次创业,惨遭滑铁卢。 吸取教训,积累经验 幸亏,一个集体性质的塑料制品厂厂长,愿意买下鞋厂,并想办法为鞋厂办下了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证照。托秀梅总算是收回了投资,没有亏本。第一次创业失败,虽然没有受到经济损失,但是托秀梅创业的激情被当头泼了冷水,精神上受到了不小的打击,大病了一场,可谓身心俱损。 逐渐从创业失败的打击中恢复过来以后,托秀梅又回到了自己创办的鞋厂里,开始打工。厂长问她:"托秀梅,你能继续管理这个鞋厂吗?"托秀梅说:"我的能力有限,你再找人管理吧。"厂长又问:"那你觉得干什么最轻松?"托秀梅说:"拿钱买东西最轻松。"厂长就让托秀梅做起了采购工作。"做了采购,才知道买东西其实也不简单。你买一个皮料,别人卖18元,你花18.5元买,就有人会想你是不是吃回扣了。"托秀梅感叹道。 一年多以后,厂子渐渐有了起色,生产规模小的限制就渐渐体现出来了。此时,新厂急需扩大生产规模。厂长知道托秀梅的姐姐在另外一家皮鞋厂做技术和生产管理工作,在这方面比较擅长,就把她的姐姐也聘请到新厂里来。托秀梅姐姐的到来,还为新厂带来了一批原来工厂里的一些技术骨干,厂子的技术力量一下子雄厚了起来。于是厂子就迅速发展壮大起来了,第三年销售额就从10万猛增加到400万。接下来,厂子最做越大,托秀梅对皮鞋的生产和销售也有了更透彻的了解。 继续上路,坚持到底 1996年的时候,自己创业的念头又从托秀梅的脑袋中倔强地冒了出来。托秀梅说:"我还是想自己干,不想给别人打工。这时候天时地利人和了,因为这个时候我们已经掌握了技术力量,也有经验,也认识供应商,各个方面条件都成熟了,唯一欠缺的,就是客户来源。但我还是想自己去闯一闯。我有一个不服输的精神。" 果敢的托秀梅有了重新创业的想法后,只要一有时间,就到处去找倒闭的皮鞋厂。想一次性花个三万两万把倒闭的鞋厂里的设备都买下来,因为她姐姐比较懂技术,旧设备检修一下就能用。过了好一阵子,托秀梅总算找到了一家合适的倒闭皮鞋厂,并且只花了一万多元就把整个鞋厂的生产设备全买下来了。托秀梅不无得意的说:"那些个机器最起码值四五万,我一万元就买下来了,特别划算。"这也充分体现出了托秀梅的精明。 这样,自己的厂算是办下来了,能干的托秀梅姐妹,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回忆最艰苦的创业阶段,托秀梅感慨万千:"那时候我俩坐公共汽车去买东西,我是平足,走不了长路,时间长了脚上磨得全是大水泡。我们进的原材料都是挤公共汽车扛着回来,有时候累得我俩双眼对视,眼泪哗哗的,还有时候想买根5毛钱的冰棍钱都凑不起来。"可是托秀梅坚持把这个厂做下来,努力克服困难,她心里就没有"放弃"两字,觉得,坚持才能成功,而且必须成功。 托秀梅每次出来做业务之前就预先想好哪些单位有可能是自己的潜在客户,然后一家一家上门拜访。托秀梅说:"那时候做业务,一般都是形象好一点的小伙子、小姑娘,我一个农村40多岁的妇女,不是太受客户欢迎。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我恭恭敬敬的与别人打招呼,却常常有人理都不理。遇到这种事,我确实挺不开心。"但是托秀梅却越挫越勇,更是下了决心要把事业做大,做出名气来,不再受人白眼。功夫不负有心人,"敢冒险,能吃苦,懂市场"这些素质,让不服输的托秀梅和她的北京如意皮鞋厂,终于在北京30多家的皮鞋厂中站稳了脚跟。 迈出国门,走进奥运 皮鞋制造行业也是一个传统的行业,在这个传统行业里,竞争非常激烈。因为拿不到订单而倒闭的皮鞋厂,不在少数。托秀梅认为,自己能在北京的皮鞋市场中站住脚,最重要的有两点:质量和信誉。说到产品质量,托秀梅又很自豪地说起了自己的姐姐:"有姐姐管着厂子,我们鞋子的质量,一定没话说。我感觉我姐姐就像我的一个靠山,我俩配合一定能把事情做成。"其次便是信誉。"没跟你合作过怎么知道你的产品怎么样,靠的就是在行业中的信誉。当然,质量好了,售后跟上了,信誉自然就好了,可以说,产品质量是关键。" 带着高质量的皮鞋,站稳脚跟的托秀梅又一次迈开了大步,把鞋子卖出了国门。甚至为很多国家领导人都做过鞋子。比如说前几年的非洲论坛,她就给肯尼亚总统夫人做过鞋,并且他们还随机带走了一批鞋,还给非洲加纳的大使夫人做过鞋等等。 接着,托秀梅又想要把自己的鞋子卖进奥运村。托秀梅觉得奥运会在中国举办是第一次,如果能为奥运会做鞋,将是自己创业史上的一次骄傲,所以一定要努力将奥运订单拿下。托秀梅曾跟首都旅游集团有过合作,通过努力,她们得到了奥运鞋的竞标机会。托秀梅说:"我们的皮鞋,我敢说在北京市场这一块来说做得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我的信誉却是最好的,我们的口碑好,产品质量好。奥组委的工作人员一看到我们的皮鞋,就感到很满意。"于是奥组委的所有厨师鞋,以及一部分工作人员的男女式皮鞋的订单,被托秀梅顺利拿下,其中还有一部分是高管鞋的订单。靠着过硬的质量和良好的信誉,不服输的托秀梅又一次取得了成功。 一路艰辛,继续创业 回顾自己十多年的创业经历,托秀梅颇有感触:"我的创业过程中,最难的有两点:第一,源于中国的一个传统,女主内,男主外。可是我不想做完全主内的人,我想男人能做的事情,女人也能做到。当然,难度更大,比如说孩子。谁管孩子?还得我来管,不能推给父亲,我觉得没有母亲管的孩子,成长的环境肯定是有缺陷的。所以女人又得管家、又得管企业,无形当中女人压力就比男人承担的压力要大。另外就是,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只上过七年学。我认为我的学历制约了我的思维,因为我学历太低,缺乏知识,我的思维能力没有达到一定高度,我并不傻,但也不是聪明的人。我觉得知识很重要,有知识就会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 但是,不服输的托秀梅仍然成功了。但是她自己却不这么认为,她更希望自己的厂子越做越大、越做越强,想在同行业做成龙头老大,做成集团公司,到那时候才叫真正的成功。她说:"我现在只是农村妇女刚刚迈出成功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