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格教育


  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中学生存在问题令人触目惊心,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如果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
  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格教育
  1、加强认知教育,形成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个体调节和控制行为的最高层次的参照系。人格,实质上是一个人人生观、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上的"外演"与展现。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推动优良人格形成的精神动力,也是构成健全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格教育中如能很好地解决了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问题,也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其人格健康发展的动力机制。为此,应高度加强理性教育和认知训练,可通过课堂教学、理论讲座、专题报告、社会调查与研究等形式,使他们学会正确地观察、分析和理解客观事物与社会现象,学会以冷静、稳妥、积极的态度审视人生、认识环境和对待生活。
  2、培养学生自尊、自重、自强不息的精神,促进学生自我肯定。人格特征中最核心的要素就是"自尊、自重、自强"。这是对高尚人格渴望与追求的最重要的内部动力。现代青少年人格结构中普遍性地少了锐气,多了惰性,其原因就在于缺少"三自"精神。为此,应采取多种途径组织有针对性的创造活动、志趣活动以及有助于个人特长发挥的活动,激励、扶植和推动学生去获取成功,使他们从小就充满自信心、自豪感、成就欲。有了"三自"精神作基础,他们人格结构中自卑、懦弱、甘居落后、不敢进取等许多消极特征就能逐步得到克服和消除,长此以往,人格结构中的积极成分就会象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
  3、积极组织交往活动,拓宽学生心理空间。人格教育,需要在更广阔范围内组织学生进行交往学习。丰富多彩的交往不仅可以扩充认知领域,优化认知结构,增进相互理解,而且可以开阔胸怀,淡化冲突,净化不良情绪。健康的人格总是离不开交往的,离群独居,必然心胸狭窄;互不沟通,往往滋生疑虑心理和对立情绪。为此,一定要注重学生社交意识和交往能力的培养,可有计划地组织文娱联欢、体育竞赛、通讯联络、旅游参观、社会调查等活动,从中增强他们主动社交的意识,培养他们的社交习惯,锻炼其社交能力,为形成良好人格奠定基矗.
  4、合理组织竞争活动,培养勇为人先精神。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精神动力。有了大胆开拓,勇为人先的竞争思想,各种可能发生的人格障碍就会缓冲化解,甚至烟消云散。为此,教育过程中要注重向学生传播竞争思想,合理组织富有竞争性的活动,如学科竞赛、学风竞赛、评等评优、升学教育等,使学生受到竞争的熏陶和训练。这样,不仅能使学生"自我求成"、力争上游的能动机制发展得更为强烈,而且能催化潜能,调动学生尚处于萌芽状态的各种潜在上进要求,使之活跃、强烈起来。长此教育和训练,就能逐步形成敢于拼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等人格品质,这就有助于改造学生身上存有的甘居下游、萎糜不振等不良人格表现,推动学生的人格"加速度"向完善状态发展。
  5、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引导学生自我完善。人格教育是强化与内化的统一,需要学生具备强烈的自我建构意识。人格的塑造过程,说到底,实质是个体心理结构的"自组织"过程。青少年只有具备了自我建构人格的明确要求和强烈愿望,并主动寻找自身人格中的弱点,积极探索有效方法去攻克这些弱点,教师的指导与教育才能卓有成效。为此,应努力设法增强学生人格建构意识,使他们懂得优良人格是个体主动建构的结果;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自我建构的有效方法和技巧,如"吾日三省吾身",严格解剖自我,然后选择有效途径去克服弱点;指导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座右铭来激励和督促自己改造自身人格;指导学生以写日记、周记的方式自我解剖人格弱点,提出自我改造的设想和措施;指导学生针对自身弱点有选择地投身实践活动,从知行统一的角度来完善人格。这些方式,如能因人而异,指导得法,恰到好处,必能有助于学生优良人格的形成。
  6、重视人格缺陷者的心理辅导与心理训练,帮助他们尽早健全人格系统。对于有人格缺陷的学生,学校和教师要给予特殊的关怀和指导,一方面要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有人格缺陷,并对其危害有深刻认识,产生致力消除"顽疾"的信心和紧迫感;另一方面可通过有针对性的心理训练,强化他们的某些心理素质,提高某些素养的水平,增强某些品质的力度,用以抵消或"淡化"那些不良人格品质,长此以往,其人格缺陷就能逐步得到消除。
  所以说青少年还是要尽早地进行人格教育,多让学生接触一些学生心理健康知识和如何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的相关知识,可以去本站,这里有很多详细的校园安全知识。
网站目录投稿:寄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