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体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女人进步了,男人跟不上了。在我们这个大拧巴的时代,一切都错综复杂的拧巴着,相知相爱也比从前更不容易。—— www. 正在做饭的时候朋友打电话来闲聊几句,讲了她一个姐们的事,说是一对小情侣漂在北京,感情不错要结婚,男方的父母过来住几日,母亲无法接受女孩养猫,要求把猫送走,双方僵持起来,最后闹到未来婆婆说,有我没猫,有猫没我的地步,问这种事有解决办法没?我听了笑,她又讲另一件很小很平常的事,是再之前,这个女孩到男方老家去看望其父母,全家人等着未来媳妇做饭,吃完饭,全家人又等着新媳妇收拾桌子。不消说,后面又是一地鸡毛的战斗。我想起曾经听过的一个故事,具体细节可能有出入,不过大意是,一个白人到印第安部落去搞调查,一个印第安老人给他做向导带路,白人发现,老人每走一段时间就会坐在路边的大石头歇一歇,好像在等什么东西,于是问老人,请问您在等什么?老人说,我在等我的灵魂,我们的身体走得太快了,灵魂会跟不上,必须要停下来,等灵魂追上来。否则魂儿就丢了。 如果把我们的中国比做一个人,我们高速发展的经济,城市的建设,房价,大楼,这些物质的东西就是我们的身体,这几年我们的身体跑得太快了,从来没有停下过,我们的灵魂早就被急速飞奔的身体甩得没有了踪影,回头一看,三观碎一地,节操碎一地,爱情碎一地,信仰碎一地,一切都散落一地的碎片,我们的魂儿早就丢了。 所以这就是一个拧巴的时代,一切都很拧巴。我对朋友说,社会飞速发展着变化着,大多数人都被甩得找不到北了。就拿朋友说的那对小情侣的例子来说,其实十分普遍,我国开始搞计划生育好多年,当年的独生子女已经长大,那些家里有独生女儿的家庭,很多家庭十分富裕,他们给自己的女儿良好的教育,父母和家中的老人也会给姑娘们更有力的经济支持做后盾。因为是家里唯一的孩子,这些家庭教育女孩的方式也和传统家庭不同,要把姑娘们培养成自己家里未来的接班人,这就使得中国的年轻姑娘们,特别是生活在大城市的年轻姑娘们受了更现代的教育,也有了更多独立自主的意识。而当年中国男孩的家庭呢?他们不必为未来改变太多,于是很多还像传统的中国家庭那样教育男孩,对爱情,对女性,对婚姻的观念都按照传统模式来培养。于是这样的男孩和这样的女孩长成男人和女人之后,相遇了,恋爱了,他们之间的矛盾就很明显了。记得之前上海有个明星调节员柏阿姨说,"贞操"是最好的嫁妆。当时很多人都很吃惊,还有好多人骂她。但是我想这位柏阿姨大概生的是一个儿子,所以才会说出这样的话来。她还在用她那个时代的观念去解决男女之间的问题。殊不知,现在的姑娘们要面对的婚姻和她那个时代早就大不同,当年她们那个时代的女人好歹还可以依靠组织,依靠社会保护自己的婚姻,现在姑娘们能靠谁呢?老办法解决不了新问题,这位柏阿姨可能人很好,但她的那些办法真的没有用了。我生于七十年代,我那一代父母给我的婚恋教育,还是比较男权的,家里都有几个孩子,所以还有姑娘归根结底是给别人养的老观但是现在的年轻姑娘们可不一样了,她们是家里的独生的孩子,有强大的家庭做后盾,自己又是有学识,有见识,能赚钱,能供楼,她们选择的机会更多,生存的方式也更多样化,让她们再像我们那个时代大多数的女孩那样,其实真的不大可能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才是越来越多的姑娘一直单身的缘故,如果没有遇到什么人,那么她们也不需要像我们那个年代的女孩一样,必须要投奔一段婚姻才行,她们有能力让子的生活过得更好。这也是离婚率高的缘故,且不说女人自己经济能力提高,从前的女孩,父母总会告诉她们,万事忍耐,在父母的眼里,女孩家人了,就等于交待给人家了,一切以保住婚姻为前提,你一旦离了婚,却再也回不到原来的父母家,而现在很多女孩的父母和从前女孩的父母也不同,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的旧观念在这些父母心中已经被大时代打破,女儿永远是自己的,过得不好,就支持她离婚的父母大有人在。可是男孩子们呢?他们好多人虽然年轻,但是接受着传统的男尊女卑的教育长大的,还活在旧时代里。于是这爱情遇到这样的大时代,就很容易被弄拧巴了。 身体走得太快了,灵魂跟不上了,女人进步了,男人跟不上了。在我们这个大拧巴的时代,一切都错综复杂的拧巴着,相知相爱也比从前更不容易。这条路我们没走过,很多情况我们没有遇到过,很多矛盾和困境,我们也没有面对过。所以只能由年轻人自己走,至于真的走到哪里去,是否能得到幸福,就得看各人的造化了。我们的小爱情,其实都没有办法那么乌托邦,都带着时代的烙印,大龄女青年都了,离婚率高了,因为女人跟随者时代进步了,但是男人的观念没有跟上。这都是大拧巴时代的必然结果,是时代的选择,不仅仅是哪个人的原因。大家只能互相体谅,而男人们,特别是男人们,也只能给予他们希望,因为时代车轮向前走,爱情,婚姻也只能与时俱进。有些问题,不是把女人拽回到旧时代就可以解决的。唯一能让人稍感欣慰的是,我们都生活在这个大时代,没有人能够逃脱这大时代的命运,这倒是对所有人都公平的。 文/水木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