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腊神话中说,爱列屈拉是迈扬尼王阿伽门农和克吕泰涅斯特拉的女儿。克吕泰涅斯特拉由于有了"外遇",使她把她的丈夫阿伽门农杀害了,爱列屈拉在父亲被母亲杀害后,就把弟弟俄瑞斯特托付给父亲的好友收留抚养,自己离家积蓄力量,待弟弟长大以后,她就同弟弟共同谋杀了母亲及其奸夫,为父亲报了仇。弗洛伊德曾借助这个神话的个别情节,来阐述女儿对父亲的特殊感情,"恋父情结"由此而来。 恋父情结(electra complex、爱列屈拉情结、厄勒克特拉情结、依莱特接情结)指女孩亲父反母的复合情绪;弗洛伊德把女孩对父亲的深情专注,想把母亲置诸一边、取代她位置的愿望,即"爱父嫌母"的潜在愿望,称为恋父情结。弗洛伊德认为女孩对父亲深情专注,潜意识中有一种取代母亲位置的愿望,特别是到了性器期发现自己没有男性生殖器时,嫉妒埋怨并妒忌母亲而想独自占有父亲的爱。 每一个女孩甚至有些男孩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都会经历恋父阶段,每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要经历自恋、恋父(母)、倾慕异性(所有)、爱固定某一个异性的漫长发展过程,故恋父很正常; 但如果过度恋父,女孩将难以走出心理发展的恋父阶段,就会始终无法与父亲实现心理分离,与母亲的关系疏远不说,与同龄男性的正常交往乃至婚恋也常常会受到严重影响。这样的女孩总在有意无意寻找父亲式的恋人,但即使找到了,相处也会成为问题,因为恋父的女孩性格大多内向、娇气、任性,而且往往出现性的阻抗。 还有一种情况,如果女孩过早失去父爱,她可能还没有开始或是完成恋父阶段的任务,就常常会将对于父亲的感情转移到现实中某个人物的身上,这个人物便会成为父亲的替代品(精神分析中称之为"移情"),但他又不同于父亲。在父亲的光环效应下,"他"的形象往往更加高大起来,成为无可替代的神话,供奉在女孩记忆的深处。因为"他"与特定的时期联系紧密,而那个时期对女孩子来说刻骨铭心,所以无形之中,后来者便始终会让女孩觉得缺少共鸣。 严重的恋父会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可能会引发性别倒错和性心理障碍,会严重影响女孩的个性发展。还会影响她寻找意中人,会使她恋上年长者(青春期的女孩子"爱"上老师,是常有的事,因为身心的发育需要一个寄托"异性崇拜"的对象,而年轻的男老师自然是"近水楼台"。青春期过去之后,大多数人会郝然一笑、然后释怀,继而开始真正的恋爱,但也有人会越来越将这段经历完美化、绝对化,以此来逃避真爱的繁琐);在她结婚后,仍然会继续扮演女儿的角色,要求丈夫具有父亲的功能;也就是说她受到的"父爱"之伤害,使她难以长大成为社会之人。 那么应该怎样应对严重的恋父(请注意:正常的恋父情结是有益无害的)呢? 首先,我们自身要明白:"严重恋父"并非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情,它只是说明我们在心理上依恋父亲的时间比一般人更长一些、程度比一般人更深一些罢了。要让这种依恋不影响自己的正常生活,我们就必须让自己成长起来,明白家庭之间不同角色的分工和定位,然后,以一个成熟女儿的身份来看父母。实际上,家庭之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婚姻、而不是父女,相对于父母而言,我们是配角、不是主角,所以我们必须"心理断乳",不再像个小女孩那样将父亲当作神话来依附。其实,我们始终看不到好风景的原因,正是因为我们不肯前行——放下孩子气的迷恋,我们才能得到爱情。 从父母的角度来说,父母要让孩子明白"男女有别",教育孩子从严重恋父状态中解脱出来;帮助孩子走向同龄同性伙伴,结交同性朋友,为将来青春期结交异性朋友做好垫铺。孩子的"严重恋父",源于其婴幼儿期父爱的过溢与母爱的不足,因此,矫枉时必须过正:一方面,作为父亲,应坚定而巧妙地暂时疏远女儿;另一方面,作为母亲,则应急起直追,行为上亲近、再亲近女儿,满足女儿的爱欲依附。 来自:精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