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学生聚餐身不由己问题出在哪


  近日,中国高校传媒联盟随机向460位大学生调查,29.31%的受访者聚会频率达到每周两次以上,其中本科低年级占63.52%。所有受访者中,38.08%的大学生在聚会社交方面的开销占生活费的比例超过30%。
  人们常说,大学是个"小社会"。作为有独立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大学生之间呼朋引伴、聚餐交流,不仅无可厚非,而且还能在酒酣耳熟之际,迸发出真情的火花。但是当面对"近1∕3的大学生每周聚会两次以上",尤其是社联主席之类的"领导""1个月20多个饭局"的恐怖数据,不由得令人忧心忡忡。大学毕竟是求学的场所,如此聚餐成风不仅喧宾夺主,而且也有异化正常交往甚至滋长不正之风等嫌疑。
  聚餐成风,胡吃海喝,对肠胃的考验首当其冲。虽然年轻力壮的大学生有丰厚的身体资本,但也架不住隔三岔五的酒精"滋润","三高"和酒精肝等疾患的低龄化便是最有力的证明。一旦落下病根,可就悔之晚矣。
  聚餐风行会给家境不好的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心理压力。家住豫北农村的小茜就明确表示,一次聚餐花费,相当于好几天的饭钱,对同学间的聚餐唯恐避之不及。但是如果经常不去,那就显得"不合群"、"高冷"、"另类",常常陷于两难之中。诚如心理专家所言:"请不起客的学生往往会产生心理不平衡,对人际交往产生无形的压力,严重者可能会产生不良情绪,例如,强迫症、焦虑症、社交恐惧症等。"
  聚餐风行还容易助长学生层级化、学生干部官僚化等歪风邪气。正常的聚餐本应以"结交朋友,联络感情"为基本定位,但有事没事就聚餐,其用意恐怕不止于此。推杯换盏成了"工作需要",敬酒时灌输"杯沿不能超过主席们的杯沿"的等级色彩……青涩纯真的大学生,沦落到如此境地,令人感慨万千。
  事实上,大学生层级化和学生干部官僚化现象绝非危言耸听。今年年初,《当学生干部也流行"视察工作"》一文,深度揭露了当下大学生"官范"十足的种种怪现象。比如有不少学生干部说话表达习惯了"出口成章",动辄"尊敬的领导"、"视察"等"官味"词语;还有学生干部描述自己参观学习的行程时,竟然用诸如"我视察了…省…工作"、"慰问……"、"审议……工作制度"之类的词语。文章作者大发感慨,"怎么现在的大学生说话都跟官员似的","几乎不会说人话了"。
  无独有偶,几年前光明日报等媒体也对此类现象做了相关调查报道,"替学生会部长交手机费"、"买饭打水"等"吐槽"从大一新生嘴里不断吐出,令人触目惊心……在中央严厉正风肃纪的当下,整治请客吃饭之风已经取得立竿见影的成效,可社会陋习却在大学校园里继续"发扬光大",令人情何以堪!
  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畸形化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实乃关键所系。一方面,家庭和学校要进行思想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请客吃饭绝非社交的主要手段;另一方面,大学也有必要好好整肃风气,尤其对学生干部也要切实开展"反四风"教育。其实,许多深受饭局之"累"的大学生们并不愿意经常聚餐,只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只要各方善加引导,多管齐下,大学绝不会沦落为推杯换盏的社交场所。
网站目录投稿:如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