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任教初二语文,班上又出现一名识字很少的学生 ,考试时他会写班级,但校名不会。试卷上的横线上写满了字,那是抄试卷上的文字,字形都对,但不会读也不懂意思。最后通常得2-5分。可能正好做对了选择题,或者因为减分太多,老师合分时有疏漏。其他学科如果有多条选择题,得分有望超过十分。 我不知道这些情况是怎么造成的 ,但我也不惊讶,因为去年我带初一时班上有两名这样的学生。我找过那两位学生的家长,一个没来 ,也许不想来,另一个是瓦匠,话比较多。 我委婉地说::"你孩子目前的状况不太能适应初中的课程。" 那个家长说:"这孩子从小就不好,小学老师让我带孩子去检查,但做过脑CT,脑电图,都没有问题,医生说可能是智力发育缓慢,让他多看看动画片。他喜欢看动画片。"他停了一下,接着说:"我在家里教他认电视台的图标,他前面认得,但后面很快就忘了,就是记不住。" 我心里想:"那图标我也不认得,有点难。但要真的教过后隔几分钟还是几天问是不同的。"其实,我也听说,小学里只要有弱智证明的学生可以不算分的。他的孩子难道也有个"弱智证明"吗?让父母承认这样的事实,真的很残酷。我也不好意思问出口。 我问:"你们家就这一个小孩吗?" "就他一个"家长继续告诉我:"他在家里,还能帮着扫地干活,很听话的。" 这点我相信 ,因为这学生每天都不迟到,上课也从不影响别人,也从来不因为听不懂就睡觉。有时还听得很认真,似乎能听懂。有时帮班上打扫卫生 ,他做得不错 ,同学们也不欺负他。家长的想法我也可以猜到,只要他还在初中,就表明他是一个正常的孩子。如果不继续上学,那就意味着他的孩子有问题。 后来,我让那个学生每天从一面》中找10个不认识的字,每个字抄10遍,要能认读,他大概抄了两次,但还是不认识 ,我也就没有再过问。 初一班上的两个不太识字的学生,后来都分到别的班级,上了一学期,也都不上了。但我班上那个只能得五分的男孩H仍在坚持。我想,学习生活对他来讲可能还很有乐趣。 在期末考试前,班上一个脚受伤的男孩S,由家长送到学校参加考试。一周前,他爸爸追着打他,他溜跑时不小心碰伤了脚,缝了五针。H满脸急切地对 S说:"S,快把考试号抄下来。"S露出感激的表情。其实,我不知道H和S关系怎样,但看情形是处的不错。 我想H的未来还是不必太担心的,但愿他将来也不被欺负,在学校里学到的有些东西对他有用 ,H能成为自食其力的人。 H不需要做作业,但S不同。S基本不做作业 。他经常在路边小摊买油炸食品,脸上开始长痘,身体越来越胖,很像他的爸爸。S家里问起作业有没有完成,S的回答是没有作业,或已经做好。老师查作业,他是一次次没做,一次次补做,然后继续没做,补做后继续不做 。问他话,他也不太愿意答。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下 ,他做了几次 ,然后继续不做。在家里也基本无所事事,只对吃喝玩乐感兴趣。估计因为这样才遭到父亲的 "暴力。" 我私下里认为S的父亲也不算肯吃苦耐劳的人,儿子有点像他。他家里人也喜欢看电视 ,孩子从此受影响 ,对学习不感兴趣。孩子来学校的目的就是拿一个初中毕业证, 不然,一家人都会觉得没面子。 对于这样的S,我们几个老师觉得还是顺其发展的好 。为了保护上课的心情 ,也不再去追究他的作业。我上课偶尔请他回答问题 ,他基本答不上,也很难为情。我想,他拿到毕业证后跟随他父亲去砌墙,应该没有什么问题的 。 W有一个很帅的名字,长得也不错 ,想来小时候是一个惹人爱的小家伙 。W的学习状况与S差不多 ,只不过语文分数不会超过 40,4门加起来不会超过100。W的妈妈是一个能说会道、精明能干的中年妇女,家里开了个小超市,儿子比女儿小 10岁,所以儿子被宠坏也很自然了 。 W上课时常影响周围的同学。班主任因此找过家长。W的妈妈来到学校,竟然不知道儿子所在的班级,看到儿子的成绩后,丝毫不惊讶。我问她:"W在家都喜欢做些什么呢?" 她说:"什么也不做。" "总会喜欢做点什么的。" "你说这么大的小孩能做什么,就是看电视,钓鱼。" 我说:"这么看来,他不喜欢做作业也是正常的 。这样他的学习很难进步。" 我知道,W妈妈不可能不明白这些道理,只不过对孩子的表现早已习以为常了。 这三名同学的存在,对我们几位老师的能力和心态都是一个有力的挑战。对于 H我无所期待 ,所以觉得他能坚持不懈很了不起。至于 S、W,他们不能完成作业,课上也很少真正听讲,他们的学习情况让人羞愧。我觉得家长 、学校、老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谁的责任更大,我无法 判断。 关于他们的未来 ,我相信 H能自食其力,过无忧无虑的生活。S身强力壮 ,只要勤劳肯干,不染上不良习气,遇事能三思后行,他也会知足常乐。W 家庭经济状况不错 ,在父母或姐姐的帮助下,他可能会继续幸福 ,但只靠自己的 话就很难说了。 他们的成长的确是他们自己的事情 。教育只是帮助他们成长 ,不过这种帮助可能要在未来才会实现 。我们不能要求他们一定怎样,只能告诉他们我们希望怎样,当明白这一点 ,也许每个学生都会是我们想要的那个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