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指出"为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改革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体魄强健,严禁削减、挤占体育课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 五育并举,身心健康是基础。没有健康的体魄,何谈学生的健康成长?然而,因应试教育观念等种种因素的影响,体育教育在基层学校被弱化的现象极为严重。 前段时间,我听一位小学体育教师讲,体育课太难上了,不敢让学生跑,怕摔着;不敢让学生打球,怕撞伤;不敢让学生外出训练,怕出事。一句话,体育课就如同做小儿游戏。体育课的弱化和挤占,造成了中小学学生体质严重下降。 要加强体育教育,解决体育课被挤占和弱化的问题,必须发挥政府、学校和家庭多方面的作用,形成上下一致、齐抓共管的育人合力。 一是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善于作为。要加强体育教育,依法治教是前提,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是关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既要加大依法治教的力度,认真落实相关政策法规,加强督导和检查,为加强体育教育提供有力保障;更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转变片面的政绩观和人才观,营造全社会崇尚体育的良好氛围,引导全社会从关注分数转向学生的健康成长,让每一个学生在阳光下健康成长。 二是学校教育要规范办学行为。要加强体育教育,改变体育课被挤占和弱化的现状,需要基层学校转变观念,树立科学的质量观和人才观,把学生的健康成长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人的成长规律,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强化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意见》等有关法规,认真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按照"开全开齐上好"的要求开展体育教育,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康成长。 三是家长要转变观念。作为家长,要切实摒弃根深蒂固的传统人才观和成才观,既要引导孩子成才,更要引导孩子成人和健康成长。 美国教育家杜威说:"给孩子选择了什么样的教育,就给孩子选择了什么样的人生。"蹦蹦跳跳不是素质教育,但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体育承载着教育的希望,绝不能弱化和忽视,而必须着力强化,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注入鲜活血液和强劲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