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苏代用鹬蚌相争的寓言避免一场战争会讲


  "鹬蚌相争"这个寓言的具体运用最早书面记载见:《战国策·燕二》:(赵且代燕,苏代为燕谓惠王曰)今者臣来,过易水,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拑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今赵且代燕,燕、赵久相支,以弊大众,臣恐强秦之为渔父也。
  这个寓言故事相当简洁,但是又相当让人印象深刻。故事使鹬、蚌开口说话,并且具有人的好胜心理。而通过鹬蚌相持不下,最后让渔人不劳而获的故事又旨在告诫争斗的双方,要谨防第三者坐收渔利。
  寓言的成功引用,在于现实与故事场景高度匹配。
  寓言,是一种象征性的艺术。先秦诸子百家、策士说客,在论道讲学、陈情说理时,为提高其语言生动性和加强说服力,经常有意识地引述或编制出形象的寓言故事。
  寓言不同于一般的简单比喻,是比一般的比喻有更大的力量。当引述故事之后,作者往往会有一段议论借以说明寓意,从而达到警醒人的作用。
  苏代引用这个寓言故事,就有很明确的目的。他对势力相当的赵国欲要攻打燕国及其两强的相争结果有很清楚的预测,于是他脑海中浮现出了鹬蚌相争这个事故的图画,并发现实际的这个场景与故事中的场景惊人地相似!
  势力相当的斗争双方、静候一旁的渔翁、斗争双方两败俱伤、第三方收利。于是苏代讲了这个寓言故事,把实际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与故事中的场面构成对应。
  赵国和燕国对应于鹬和蚌;赵燕二国的灭亡对于鹬蚌的被捕捉;渔人的不劳而获对应于秦国的不劳而获。这种对应使得苏代所表达的意思简明地传达出来,从而使赵王放弃了罢兵攻打燕国的企图。
  "鹬蚌相争"这个寓言故事正是由于苏代的创造性使用,并保存在书面语言(战国策)当中。
  做个讲故事的人,沟通事半功倍。
  莫言曾经提及,他的写作,无非就是"用自己的方式,讲自己的故事。"而"我的方式,就是我所熟知的集市说书人的方式,就是我的爷爷奶奶、村里老人们讲故事的方式。"
  而在战国时期,策士游说,借助故事的表达方式,不失为一种明智的沟通方式。试想:即便是正襟危坐的一国之君,也是有想听故事的心情的。特别是日常神经紧绷惯了,接待使者时如果可以趁机听故事那是再好不过了。
  {!-- PGC_COLUMN --}
  苏代深知此理,于是便讲述了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当然,苏代很有心机的是,他借这个故事暗示了赵王如果攻打燕国的可能结果。这个结果果然是像苏代所说的那样,赵国在于燕国争执过程中会便宜了秦国吗?为什么赵王看不清这一点呢?
  自信的赵王一腔热血,宁愿主动出击也不会选择相对保守的生存状态,这是战国时期的常态。甚至还可以说,秦国也未必会有"渔翁"一样的眼光与能力,一下子收服当时都相对强大的赵、燕两国。
  其实说到底,苏代作为燕国使者,有自己的私心。但是他却用这个寓言故事,巧妙地把赵国同样置于危险的境地,让赵王心中有所顾忌。
  当然,苏代讲完故事与道理之后还暗示赵王:如果此次放过了燕国,日后也是为赵国留了个盟友。出于对方的利益考虑,让赵王选择相信苏代、认同苏代所表达的思想。
网站目录投稿:尔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