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建筑市场的不断开放,大量集体和民营建筑队伍及农民工涌入建筑市场。部分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在发展中出现了一种趋势,就是在工程施工中大量使用外协队伍,造成本企业息工待岗工人增多的现象。笔者认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取得优势、保持长远发展后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必须采取多种形式招聘吸引培养人才,加强企业作业层核心队伍建设,走依靠职工办企业、做强做大企业之路。 国企性质决定了必须加强核心队伍建设 国有企业的国有性主要表现为"公共性",企业性表现为"赢利性"。"企业性"决定了其赢利的发展目标,即国有企业需要加强管理、精打细算、核算成本,在营销活动中占领市场,赢得利润以求得生存和扩大再生产。就是说国有企业也是企业,是一种经济组织。 国有企业的"公共性"决定了它一方面要发展壮大自身,另一方面要承担起应有的社会责任,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保障职工生活水平的提高。国有及国有控股建筑企业是目前我国建筑行业的主力军,属于人力和劳动密集型行业,承担着两大主要责任,即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一方面要为社会提供质量上乘、经济适用、物美价廉的建筑产品,用自己创造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及利润保证企业的发展和职工的生活;另一方面承担着许多社会责任,如:遵纪守法、依法纳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安全生产、职业健康、环境保护、扩大就业和再就业等社会责任。 企业是由职工组成的,职工是企业的主体,是我们党的重要阶级基础。国有企业的性质决定了广大职工群众是企业的主人,是推动企业改革发展的主要力量。没有广大职工的参与,企业的改革发展就不会取得成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坚持国有资产主导地位、贯彻党的依靠方针、职工群众作为企业的主体地位、发挥职工群众的能动作用"四个不能变",高度重视加强企业核心队伍建设,在扩大市场份额、拓宽市场领域、承揽更多社会工程的同时,尽可能多地安排本企业职工上岗,积极维护他们工作和生活的权利,在大力发展企业生产的基础上,不断改善职工的物质文化生活,做到"企业增效,职工增收",使他们共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 核心队伍建设须落实到本企业的职工队伍上 随着国内建筑市场普遍推行工程质量终身制、环境保护追究制、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铁路建筑市场采取大标段联合体的投标模式、实施铁路质量信誉评价等一系列新的管理办法,建设单位在工期、安全、质量、技术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合同的履约要求越来越严。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承担的大多是国家重点工程,而且许多都是急难险重工程,这些工程工期紧、任务重、社会影响大,光靠外协劳务队伍是无法按期保质保量完成的。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在抢工期、大会战的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职工队伍能够冲在前。 如在青藏铁路建设中,面对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面对恶劣气候对人身生命极限的挑战,在5年的建设过程中,中铁一局参战职工发扬"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和"艰苦不怕吃苦,缺氧不缺精神,风暴强意志更强,海拔高追求更高"的中铁一局铺架精神,以惊人的毅力和勇气战胜了各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不断创出高原铺架施工新纪录,提前完成了施工任务,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谱写了人类铁路建设史上的辉煌篇章。完成如此艰巨而又庞大的工程,没有我们企业自己的核心队伍冲锋在前是不可能做到的。又如:2006年5月17日,台风"珍珠"袭击厦门,连日暴雨给中铁一局五公司承建的厦门海底隧道工程造成极大安全威胁。当台风袭来时,外协劳务队跑得不见一个人影,在关键时刻是我们项目部130多名职工与台风和暴雨展开英勇搏斗,在水中连续抗战十几个小时,使险情得到了控制。实践一再证明,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在抗洪抢险、应对突发事件的紧要关头,还是我们自己的职工靠得住,冲得上,打得赢。因此,要建设作业层的核心队伍,落脚点还必须在企业自身的职工队伍上。 正确定位"外协队伍",用其长,避其短 建筑施工企业推行项目法施工以来,许多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把引进外协劳务队伍作为作业层建设的一种主要手段,有的逐步裁减自己的职工队伍,把外协劳务队伍作为作业层的主体,甚至不少企业的作业层已完全依赖外协劳务队伍。这种做法带来了许多问题。一是不利于企业人才队伍的培养;二是不利于企业经营业务的扩大和延续;三是不利于企业职工队伍技术水平和操作技能的提高。一些外协劳务队伍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的在施工中偷工减料造成质量隐患;有的单纯追求进度造成重大伤亡事故;有的利大大干、利小小干、无利不干;有的在关键时候不维护承包商和业主的利益,不履行承包合同,甚至乘机进行要挟,制造纠纷,拖延工期。现在的外协劳务队伍实行松散管理,人员素质、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如果使用新的不太摸底的外协劳务队伍,往往由于其综合素质低或短期内不能适应新的施工任务,就会出现工程进度推后等问题,严重影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信誉。 另外,目前建筑市场农民工工资在800元至1 500元之间。而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为了维护稳定大局,在支付农民工工资的同时,还要支付息工待岗人员的"四金"(即:失业保险金、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和基本生活费300元至500元。这样,国有建筑施工企业每使用一个农民工,成本应在1 000元至2 000元之间(未计算农民工老板在农民工身上抽取的利润),这一水平并不低于一些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职工的平均收入水平。可见,有的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大量引进外协劳务队伍作为作业层的主体,致使大批一线工人息工、待岗,这种经营模式并不是最佳经营模式。要使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得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要培养使用自己的职工队伍。 但是,我们强调重视和加强企业作业层核心队伍建设,并不是要完全排斥对外协劳务队伍的使用。当前我们要认真贯彻国家建设部等六部委《关于加快建筑业改革与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按照通知中鼓励农民工组建劳务分包企业、规范建筑施工用工行为的要求,依法合理使用外协劳务队伍。要坚持选用劳务队伍必须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使用劳务队伍必须订立劳务合同的原则;坚持劳务资格认证、审检注册制度的原则;坚持选用资质合格的劳务队伍的原则;并通过项目经理负责制、部门管理责任制和监督人员岗位制,强化对劳务队伍安全、质量、结算等方面的监控;加强对劳务队伍在保障劳务工的职业健康安全、按时支付工资等方面的监督管理。要对外来劳务队伍实行信用等级评定制度,实行优胜劣汰的动态管理。要积极探索实行以劳务、工序承包为主要形式的合作方式。在技术含量较高,属于急难险重的工程项目施工中,应该主要依靠企业自身的作业队伍,少量使用外协劳务队伍;在技术含量较低的非急难险重工程项目施工中,可以多使用一些外协劳务队伍。要选择那些在长期合作中信誉好、技术素质高的劳务分包队伍作为合作对象,建立比较稳固的合作关系,使外协劳务队伍成为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的辅助和补充施工力量。 核心队伍须注意不同专业、层次结构建设 随着劳动人事制度改革,打破了铁饭碗,实行了全员劳动合同制。国有建筑施工企业实行灵活的用工制度,职工队伍呈现人数减少、年龄知识技能结构不合理的状况。如有的企业施工现场连电工、架子工、起重工等特殊工种都需要外聘,一线生产技术工人已经到了青黄不接的地步,急需培养和补充。 当前,国有建筑施工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地健康发展,就要加强自身核心队伍的建设,保有一定数量的各种专业类别、不同层次结构的职工队伍。要按照建设"四有"职工队伍的要求,努力建设一支思想品质好、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一定科技文化水平和工作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够冲得上,打得赢的高素质的职工队伍。要全面推进人才强企战略,制定并实施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利用企业内部和社会教学资源,对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职工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质培训。要在充分发挥企业内部人才库作用的基础上,不拘一格地多方吸引和利用外部人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重视从市场和职业技术学校招聘新工人,从技术工人中评聘技师,采取有效措施,改变目前企业作业层技术工人青黄不接的问题,形成适应企业发展战略需要、层级结构分明、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配套的人才队伍,为企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作者系中铁一局集团党委书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