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吊脚楼的前世今生


    外婆家的吊脚楼地处偏僻的里坑村,这里四周群山环绕、绿树成荫。门前的一条小溪静静地流淌着岁月的歌。河边依依的垂柳摇曳着村里许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和着潺潺的流水谱写着吊脚楼的前世今生。
  建造在坑沟旁裸露的参差不齐的坚硬的火山岩悬崖边上。由沟底一排7根长短不一、直径约有50公分粗的杉木柱子把整幢木楼牢牢地支撑于悬崖边上。其建筑奇特、雄伟壮观、构成山间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吊脚楼居绿水青山之中,风景如画。近处林木青翠,鸟语花香,令人心旷神怡。远处。特别是雨后,彩虹当空舞,薄雾缭绕,宛如人间仙境。
  整个里坑村沿山坡密林中散落分布着三片小村落,通常被称作前厝(厝是房子的意思))、里厝、下厝,整个村庄共有200多人。
  位居前厝的吊脚楼是一个神秘而又充满故事的地方。
  读初中放暑假那年,我去了外婆家。外婆给我讲起了"吊脚楼"前世今生的故事。
  清朝乾隆年间里坑村刘姓先祖从闽清四保迁徙到里坑落脚,他们励精图治、艰苦奋斗,迎来了年年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后来做起了经营木材生意,把廷洋、西坑、里坑、半山一带的杉木、松木营销卖到福州,挣取了丰厚的利润。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财富累积已是堆金积玉、家财万贯。于是他们胸怀大志、高瞻远瞩,决定在这块风水宝地立身、立业,繁衍生息、传宗接代,创造刘姓千秋伟业。他们请来了有名的风水先生,以好酒好菜款待足有半年时间,风水先生也很勤勉,跑遍了里坑的山山水水。最终在高度相近,相距近200米的两个南北走向的山脊选定两块山地做为建造房屋的宅基地。也就是后来的前厝和里厝。这两块基地都是经过开山破土、辟断山脊,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平整出来的。基地的南面都是由巨石磊沏起来了。展现了刘姓先祖的财力、魅力和勇气。
  经过四年的艰苦努力,两幢房屋先后拔地而起顺利峻工。
  两幢房屋是徽式建筑,由黑瓦白墙构成的点线面,轮廓鲜明,有如一幅镶嵌在绿水青山中的水墨画卷。房屋两边是黑白灰组成的马头墙(或称防火墙),墙顶线条呈波浪状,墙头似奔腾的峻马昂首长嘶,气势恢宏,威镇邪恶,守护着房屋的安宁。
  两幢房屋内部的布局基本雷同,都有下廊(天井),上廊(正厅)和后廊(天井)。廊沿均由4-6米的中粗粒花岗岩加工成的精细的石板条铺设,这种石材都是从外地采购,此地绝对没有(周围分布的都是火山岩)。
  房屋许多地方都是雕龙刻凤,描景绘画,牌匾垂挂,十分精美壮观。
  两幢房屋布局有所不同,里厝(厝是房子的意思)在房屋的前方的左右角建造了两幢柱状的炮楼,主要用于防卫土匪和坏人。前厝则在主楼的西侧建筑一个副楼,也就是吊脚楼,里坑人称之为"横楼"。
  里坑人先祖的财富已名扬四方,也引来了土匪、盗贼常来光顾。一次,来了一大批土匪,要洗劫里坑。前厝人知道后,纷纷地跑到里厝躲藏起来。里厝有炮楼守护,土匪无法入内。所以对前厝下手了,他们洗劫了主楼的所有财物,仍不甘心放了一把火,主楼烧了一天,变为一堆灰烬,留下了吊脚楼。吊脚楼侥幸地躲过了这一劫,依然巍然屹立。
  吊脚楼的故事深深地让我感动,我敬佩里坑人聪慧勇敢、与时俱进、团结奋斗、英勇顽强的精神。正因为有了这种精神,里坑人才能在这僻远的山村,几百年抵御外来劫匪、兵灾和各种自然灾害,繁衍生息、世代相传,顽强地生存了下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乡村的建设春风吹进了里坑这个僻野山村。里坑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的特点开发旅游项目,办起了农家乐。吊脚楼以它奇特的建筑风格,引来了四方宾客观赏。百年的吊脚楼焕发青春、绽放异彩。
网站目录投稿:宛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