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复原力的探讨萧文


  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注意到一个现象,「为什么有的人面临生活中的重大压力事件时,例如:重病、死亡、灾祸、天灾…,比较不会出现身心状况甚或崩溃(collapse )的现象,相对的有些人即使在些微的压力情况下则很容易出现情绪困扰?」(NAMHC,1996,p.22 );AMHC协会的研究进一步指出,「有些人在出现压力症状反应前,其人格特质已有某种程度的异常!」NAMHC 的研究提供了下列的思考:个人对环境的知觉、建构与反映的差异在哪里?这个差异又如何影响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和行为反应的表达层次?
  早在1970年代中期,Anthony (1974)在其研究中发现,某些来自父母精神异常家庭的儿童,在其后的个人发展中却能免疫或健康的成长,Anthony 把这些儿童称之为「适应良好的儿童」(invulnerable child),其后许多研究开始注意到为什么有的儿童与青少年暴露在高危险(at risk)的环境中,却能有良好的适应(Rutter,1987 )?Grossman,Beinashowitz,Sakurai,Finnin 和Flaherty(1992 )就曾质疑E.Erikson的青少年认同危机论,他们认为并非所有的青少年都会如Erikson 所描述的必然会出现不安、焦虑、冲突、甚至严重的心理病态行为,事实上,许多青少年并不会有所谓的认同危机现象出现(p.531 ),这些适应良好的青少年似乎具有某种抗压能力(stressresistant )或拥有某些保护因子(protective factors ),故得以在压力或挫折情况下得以免除身心障碍的危机(Brown & Harris,1978);换言之,由于个人拥有某些健康的心理特质或复原力(resilience ),即便遭遇挫折也能快速自我调整(Eisenberg,Guhtrie,Fabes,Reiser,Murphy,Holgren,Maszk,& Losoya,1997;Rak & Patterson,1996)。有关「复原力」的研究从1990 到1996年间,文献共收录了171 篇相关的研究(Holaday & McPhearson,1997 ),可见复原力的探讨已成为近年来研究上的一个重要焦点-找出或建构个人适应压力的强度,并进一步做为心理治疗的基础。
  尽管对复原力的定义,许多研究都有一致的看法,亦即「复原力乃个人具有的某些特质或能力,使个人处于危机或压力情境中时,能发展出健康的因应策略」(Konrad & Bronson,1997;Lambei,Leone,& Martin,1998;Rak & Patterson,1996 ),然则这些「特质」并不能乐观的从「结果」(outcome )来看,例如,吸烟者虽然知道吸烟对身体有害,却不能保证他会戒烟。Fonagy,Steele,Steele,Higgitt, 和Target(1994 )即指出,「复原力应视为一种情境中的动力过程」(p.233 ),Rutter(1987 )也认为复原力的研究并非单纯的找出哪些保护因子,而应将焦点放在何以这些保护因子能帮助个人抵抗压力,Rutter 强调的是个人与环境互动的过程。其后Rutter (1993)更进一步出,复原力并非是一种绝对的能力,拥有复原力并不代表个人就能抗拒压力,复原力也不是能适用在所有的压力情境,更何况复原力的改变或增加与否,端视个人与环境互动的结果。上述的论点,说明了复原力是一种动力的过程,了解复原力是什么(what )固然重要,如何促动复原力(how )发挥积极的效果,更是教师、父母、心理咨商人员及社会工作者亟须了解的。
  复原力究竟包括哪些因子并无一致的看法。Rak 和Patterson(1996 )引用Werner(1986 )的观点,从七个大原则来看复原力,包括:1. 主动的采取因应策略以解决挫折的经验,2. 在成长过程中能引起他人正向注意个人存在的能力,3. 能以乐观的态度面对挫折的经验,4. 设法使个人生活充满正向意义的能力,5. 独立自主不依赖他人的能力,6. 乐于尝试新的经验,和7.延宕需求与自我控制的能力。Brook (1994)和Garmezy (1985)则从人格成长的观点,认为复原力包括三个层面:1. 良好的自尊(self-esteem),2. 和谐的家庭成长经验,以及3.良好的社会外在支持系统。此外,有关内控人格、智力因素、社交技巧(Luthar,1991 ),甚至性别(Braverman & Paris,1993;Rutter,1987 )也列入复原力因子的考虑。综合言之,复原力的基本因子可以Konrad 和Bronson(1997 )的研究报告作一结论。
  1.具有幽默感并对事件(events )能从不同角度观之。
  2.虽置身挫折情境,却能将自我与情境作适度分离。
  3.能自我认同,表现出独立和控制环境的能力。
  4.对自我和生活具有目的性和未来导向的特质。
  5.具有向环境/压力挑战的能力。
  6.有良好的社会适应技巧。
  7.较少强调个人的不幸、挫折与无价值/无力感。
  萧文,美国密苏里大学谘商心理学博士台湾暨南国际大学谘商与辅导研究所教授。曾任:台湾彰化师大辅导与谘商研究所学生辅导中心主任、辅导与谘商研究所所长﹔台湾暨南国际大学谘商与辅导研究所所长、台湾暨南国际大学教务长、副校长﹔台湾辅导与谘商学会理事长。专长为:谘商实务、完形治疗、积极心理学、谘商督导、幽默谘商、企业谘商。1879计划专家委员会委员。
  <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0" width="697" style="width: 487px; max-width: 100%; color: rgb(62, 62, 62); font-family: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Hiragino Sans GB", "Microsoft YaHei", 微软雅黑, Arial, sans-serif; line-height: 25px; white-space: normal; word-wrap: break-word !important; box-sizing: border-box !important;">
  1879计划,中国心理咨询业的脊梁!
  微信号:ai8xinlixue
  需要1879计划白皮书的亲
  请发送短信"姓名+邮箱+1879计划"至18201372551
  我是黄中英,1879计划专业顾问
  关注公众微信"心理成长花园"微信号"ai8xinlixue"
网站目录投稿:尔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