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任何东西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人的生老病死、树的发芽枯萎、铁的锻造锈蚀,就连虚拟的产品也如此:开心农场、网易博客、腾讯微博,无一不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而不断离开我们。近年来,最火热的社群也是如此,有着自己独有的生命周期。商会是一种社群、QQ群是一种社群、现在微信群是最主流的社群。只要是有微信的人,至少都有1-3个群,其中必不可少的,比如亲友群,就连不会发红包只会抢红包的长辈也逃离不了社群。 首先,我们站在群主的角度,分析下建群的目的。 (1)人脉:比如行业群,我记得15年的时候,我们参加BAT联盟组织的互联网大会,进入现场后,我们就开始建群加群,把互联网行业的人都放在一个群,然后从这个群里挨个加好友,加上以后互相介绍,彼此知道是干啥的,还要求把群昵称都改一改,那时候就有了不少互联网行业的人脉。后面我付费一万五加到龚文祥老师的触电会,那时候还只有1个群,我是第471个,现在龚老师已经有2个群,每个人付费两万块,都群满了。可想而知,在近几年,最赚钱和最吸引人气的,还是微商行业,,最大的价值就是人脉,能接触到微商品牌方、服务费最顶层的人脉,很多生意无需签合同,就汇款成交。 (2)卖货:卖货的社群是微商最先干起来的吗?当然不是,应该是淘宝客最先干起来的,因为随着阿里妈妈的改革和对CPS导购站长的打击,以及商家对流量的稀缺,导致淘宝转战微信生态,把客户用微信群养起来,在微信群做营销活动,同时借助有团队长的淘客团队为自己刷单和引流,成本低于在阿里官方付费参加任何活动。因此,卖货的社群应该是现在所有微信群中种类最多的。后面兴起的微商和社交电商,以及现在的社群团购和社区团购,都是为卖货而建群,另外捎带有服务性质。 (3)宣讲:这里的宣讲包含宣传品牌和讲解项目,也就是咱们目前所有群里面生命周期最短的社群,为啥这说?因为大部分这种类似的群都是为培训而生,随培训结束而散,群的使命就算是完成。品牌方建群是为最低成本的将品牌最大化的传递给尽可能多的人,而传递完毕之后,为了避免个人群成员发广告或加好友骚扰用户,便会采取解散群的方式,当然群解散之后,群聊天的记录还是会在的。 (4)共生:共生共进,这类群比较少,但是也是目前看来活跃度最高的群,什么样的群属于共生共进的群呢,比如减肥打开群,相信很多女生都玩过,建一个群,交押金给群主,然后相互监督健身和饮食打卡,如果瘦下来了,退还押金,如果减肥失败,押金会被其他人瓜分,这是最简单的共生共进群。除此之外,还有非常高质量的群,当然这类群大多是有付费门槛的,先提供付费这道门槛,筛选一定高质量的用户。比如007名车创始人孙文锋创立的常青社,群成员不多,但是聚焦在珠三角年轻创业者,前期通过自身IP和联合创始人,吸引优秀的创业企业家,通过付费加入,当然这个付费并不是没有回报,进群的每一个企业家都有参加线上和线下实战学习的资格,并且每周从社群线上走到群成员公司线下,作为创业者的编外智囊团,为成员诊断和链接,另外群成员相互监督学习、写作、演讲、实战,一起做创业有结果的人。 现在,我站在群成员的角度,分解我们进群的目的。 (1)加粉:微商行业不是一直倡导,得粉丝者得天下么,我们之前刚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在各个贴吧和论坛发自己的微信号和二维码,后面被封杀,然后走到线下满大街的扫码、用站街定位引粉丝、自己还曾经傻傻的坐遍深圳地铁,边走边定位,模拟站街服务。后面进入社群时代后,只要被拉入一个微信群,就想饿狼扑食般,迅速开始加群成员好友,挨个的点一遍。当然,技术的变革,让我之前干的体力活儿变成了智能化,现在带有明显标签的群(宝妈群、学生群)也开始成为一种虚拟商品,开始出售。 (2)社交:此处的社交,是指用于结交行业范围内的人,链接相关资源,并能梳理自己的形象,比如有专业做淘客培训的人,就会进入各种淘客或者商家的群,在群里分享一些淘客操作技巧,但是呢又不回全盘脱出自己培训的课程,让用户吊足胃口,每日在群里看到他分享这个行业的知识点,那么他逐渐就成为该群这个行业的IP,群成员就会形成一种辨识度。再例如,很多健身和旅游达人,会提供社群组建线下的活动,在线下交流健身和旅游,组队晨跑、马拉松、出行、海外深潜。如果你是抱有社交目的进入某个群,那么首先你应该有个响亮又容易被记住的名字,然后聚焦在你专长的地方,持续输出和混社群,混到人人都认识你为止。 (3)学习:学习型的社群也是社群中最常见的,同时也是阶段性最活跃,我们为了学习某些技能知识或者认识某个项目品牌,会进入指定的社群,有一次性的品牌和项目介绍群,也有类似学习打卡的持续性社群,这类社群最大的特点是,群成员同频,很少存在在这个行业或领域上的差别,并且共同认知某一个类型的知识点,希望通过学习持续得到提升,所以积极参与打卡,是在这类社群得到快速成长的最佳方式之一,再就是通过学习消化后的,二次转化输出,必将让自己优人一等。知识付费的到来,让学习型社群得到井喷式的爆发,当然也因为管理和运营缺乏系统化和落地,让群成员流失的也很多。 (4)购物:此类社群,我们主动进入的可能性最低,大多是被亲朋好友拉进去的,碍于面子,也就进去然后屏蔽了,真正让我们成交的可能是因为我们刚好需要而对方又刚好发出来了,所以就成交了。另外就是,出于对自己真实的需求,并且能得到我们新人的购物社群,比如社群团,我们会主动去关注。进入这些社群,除了卖,如果要形成自己的影响力,可以先从晒单,从种草官开始。 社群的目的说完,我们总结一下社群的生命周期,一般来说,社群的生命周期分为六个阶段: (1)萌生:建群的第一阶段,从群主个人到种子用户,建群绝对不是群主一个人的事情,必须要有第一批的种子用户,建群初期,当种子用户进群后,就要在群里把规矩讲好,然后才开始引入新人。 (2)成长:成长期从开始引入新人算起,整个成长期根据社群的定位会有差异化,无门槛的听课群,几个小时就能成长完毕,而付费门槛的社交群和共生群,需要长期的沉淀和发展,才会有有逐步的成长。 (3)活跃:社群的真正活跃,不是群主开始群发公告和发广告开始的,而且群成员(非种子用户)开始主动参与群话题,参与群活动的时候,群才算真正的活跃了。 (4)裂变:这个裂变包含了人员的裂变和成交的裂变,人员的裂变就是群成员主动发起拉人动作,且比较有规模化的引入新的成员的时候,就开始人员裂变了。成交的裂变往往发生在种草官得到大家认同之后,比如群报单跟团的形式。 (5)衰退:当用户认为这个群没有价值的时候,就会选择屏蔽或者退出这个群,转而选择其他阵地,或者由于社群运营管理的不规范,群成员在群里没有话题可聊,没有达成共识之处时,人员的沉默和流动会潜移默化。 (6)死亡:活跃成员离开社群,群主发言得不到群成员的认同和响应,只到群成员主动退完或群主解散群聊,也就意味着该群的死亡。 社群生命有周期,想要延长这个周期,就要从用户需求出发、从精细化入手、持续输出、形成自裂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