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勒索"是美国心理医师苏珊•福沃德(SusanForward)结合二十多年心理治疗经验提出的概念。情感勒索如此大面积地发生在本应充满着爱和亲密的私人关系里,让这位老练的心理医师也颇为惊讶。 情感勒索到底是什么?"它是一种强有力的操纵方式,和我们亲近的人用它直接或间接地威胁着我们;如果我们不顺从他们,他们就惩罚我们。"苏珊如此定义。用最简单的话描述就是,你爱的人向你传递着一个信息:如果你不按我的要求做,就给你好看。 在亲密关系中,各种"情感勒索"随处可见:关系破裂,多情女子受不,以死相逼,试图阻止"浪子"匆匆离去的脚步,这种戏剧会一而再,再而三地上演。结婚之后,丈夫对漂亮的妻子在外面闯事业很不放心,要求她呆在家里,刚开始不准她接触男性朋友,然后不准她接触所有男人,最后妻子成了"玻璃瓶"中的人。丈夫有了婚外情,妻子一辈子念念不忘,每当吵架时,便会搬出来当做"压轴戏",勒令"一失足成千古恨"的丈夫服从她的命令…… 情感勒索让爱变质,变成了一滩臭泥塘,轻则令你陷进去动弹不得,重则要你命。一位30岁的女研究生,因为学校拒绝她的母亲住在她的宿舍里,最终选择跳楼自杀。这是2009年的春天发生在上海海事大学的惨烈故事。女主人公杨元元悲惨人生引发了舆论对教育制度、贫富差距大环境的拷问,然而杨元元和她母亲望春玲之间隐秘的情感勒索却鲜有人关注。 杨元元父亲早逝,从小与母亲、弟弟相依为命,母亲是一家军工厂的工人。在她短短的三十年人生中,母亲望春玲一直以母爱和孝道名义操纵着杨元元。女儿想报考大连海事大学,望春玲以考武汉大学可以省些路费为由,阻止了女儿做出这一选择。从女儿大三起,因军工厂拆迁失去住处,她到大学投奔女儿,和女儿挤在一张床上居住,从此两人形影不离。女儿考上了小城市公务员,因她希望女儿去北京、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而放弃。女儿30岁了,渴望爱情,亲属也劝她考虑女儿终身大事,她却说,"我们楼上三十好几没结婚的多了"。女儿考上了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虽然她每月有987元退休金,但她理所当然地认为自己应该跟着去,和女儿同住宿舍。女儿两个月研究生生涯里,从未参加任何一项集体活动,每次只是默默地跟在母亲背后,听她母亲说话。 没有朋友、没有知己;没有梦想,没有青春,没有现代化都市生活。杨元元的路走的越来越窄,唯一拥有的是母亲,以及无穷挫折、孤独、憋闷、自卑、屈辱和道德枷锁。故事如自动化一般发展,只有一个结局:勒索者会将被勒索者勒索至死。 和刑法中的敲诈勒索罪不同的是,情感勒索者索要是比财物复杂得多东西,可以是对方的关怀、付出等情感,也可以是金钱、时间和精力。情感勒索者打着爱的旗号,目的是关系中的亲密,因此披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面纱。 情感勒索是如何发生的? 情感勒索通常发生在亲子关系和亲密关系中,双方起冲突时,一方希望对方听自己,为此不惜采取任何手段。但不一定是赤裸裸的看"我比你力气大,不听我的我就揍你",大部分是隐性的,会抹去暴力信息。就像苏珊•福沃德指出的一样,通常一次完整的情感勒索会有三个环节。A要求,B抗拒;A施压,B感到压力;A威胁,B屈服。在关系中,这种状况会经常发生,被勒索者方会感受到极大的痛苦。无论是亲子关系,还是亲密关系,一旦有情感勒索发生,那么就意味着权力游戏开始了,关系随之也会失衡。 情感勒索者具体是怎样做的?他们用了哪些方法? 勒索者通常都怀有一个改造梦想,无论是对孩子,还是对伴侣。比如父母要求孩子做一件违背孩子意愿的事时,会对孩子说"我是为了你好"。妻子会对丈夫说:"既然你爱我,就应该做到怎样怎样……""贴标签"也是常用的手段。比如:"你这样做不孝道","你有毛病","完美的太太应该是这样的","别人家的老 婆不像你这样",标签是无穷无尽的。 中国人还有一个毛病是让亲人"站队"。离婚大战中,有的父母就会要求孩子做选择:"你要我还是要你爸?"一副"有我没他"的架势。老一辈的祖父母有时也会要求孩子站队。这些都是情感勒索。我很反感的一个传统游戏,"母亲和老婆掉水里了,你先救谁?"反映的就是这种站队。无论勒索者如何使用手段,核心目的只有一个,"我们的关系,我说了算"。 为什么勒索者通常能达到目的? 因为在亲子关系、亲密关系这样亲近深入的关系中,我们都有一个软肋,那就是我们害怕失去关系。尤其是亲子关系,孩子对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是没有选择的,他对父母的依赖就像一首歌里唱的那样,"死了都要爱"。假如关系中缺少真爱,孩子对父母的爱的渴求就会变成希望父母满意。如果你觉得勒索才能满意,那么我就请你勒索我。对勒索者来说,砝码就是爱,每一个人都需要的爱。还有,中国的孝道文化无形中也鼓励了父母对子女的勒索。 有一位女性在23岁时,和丈夫一起开办了一个工厂。她非常孝顺,就将一部分股份给了母亲,母亲就成了大股东。四五年后,他们想移民,如果他们是大股东的话对移民有利,于是就找到母亲希望能拿回属于自己的股份。不料母亲说:"工厂百分之百都是我的。"不但如此,母亲还告诉各位亲朋好友,说女儿如何如何不孝顺。即便是这样,这位女士还是觉得,只要妈妈高兴,工厂她拿去好了,大不了自己拿钱再开一家。在这里,"孝道"就成了一个标签,祸害无穷。 过分强调孝道会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变得非常畸形,孩子会反过来成为父母的角色。在杨元元的故事中,你可以看到她妈妈是透过杨元元来活的。她根本就不是母亲,她是孩子;相反,杨元元才是母亲。有一次,我在一个好妈妈选秀节目中听到一个母亲说,她的孩子有三个优点,一是孩子爱她,二是孩子包容她的情绪,三是孩子理解她。台下一片鼓掌声,我当时就火了。她的孩子才六七岁啊,她在要求孩子做什么?做妈妈吗?在这样的家庭长大的孩子,当他/她成为父母时,他未满足的需要会驱使他变成一个孩子,向伴侣和孩子勒索情感。亲密关系中的情感勒索常常是早年亲子关系中勒索的再现。 在亲密关系中,情感勒索具体会以什么样的形式呈现呢? 男人和女人的勒索方式是不同的。男人作为勒索者,通常会扮演惩罚者的角色。因为男人掌握着这个社会的大部分资源,于是会采取暴力、控制等硬性手段。我的客户中有一个女士,她的丈夫不准她外出工作,呆在家里隔20分钟就必须给他打电话。假如她没打电话来,他就会怀疑太太和别的男人上床了。 而女人通常会扮演受害者的角色,勒索手段最常见的是"一哭二闹三上吊",进行自我惩罚,意思是你这样做伤害了我,你要为后果负责。我注意到的是,女人在家庭中勒索得更厉害。假如妻子是个勒索者,丈夫通常会采取一些消极的方式反抗,比如成为工作狂,或者找一个情人,或者回到家看电视、看报纸,根本不和妻子说话。这是很多婚姻的状态。 情感勒索产生的根源是什么? 情感勒索的本质是一种权力游戏,是一方或者双方试图成为关系的主导者。权力和真爱是不相干的。权力原则对应于社会领域,而对情感领域来说,对应的是珍惜原则。前者是一方控制,另一方服从;而后者则是"我看到了你的存在,你做你自己就很好",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所说的,"爱就是深深的理解"。假如一个人从未体会过珍惜原则,那么就很容易将权力原则运用在情感领域。对勒索者来说,他关心的有两点:一、这段关系我说了算;二、对方不离开自己。 "我说了算,整个世界都围着我转",这种感觉很美妙,是人性中固有的部分,但这种感觉的基础却是不牢靠的,如同流沙建造的塔,是没有安全感的。他没有安全感,就要向别人勒索。但勒索来的安全感只能持续很短的时间,所以他的勒索会永无止境。 被勒索者为何会屈服于他? 情感勒索的关系不是哪一个人制造出来的,而是双方的合力形成的。这里面有一个共生的关系。无论是被勒索者还是勒索者,都有一个核心问题,那就是不能做自己。对被勒索者来说,亲密是对的,做自己是不对的。那么为了亲密,就可以牺牲自己。他陷入被勒索的关系中时,是没有觉知的。 发生情感勒索的另一个深层原因是,对联结断裂的恐惧。双方常常有一个恶质的关系,但是被否定、被拒绝、被排斥,总比完全的彼此隔绝好。尤其是对勒索者来说,他内心中极度渴爱,自己却不知道,于是往往会采用一些变态的手段,满足自身的情感需求。 如何辨别正常的情感要求和情感勒索? 珍惜原则并不意味着在关系中没有要求。这里面的差别是,情感勒索的要求会伴随着威胁和强迫。你当然可以对你的伴侣提要求,但问题是伴侣不这么做时你会怎么办,你会不会采用各种方法,令他心不甘情不愿地满足你的要求。后者才是情感勒索。 对情感勒索者说NO 停止情感勒索游戏的关键在被勒索者一方。只有被勒索者喊停,事情才会改变。所以对被勒索者来说,第一步就是放下对勒索者的期待。"假如有一点点改变,事情就不是这个样子的",这样想是无助于关系变化的。一个人只有在体会到痛苦时才会改变,对勒索者来说,只有在发现自己控制不了别人时,他的安全感垮塌了,才会恐慌,才会改变。 第二,被勒索者要明白,是你创造了别人勒索你的情境,是你允许了别人勒索你。在这样的环境中,你一定是想追求某种好处。最常见的是想获得对方的认可。被勒索者不知道自己是谁,将价值感建立在别人的认可身上,恐惧活出自己。因此,你要看清你想从这个情境中获得什么。这可能会带来极大的痛苦,那么就呆在这个痛苦里,允许自己痛苦。 所以,第三就是接受现状,承认自己对这个关系感到绝望。比如亲子关系,父母就是不认可我,那就接受这个事实。 第四是扩大你的世界。和你产生互动的不仅仅是勒索者,从这个单一的关系模式中走出去,会发现很多人自动地与你建立正常的关系。 第五要问问自己何时体验过真爱。这是建立信心的重要环节。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至少体验过一两次真爱。仔细回忆所有的细节,告诉自己,这是我想要的。有了这样的感觉,你才有勇气对恶质的关系说NO。 最后是和勒索者作斗争。对待勒索者最重要的态度就是"不含敌意的坚决",向对方传递"我有我的立场,我很坚定,我不会顺从你,但我并不会和你作对"的信息。学会拥有自己的界限,要让对方知道"我是我,你是你",这是斗争的法宝。要经常对勒索者说"这是我的事,这是你的事",从小事做起,设立界限。关键不在于事情的大小,而在于态度的坚决。 刚开始这样做很艰难,双方会发生剧烈争执,你可能会大发脾气。这是改变关系的必经阶段。永远记住,不要追求完美,真实是最重要的。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 0532-838391510532-85082206手机:13061250336 邮箱:176668116@qq.com 微信公众号:搜索"青岛心灵时光心灵咨询及培训中心"或"qdxlsg"关注 官方网站:http://www.xinlingshiguang.com/ 官方新浪微博:http://weibo.com/u/3956852968 官方腾讯微博:http://t.qq.com/xiaoxiao2223blue/mine 地址:青岛市市北区长春路1号2号楼5单元103室(国隆新村) 青岛市市北区山东路136号嘉合新兴1-1-606室(市北家乐福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