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为何想用C2C的网站拦截eBay?他的创业思维你能看懂吗? 淘宝的正式上线和初见火暴的发展之势,让马云放心不少。他想用C2C网站来截住eBay,以保住阿里巴巴在B2B领域中不可动摇的地位。马云有自己的如意算盘,那么对手呢?Bay在2002年上半年便买下了中国台湾"拍卖网"100%的股权,而后路高歌猛进,在随后短短的两年时间里,把市场从5个国家扩展到了27个国家。 从全球范围看,那时的eBay已是当之无愧的C2C之王。不过,在全球范围内颇负盛名,不代表在每个国家都能呼风唤雨。当时,在时任eBay总裁的惠特曼和其他高层看来,亚洲市场已经成为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网络拍卖市场。而作为亚洲最大的国家,中国无疑会成为eBay企图攻占的下一座重要堡垒。为避免重蹈日本市场的覆辙,eBay开始走与本土网站结盟的路线。 2002年3月,eBay已初显抢占中国市场的决心,其斥资3000万美元收购了中国本土C2C网站易趣33%的股份。对于eBay此举,当时便有分析家指出:根据eBay的商业作风,全面入驻易趣只是时间问题。果然,2003年6月,eBay这只大象踏进了易趣—6月12日,eBay再度阔绰出手,向易趣追加15亿美元的投资,将剩余的67%的股份包揽在手,这标志着eBay已经实现了对易趣的全面控股。 最初,eBay在目本对战雅虎日本公司时,因为对日本或者说整个亚洲市场不甚了解,所以大吃苦头。为了不重蹈覆辙,eBay在进驻中国市场时便开始收购本土C2C网站,希望能迅速融入中国eBay的这种想法虽好,可能否收到预期效果呢?当马云等高管宣布为刚刚诞生的淘宝投资1亿元人民币用于其发展之后,eBay开始有动作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惠特曼可不希望看着一个在自己眼皮底下诞生的小小淘宝蚕食自己的市场,她放出狠话:淘宝会在18个月内夭折! 其潜台词是:马云企图用淘宝来抢占中国C2C市场份额简直是异想天开!eBay财大气粗,剑指淘宝,决定与其"肉搏"。2003年时,中国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得益于门户网站的如火如茶,所以在门户网站上投放广告一度是各大网站和传统企业的首选。惠特曼料定马云也定会在新浪、网易和搜狐上为淘宝投放广告,因此捷足先登,连续与三大门户网站签下了广告合同,阻断了淘宝的去路。所谓"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生长在中国大地上的三大门户网站何会与外来的eBay签订广告合同呢? 据悉,eBay为了断淘宝的广告之路,付给三大门户网站的费用比正常高出整整一倍!Bay的一剑封喉,重点在于用钱来砸"淘宝"。eBay在2003年的营业收入高达20亿美元,年利润5亿美元,马云给淘宝那区区1亿元人民币虽然不少,但同eBay相比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更简单地说,马云给淘宝准备多少人民币,惠特曼就会拿出双倍的钱来封杀,让马云有钱也花不出去。另外,eBay的又一个狠招儿是:在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上也打出了天价广告——要淘宝,找易趣(eBay易趣)。 同时,它在自己的网站上打出了"淘宝贝,开店铺,生活好享受"的广告语。eBay此举,颇有点要让广大网民将eBay和淘宝混淆的意味,惠特曼把"淘宝"两个字的广告效应顺理成章地融进了eBay中,如此即便淘宝做广告,eBay也会跟着沾光可以说,eBay几乎在受众性极广的所有媒介上都进行了封锁,互联网领域中,看上去似乎难有淘宝的立锥之地了。小小的淘宝,刚刚扛枪上战场就连遭对手的炮轰,实在是命运多舛。惠特曼的部署是马云不曾知晓的,他觉得,给淘宝拿出1亿元人民币的推广费定能够让它慢慢地吸引公众的眼球,但他不知道,在他前进的路上一个斗大的钉子正明晃晃地摆在那里。 马云最初的想法是,借助网上推广的方式,尽快让淘宝进入网民的视野。互联网的迅捷,让更多人在宣传推广时首选网络,它较之网下推广会更早地收到更好的效果。尤其是在门户网站上做链接,可以更好、更快地实现互动。网民在看过广告后,直接点击网站上的链接就可以进入淘宝的网站。然而,让马云意想不到的是,这种最简单但也最完美的想法在付诸行动时却是举步维艰。 当孙彤宇带领部分团队成员到一线门户网站谈及推广淘宝的合作时,对方给出的答复是NO,它们已经与eBay签署了本年度广告合同,而附加的一个条件就是不接受同类网站的广告。此外,惠特曼在与门户网站签署广告合同时还声明,如果门户网站违反合同中的规定,擅自与其他C2C网站签署广告合同,那么将会以高额罚款作为赔偿孙彤宇等人一看,一线门户网站已尽数被收买"了,那么二线门户网站呢?他们很快与一些次一级影响的门户网站接触,可最后得到的答复如出辙,它们也拿了eBay的钱。 "食君之禄,担君之忧",一二级门户网站得到了好处,自然要为eBay分担忧愁,这本无可厚非。马云为今之计,只能暂且放弃在门户网站推广淘宝的计划,他要想一个万全之策。不过,还没等马云喘过气来,惠特曼又出招了。2003年7月初,在同样被eBay拉到自己阵营的搜索引擎百度和谷歌上,出现了一则让淘宝大受打击的广告—"想圆淘宝之梦?来易趣吧。"这样的广告一度让很多网民看完之后摸不着头脑:eBay和淘宝像两个形影不离的好兄弟,淘宝会不会像易趣一样被eBay施了"先期部分注资,后期全盘收购"的魔法?如果真是这样,被收购的易趣与eBay的组合eBay易趣,就应该叫eBay易趣一淘宝了。 网民的恶搞在不久之后烟消云散了,因为马云并不是甘愿屈服于强硬势力的人—越是在夹缝中,越是要活得精彩,这是马云一路走来给人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之一。可是,eBay的种种举动还是令马云倒吸了一口冷气。且不说eBay财大气粗,可以出更多的钱收买更多受众性极广的网站,单是其围追堵截淘宝的种种做法就让人不寒而栗。凡事有利必有弊,eBay这只大象在淘宝这小小的蚂蚁身上如此劳神费力,从某种意义上讲已经为淘宝做了最好的宣传,虽然这种宣传并不是马云想要的,可这种附加的知名度也并非全无好处。 惠特曼或许就是想让马云有这样的想法,以便令其知难而退,不要与Bay为敌,毕竟那一点点微薄的知名度还不足以让淘宝大红大紫。不过,有一点在互联网领域或者其他任何一个领域中都不容忽视的:如果一个网站的产品好、提供的服务贴心,无需广告,用户的口碑宣传会成为催化剂,帮助网站进行宣传。反之,一个网站在互联网上把广告做得热火朝天,可在用户体验上差之千里,那么网站投入的资金等于全部扔进了水中,连一丝涟漪都不会出现。 以谷歌为例,它号称几乎不花钱做广告,但在全球范围来看,它的名声却很好,这就是用户口碑宣传的结果。而另一个在互联网上流传的"反面例子"搜狐,却可谓是"得不偿失"。有人说,搜狐很喜欢做广告,善于把普通群众变成网民。可是,一旦群众变成了网民,他们就会把"新浪的新闻比搜狐好"当成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并成为新浪的忠实用户。就这样搜狐花钱做广告,拉来了用户,可部分用户却变成了新浪的用户,这可真是为他人作嫁衣了那么,eBay和淘宝会不会上演这一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