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太后独当国


  内容简介
  改革开放之前,慈禧这个女人在我们的历史教科书里,她是个卖国贼、祸国殃民的败家子儿。可是近些年来,一些史学界的学者们认为:她也是一个人、一个女人,应该从人性的角度来理解这个人。于是就有人说:她做出那些事情来是情非得已的,"在清朝晚期那样一个社会制度下,任凭是谁都不可能一个人力挽狂澜"。有人甚至说她"勤政"。慈禧的形象在得到美化。
  在我写的《太后独当国》中,对慈禧、和慈禧是同一个时代的历史人物"慈安"的理解;以及对珍妃之死的真相;对究竟李鸿章是个什么样的人等问题;都有一些不同于清史学界的,属于我自己的、个人的看法。书中有一些可圈可点的新观点,值得您一看。
  目录
  (一)真实慈禧 (二)出逃热河
  出生 宿敌
  入宫 逃往热河
  慈禧的性格
  (三)母凭子贵 (四)叔嫂联手
  咸丰之死 金苹果属谁
  联手
  压制奕
  关于密诏
  辛酉政变
  (五)垂帘听政 (六)二度垂帘
  能臣曾国藩 皇位传承
  诛杀安德海 皇后阿鲁特氏
  尴尬的圣母皇太后
  庚辰午门案
  慈安崩逝
  能臣左宗棠
  (七)置换军机
  恭亲王子嗣
  (八)六十大寿 (九)异样母子
  太后号丧
  失去亲爹娘
  戊戌变法
  光绪之死
  废帝闹剧
  (十)联军入侵
  召见盛宣怀
  慈禧的女皇梦
  珍妃之死
  西逃
  李鸿章其人
  慈禧为自己而战 (十一)中立国家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十二)庚子赔款
  (一)真实慈禧
  慈禧,清朝晚期以皇太后身份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她是咸丰帝的妃子,同治帝的生母。她是大清王朝1882年——1908年27间的实际统治者。在她统治的27年里中国失去了大片的国土、和国家利益。她给国家造成的损失,是清朝所有统治者中最显著的一位。中国历史上,人们提到她的名字,往往联想到无能、无知、愚昧、败家子儿等贬义词。
  出身
  清朝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1835年11月29日),在山西长治县西坡村的汉族农民家里一个女婴呱呱坠地。谁都未曾预料这个女婴竟然是后来晚清大名鼎鼎的、而且是中国历史上臭名昭著的慈禧太后。
  小慈禧的父亲姓王,她父亲给小慈禧起名叫王小慊,王小慊四岁时失去了母亲,由于家境贫困她父亲无力抚养她,就把她送给了邻村上秦村一家家境较好的姓宋的人家,直到她十一岁,作为宋家的养女,这是小时候的慈禧生活的最幸福的一段时光。到她晚年,她可以为所欲为的时候,据说她还和这家人有过通信往来;而且还交付他们一些皇家用于礼节所需用的礼器等物品(一个牛皮夹子,牛皮夹子的内侧有火烫表格、右侧印着帝后的生辰,左侧是帝后的忌日要求按时祭祀。)
  但是好景不长。慈禧十一岁时,宋家遭难,无法继续抚养她,两年后,就把她卖给了在山西潞安府临时任职的惠徵做丫环。(根据大内的清宫档案记载:慈禧的父亲惠徵 道光二十八年(1848)至二十九年(1849)被调任为山西归绥道道员。这个时候,慈禧已经十三周岁十四周岁了,也就是说:慈禧十一岁时宋家遭难,宋家是两三年之后才把她卖出去,看来卖她确实是无赖之举)。后来惠徵在山西的临时任职期满,便把她当做家当一样带回北京。在北京惠徵家的家里,少年时候的慈禧是个佣人,而惠徵并不是什么大官,一大家子人靠他那并不丰厚的工资生活也很拮据,做佣人的她,除了遭受这家人的打骂不在话下,并且还要干活挣钱。
  据说少年时的慈禧为了得些零用钱给人家代做袜底;还曾当过号丧女子(老北京有一民俗,有号丧的女子,也叫丧娘,如果有哪家家里死人了,丧家经常雇请她们助哀。慈禧嗓音洪亮,又能歌、又能哭,于是,就当上了号丧女子,入宫之前她就干过这种行当)。这一号丧的技术在她后来的人生当中颇为受用,这是后话。
  关于慈禧的身世有很多种说法。正史记载:慈禧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
  野史有很多种说法,其中有:"甘肃兰州说"、有"浙江乍浦说"、有"内蒙古呼和浩特说"、有"安徽芜湖说"、还有"山西长治说"。在诸多种的说法当中为什么笔者只采信"山西长治说"呢?因为除了那些皇家御用的牛皮夹子等物证之外;还有人证,"山西长治说"是山西长治县西坡村和上秦村的村民们众所周知的。这件事情本身就是一个证据。
  很难想象,全村的老人们集体合谋:"咱们来骗个谎话吧,就说慈禧是咱们的亲戚,就她了哈!咱们认祖归宗。"编造这样的谎言对他们没有好处(除非是闹拳民那会儿);慈禧那家伙又不是什么好人;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好人多的是,如果要说谎为什么不选择一个好人呢?
  另外,从慈禧的为人处事、和行为方式来看,她也的确不像个曾经养尊处优的大小姐的做派。《宫女谈往录》中,说到慈禧被八国联军追杀,西逃路上,荒郊野外老太后要解溲她果断地说:"就在野地里庄家密的地方,人围起来!"没有便纸,只好用野麻的叶子权且代替了。
  如果没有在田间生活过,不是出身在农村,大家闺秀出身的人是做不出这样"最英明的决定"。
  曾经服侍过慈禧的御前女官的容龄在1957年出版的《清宫琐记》中写道:慈禧,道光十五年十月初十日生于潞安府衙西花厅。
  容龄、和山西长治县西坡村、还有上秦村的村民们这些毫不相干、毫无关联的人却有着同样的说法。山西长治县上秦村的宋家甚至有一个祭祀时用的牛皮夹子作为物证,经考古专家鉴定这个牛皮夹子为光绪年间制品,是皇家之物,并非伪造。
  怎么能无视这些确确实实存在的证据呢?
  入宫
  慈禧被卖到惠徵家之后,惠徵家收养她做女儿,以便代替自己的亲生女儿到宫中当宫女。慈禧十几岁的时候是道光年间,道光皇帝老了,不需要再选什么秀女、招什么嫔妃。谁也没法预测老皇帝什么时候死,他的皇子们又没到婚配年龄。八旗女子有义务到宫中当差,如果碰到这时候进宫,只有当宫女、伺候宫里主子的份儿。这样的话,进宫当差的女子命运是很悲惨的、前途渺茫。伺候主子伺候得不好,在宫中被打死也是有可能的;更可怕的是主子一怒之下,连整个家族都要倒霉受牵连,那就糟了。八旗官员家他们自家的女儿从小娇生惯养、自己尚且还要别人伺候,怎有能力伺候别人。所以,八旗子弟家往往采取收养丫鬟代替自家女儿进宫当差的办法敷衍义务。慈禧就是这样入宫的。
  慈禧入宫之后,没几年,道光老皇帝就死了,年轻的咸丰皇帝继位,做宫女的她削尖了脑袋往上钻.她巴结皇帝身边的太监安德海,让这个太监为她和皇帝之间穿针引线。后来她怀孕了,并且生的还是一个儿子,于是她的地位迅速得到提升,成为贵妃。又过了数年之后,咸丰皇帝死了,他唯一的儿子继位,慈禧作为小皇帝的亲生母亲和皇后一起并列成为了皇太后。以至于后来慈禧成了独揽大权的统治者。大权独揽之后,她觉得自己以前的那段历史不是很光彩,于是她篡改了历史资料。但是她那不争气的、比她更加窝囊的、由她死前亲自指定的皇位继承人、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在其自传《我的前半身》一书中却将她那段不光彩的历史透漏给了世人,书中清楚地写道:"慈禧原来只是个宫女,后来生了孩子,才被封为贵妃"。
  《清史稿.后妃传》上的记载说: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 安徽徽宁池太广道惠徵女,咸丰元年被选入宫 号懿贵人 四年封懿嫔 六年三月庚辰 穆宗生 进懿妃 七年进懿贵妃 十年 从幸热河 十一年七月 文宗崩 穆宗即位 尚孝贞皇后并尊为皇太后。
  写正史的人是不削于用大段的篇幅来谈论别人的花边新闻的,但是作为知情的见证人,写历史的人又不得不说。所以《清史稿.后妃传》才会出现这样显而易见的错误。这个错误就是"(慈禧)咸丰元年 被选入宫 号懿贵人"。 咸丰元年,刚刚忙完了大行皇帝的丧事,正在举办朝堂前的新皇帝的登基大典。咸丰二年才办"后庭"该办的事情。新皇帝(咸丰)以前的福晋们(像慈安这些人)都是咸丰二年才被封号搬进皇宫。咸丰元年,在没有秀女入宫的情况下,慈禧怎么可能被选入宫、还被封为贵人呢?
  《清史稿.后妃传》的作者只是想告诉读者:慈禧不是和被选中的秀女们同时入宫。咸丰二年新皇帝以前的福晋们、和那次选秀时被选中的秀女们入宫之前,咸丰元年的时候慈禧作为宫女就已经在宫中了,这和溥仪的说法十分吻合。
  慈禧的性格
  慈禧的性格总的说来是喜怒无常,她是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者,什么事情都不如她的个人利益重要。她过六十大寿的时候,倭寇看准时机知道清朝人的注意力全都在给皇太后过生日的这件事情上,于是对大清国边防进行侵犯。这个时候大臣们一次次向慈禧报告说倭寇打进来了,慈禧问:"我问你们,三天之内倭寇会不会打到北京来?"大臣们回答:不会,还不至于那么快。慈禧说:"既然三天之内倭寇不能打到北京,就不要拿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情来烦我"。在处理公事时她是这样的态度;
  在生活中的态度,她也非常具有她个人的独特的方式。举个例子:她对她的头发的呵护程度可说是达到了极致,慈禧的头发是假的,她四十来岁时,头发就已经差不多掉光了,《太监往谈录》一书中记录着这样的话:"慈禧之头面,向不易梳。四十岁之后,发已脱落,仅存鬓边和后脑短发,修饰惟仗技巧,否则俨然一位秃老太太。太后喜庄严,顶心一束假青发,是红胶泥粘的,两边贴的是发片。……"。
  慈禧对她仅存的几根短而且白的头发呵护备至,梳头太监如果弄掉了她的一丝头发她就让这太监吃板子,打得梳头太监死去活来的。那么,是不是太监们平日受了她的压迫、恨她、所以编造出谎言来讥讽她呢?还真不是。从慈禧的那些老照片能够看得出来,她的确是戴假发,她的发际线有时高、有时低。
  发际线就是额头上的头发:人的面部与头部的交接处。女人的发式无论怎样改变,但是发际线是绝不会变的。除非是戴假发。其实我们现在看到的那些老照片能够看得出,慈禧额头上的那一撮毛就是假的,有些照片她额头上的一撮毛离眉毛近一些、有时候那额头上的一撮毛离眉毛远一些。
  慈禧最信赖的太监李莲英是一个梳头的好手,给慈禧梳头的时候,李莲英总是边梳头边讲些有趣的故事以分散她的注意力,有头发脱落了,李莲英就悄悄把头发塞进袖口。若被她发现,则立马翻脸不认人。
  正史并没有对慈禧的长相做详细的描绘;正史中也没有任何关于慈禧少年时候的记载;不过《清朝野史大观》这本书中对慈禧的长相倒是有这样一段描写:"西后垂髫时雅好修饰。……西后每一出游,道旁观者皆喃喃做欢喜赞,谓天仙化身不足过也。"
  这句话是很好理解的,是说:"西后(即慈禧太后)少年时候喜欢修饰打扮。慈禧每次出游,街道上的人总是赞不绝口,说:‘真美啊!像仙女一样’。"
  但是这样的话并不真实的。谁也没见过慈禧小时候是什么样子,没有人知道她少年时候的情况,野史中的这些话另有含义。《清朝野史大观》中的"垂髫时"、" 道旁观者皆喃喃做欢喜赞"这些词,用词很蹊跷。
  字典上解释"垂髫"的意思为:(古时小孩子头上)扎起来下垂的短发。髫年(指幼年)。
  "喃喃":拟声词,形容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的声音。
  作另一种解读,这些话也许可以这样理解:"慈禧对头发雅好修饰。每次出游,街道上的人总是在下面窃窃私语议论她的假发"。
  看来,《清朝野史大观》的作者们一个个挺幽默的。
  慈禧十分酷爱照相,由于她的这一爱好,让后来人有幸看到了许多有关她身前照的照片。在那些照片里我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并不漂亮,而且可说是有些丑陋的皇太后。她身躯有些佝偻、坐姿很难看、几乎每一张照片都没有坐端正、她总是坐没坐相。一个人如果在正式场合总是弓背耸肩说明这个人不大方、不自信。从照片来看慈禧正是这样。
  慈禧嘴和下巴还不是最丑的部位,长得最丑的是她的肩,但她自己不明白这一点,她特别珍爱一件像渔网一样的披肩,是用3500粒珍珠穿成的、并点缀以美玉。她披上这件披肩留下好几张老照片,说明她根本不知道什么叫着"美"。如果是一个有品味的人,知道自己的缺点,她会尽量淡化这个部位的打扮。可是慈禧却不是这样,她的打扮更加夸大了她身体最丑的部位,她只是一个劲儿的堆砌珍珠和美玉。
  慈禧的打扮毫无品味可言、那头上戴的、肩上披的、胸前挂的、手腕上、手指上套的,坐在那里像一堆金山。连脚穿的鞋子上都镶满珍珠和美玉。她是个庸俗不堪、俗不可耐的老女人。
  仅有的那些照片应该是在成千上万张照片中精挑细选出来留给后人的,实际生活中的慈禧应该比照片更加难看。
  迄今为止,绝大多数的书对慈禧的记载都是不真实的。有的书说:慈禧"年十六时,五经成诵,通满文,廿四史亦浏览。"这都是些屁话。慈禧是垂帘听政之后才开始恶补文化知识(认识了几个字而已),晚年有了闲暇才会在睡觉前听一听有文化的太监读一读五经或廿四史之类的书;至于说她"通满文",这样的话则纯属瞎掰,根据熟知她、见过她的人讲:她压根儿不认识满文。
  像慈禧这样一个文化水平不高、性格喜怒无常、还是个极度以自我为中心、自私自利的家伙。一个王朝的政权落在这样的人的手中,当然,就不难找到这个王朝灭亡的原因。
  附照片:
  从慈禧的那些老照片能够看得出来,她的确是戴假发,她的发际线有时高、有时低。在有些照片里,她额头上的那一撮毛离眉毛近一些、有的照片额头上的一撮毛离眉毛远一些。
  (二)出逃热河
  宿敌
  慈禧一生中最大的敌人就是慈安,不仅生前是、而且生前死后都是。生前她们是情敌、政敌;死后,人们拿她们作比较,强烈的对比使人们看清了什么人叫优秀、什么人叫低劣。她们两是一对天生的死对头。
  据《清史稿.后妃传》记载: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广西右江道穆扬阿女。事文宗潜邸。咸丰二年,封贞嫔,进贞贵妃。立为皇后。
  这段话是说:慈安,姓钮祜禄,广西右江道穆扬阿的女儿。咸丰帝未当皇帝之前慈安就已经嫁给了他。咸丰二年,慈安被封为贞嫔,后来又晋升为贵妃。再后来立为皇后。
  钮祜禄氏是清朝的一个大姓,这个姓氏的先祖曾经跟随努尔哈赤打天下,南征北战、出死入生。努尔哈赤夺取天下之后和他们结成亲家,这家的女儿嫁到皇室,这家的儿子娶皇室的女儿做媳妇。这个姓氏中有很多皇亲国戚、很多人做大官。
  虽然慈安和慈禧都是皇太后,她们的丈夫死了之后,慈禧的皇太后的封号却比慈安的封号晚了一天,她们之间的区别就在于一个是皇帝的嫡母、一个是生母。慈安活着的时候处处比慈禧优越。无论是同治皇帝、还是光绪皇帝小的时候他们都和慈安亲近;而慈安则知道有力的把握住他们。按照朝廷的规矩,皇后为正、为嫡,她所生的儿子最有资格成为储君,其他嫔妃都为庶,她们的地位与皇后有着很大差别。嫔妃可以很多,而皇后只有一个。当皇后没有子嗣时,其他被选为太子的嫔妃之子,要过继给皇后,成为皇后之子才算符合条件。此皇子要由皇后亲领亲带亲抚亲养,而生母却无权养护,甚至随便看一眼都不行。
  慈安在咸丰二年入宫之后,仅4个多月的时间内就登上了皇后的宝座,晋升之快,在清代找不到第二例。
  而慈禧,直到咸丰五年的时候她还只是一个低贱的宫女。慈禧的妹妹(醇亲王的福晋)是咸丰五年(1855年)被选为秀女。清朝挑选秀女有一个制度:在旗人之中,皇后及妃嫔的亲姐妹和下嫁的公主的女儿不在被选秀之列。所以慈禧的妹妹(惠徵的亲身女)被选为秀女这件事情能够证明慈禧的人生经历并不像正史记载的那样:"咸丰元年被选入宫 封为贵人、咸丰四年被封为懿嫔"这是不对的。如果咸丰四年慈禧被封为懿嫔,之后咸丰五年的时候她的妹妹就没有选秀资格。慈禧篡改历史资料的行为非常明显。
  清史专家们曾经也对慈禧的父亲(惠徵)的档案做过调查。根据大内的清宫档案记载:慈禧的父亲惠徵 镶蓝旗人 道光十一年任吏部笔贴式、 道光十四年考察被定为吏部二等笔贴式、(道光十五年(1835)至十八年(1838)的考核档案暂缺,)道光十九年时升为八品笔贴式、道光二十三年 再次考察定为吏部一等笔贴式、二十六年 调任吏部文选司主事、 二十八年(1848)至二十九年(1849)被调任为山西归绥道道员、 咸丰二年 调任安徽宁池太广道道员。
  按京官每隔三年一考核的制度;除了惠徵在道光十五年(1835)至十八年(1838)的考核档案暂缺,别的资料都很齐全。
  那么,为什么正好是"1835至1838年"的这份档案缺失呢?因为1835(道光十五年)这一年正好是慈禧出生,如果慈禧的亲生父亲是惠徵,那么惠徵的档案中一定会出现"家中添丁"、或"生女"的字眼。慈禧不是惠徵家的亲生女,档案中当然就没有这样的记载了。
  慈禧还未大权独揽之前她害怕自己是汉族女子的身份被暴露。清朝统治者为了保证满族人的血统纯正,清朝祖制规定汉族女子是不能被皇帝迎娶的,如果暴露真实身份就会要她的命,她也许想尽办法收买官吏隐藏了这份1835至1838年的档案;而到后来慈禧60岁以后,她软禁了光绪皇帝,尤其是义和团闹拳民的时候,她开始做女皇梦,为了给自己的身世增添神秘色彩,她联系小时候抱养她的宋家。这些说法都能解释得通:为什么有的时候她对自己的真实身份讳莫如深;为什么有的时候她又对自己的真实身份毫无顾忌,这是因为到后来她权势大了、可以为所欲为了。
  对于慈安,清史专家们认为:她在清朝历史上是个可有可无的角色。对她做粗略的调查,发现历史文献资料中慈安召见臣工的记载十分罕见。可是这怎么可能呢?慈禧有一段时间称病在宫中休养,至少在这一时期只有慈安一个人和不满十岁的小光绪皇帝上朝,可是却没有慈安召见臣工的记载,这难道不奇怪吗?还是只有一种可能,慈禧篡改了历史,这一点,从史官们对慈安的评介也能看出一些迹象。
  史料记载:"当时天下称东宫(慈安)优于德,而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西宫优于才,而判阅奏章,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悉中款会。"
  这些话很值得人回味,"当时天下称东宫……"说明这不是当时记录下的事情,而是后来追记的当时的情境。为什么要追记这件事情呢?一定是史官们觉得有必要,所以才追记。古人做史往往笔削春秋,这句话的重点也许在"当时,东宫(慈安)……,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这几个字才是史官们真正想说的话。那些史官们明明知道事情真相,但是明哲保身的原则使他们想说又不敢说。
  再说这句话推理起来也不符合常理:既然西宫(慈禧)那么有才,判阅奏章,及召对时谘访利弊,悉中款会。那么自然是"慈禧"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怎么反而是东宫(慈安)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呢?如果东宫(慈安)不判阅奏章,不在召对时谘访利弊,不能悉中款会,那么她只能是让西宫得出结论,按照西宫的意思去办,自己全无主张,慈安又怎么能大诛赏大举措实主之呢。
  "当时天下称东宫……"这句话说不定还有更深层次的意思,它是说:当时天下人是这样认为的;而现在的人却不这样认为了。当时天下人的认识是正确的;现在的人的认识不正确。所以史官们才觉得有必要追记这件事情。
  "东宫优于德、西宫优于才"这句话的依据是什么,慈禧执政时签订那么多卖国条约、那么窝囊,试问她的"才"体现在哪。所谓旁观者清,现在看来,这句话完全是一种谬误。
  有意思的是:人们似乎从来不说慈安的坏话,只说她有德、老实、木讷、沉默寡言,从来没有人说她"坏"。说明这人很高明。站在他们的立场、以他们自身的标准来判断,这是一个"德""才"两者都具备的、了才起的人物。
  慈安应该是个奖惩杀伐很重的人,1864年7月19日,湘军攻下太平天国的首都。三天当中杀了十几万人。慈安的性格形象也应该不是通常我们印象中的那样,认为她是个温文尔雅的人。实际上,她说话语气很牛。有一次,慈禧闹事,还恶人先告状说有人欺负她,慈安说:"谁欺负你了,告诉我,我杀了他。"这就是著名的"庚辰午门案"。慈安软禁了慈禧,慈禧闹了起来,"庚辰午门案"记载的就是这样一回事。 慈安权势熏天,慈禧在她面前就是个奴才,慈禧后来软禁光绪皇帝的那一套软禁手法;实际上是当年慈安玩她玩剩下的一套把戏。
  慈安活着的时候,慈禧对她表现出的态度是十分敬畏,史料记载:"慈禧慑于嫡庶之分,亦恂恂不敢失礼"。
  从这些零零星星的史料话语中能看得出,慈禧一派叙说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之间是有差距的。慈禧在慈安死后活了二十几年,在这二十多年里人们只听到她在说话,无法听到死人的辩解。所以,大多数文献反应的都是慈禧的声音,人们展现的是慈禧本人的观点,是在以她的视角来讲述历史,她有能力影响历史文献的记载。
  人们普遍认为:"慈安咸丰帝的正妻,她是皇后,慈安既没有生儿育女、是个半文盲、又性格古板"。按照这样的说法,这是一个很讨厌的女人,可是她凭什么"升迁"速度快过慈禧,慈安初入宫就被封为嫔,取得了内庭主位的尊贵地位,之后在4个多月的时间内,地位直线上升,平步青云,成为皇后。
  慈安并不像通常人们认为的那样是个缺乏主见的人,事事都听从慈禧的主意,实际上慈安是个很厉害的人物,在光绪年间任过大清国驻英国大使,回国后先后任过光禄寺卿、太常寺卿、大理寺卿、左副都御使的薛福成,在他的《庸盦笔记》中记到:"诛杀陷城失地、临阵逃脱的两江总督何桂清,将骄蹇贪淫的胜保下狱赐死,赏给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爵位,皆出自慈安之意"。慈安的能力当时人就有深刻认识。
  再说慈安出身高贵,怎么会没文化呢,按理说《红楼梦》是晚清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书里的大小姐们都有文化,王熙凤不爱读书所以没文化,但也不至于不认识字,查抄大观园时,抄出司棋的信来,王熙凤读给大家听,也算粗通文墨,慈禧不也是只粗通文墨吗。
  慈安究竟是不是个半文盲,这还需要继续考证。翻一翻历史年表,在慈安执政那二十年里被称着"同光中兴"。这段时期战争取得胜利多,签不平等条约少。
  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军在这段时间彻底失败,清军占上风。
  1864年6月湘军克复江宁。
  1868年8月西捻军在茌平溃败,全军覆没。
  太平天国、捻军等国内暴乱被打下去以后,清朝政府开始稳定下来。达到了他们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的目的。
  1876年,左宗棠、刘锦棠以及其他的部将收复了乌鲁木齐、天山北路等许多俄国占据的土地。
  1878年的1月2日,除了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之外,新疆全部被收复了。这是晚清历史最扬眉吐气的一件大事,是晚清夕照图中最光彩的一笔。
  再看看慈禧统治时期,净打败仗、签不平等条约。自从她独揽朝纲以后这个国家就再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好事。她没干过一件好事。自1881年3月慈安去世之后。
  1885年 清王朝与法国签不平等条约,当时人称:"法国不胜而胜﹐中国不败而败"。
  即使仗打赢了,都还要投降、还要与法国签不平等条约。这种事,舍她慈禧,还有谁?能如此行为!
  1894年六旬庆典,日军攻占辽南重镇大连。
  1894年-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马关条约》。
  1898年,镇压戊戌变法。
  1900年,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入京。慈禧太后逃离北京。
  1901年,签定《辛丑条约》。
  1904-1905年日俄战争爆发,战场发生在中国大连旅顺,清廷无耻地宣布中立。
  1908年11月15日大约在未正三刻(下午一点四十五分)薨。
  这样的比较难道还不明显吗?难道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才能说明她们俩谁更有才能吗?
  史学家们评论慈禧的功过说:她,有功、有过。
  那么她的功体现在哪里呢:她整饬吏治,制裁庆英、处决何桂清。进行官员考核,奖优罚劣。通过考核裁汰慵懒、老弱、不称职的官员。巧用曾国藩、重用左宗棠这样的汉臣、支持洋务。但是这里有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她的所有的功劳都体现在慈安在世时。真滑稽。
  而她的罪过,全都发生在她一人独揽大权时:终止洋务运动、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签下《马关条约》、八国联军入侵所签的《辛丑条约》。《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于这个国家的损失之巨大是史上前所未有的。损失还不止是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中国人真是被人给打趴下了。
  慈安死后,慈禧大权独揽,曾经倒向慈安一边的大臣们为了保命、和保全职位都说了些违背事实的话。而现在的史学家们写《清史》都是借鉴的这类违心的、和不真实的话作为参考。
  历史,它不是某个当权者毁了真实的记录就可以改写的;那样只会骗过人们一时;却骗不了永远。随着史学家们一步一步的研究,一步一步的揭秘,慈禧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她是一个美丽而且睿智的女人,还是一个形象猥琐且蠢笨的东西。慢慢的、真相会大白于天下。
  慈安执政时期的大臣:
  军机处里有三个派别:慈安、慈禧、另一派是军机处的恭亲王奕訢、宝鋆。
  慈安真正倚重的大臣是文祥,他才是军机处的核心人物。光绪二年文祥去世,代替他的是沈桂芬。
  沈桂芬、董恂、毛昶熙(自左至右)
  成林
  毛昶熙
  奕訢
  宝鋆 参照第77页《置换军机》
  文祥 参照第77页
  ……。
  在北京地面上曾经存在过一个外国军队非法建立的火车站,"天坛火车站"。
  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8月16日黎明,英美军队侵入天坛,这处清皇室祭天的禁地,沦为侵略军的司令部和兵站,侵略者将重炮架在圜丘上,轰击前门和紫禁城。
  为侵略需要,侵略军还在天坛修建了火车站。北京原有津卢、卢保两条铁路,分别于l896年和1898年通车,但清政府怕火车这个喷烟冒火的怪物破坏京城风水,不许火车进城,所以去天津要到永定门外马家堡上车,前往保定须到卢沟桥上车。
  八国联军侵占天坛后,在天坛设立了总兵站,为其运输方便,从马家堡接轨,入永定门,到天坛,在圜丘门外设总车站,称天坛外站,又从此斜接轨道到祈谷坛门,称天坛内站。外站运军火粮草,内站运兵员。
  图为天坛火车站老照片。
  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有书这样说:
  公元1793年,也就是乾隆五十八年夏天,英国派出的第一个访华使团到达中国。
  英国人对这个神秘的国度充满好奇。他们相信,中国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
  然而,一登上中国的土地,他们马上发现了触目惊心的贫困。清王朝雇佣了许多老百姓来到英使团的船上,为英国人端茶倒水,扫地做饭。英国人注意到这些人"都如此消瘦"。"在普通中国人中间,人们很难找到类似英国公民的啤酒大肚或英国农夫喜气洋洋的脸。"这些普通中国人"每次接到我们的残羹剩饭,都要千恩万谢。对我们用过的茶叶,他们总是贪婪地争抢,然后煮水泡着喝。"
  这是不可能的。
  这很明显是谎言,茶叶在中国非常普遍、而且是低廉的东西,任何贫穷的中国人都能喝茶,柴米油盐酱醋茶是中国人的生活用品。茶叶在中国不是稀罕物件儿。茶叶是一次性的东西,从来没有中国人会把别人喝过的茶叶"煮水泡着喝",从来就不会有!这老外大概是第一次到中国来才喝到了茶。居然不知道茶叶是一次性的东西。说些无知、低级的谎言,结果自己露怯了,真可笑!
  这些洋人显然是在以他们的无知的见识来度量中国人。茶叶本身并不贵,那个时候他们国家不产茶叶,出口到外国,茶叶的价钱就会变得十分昂贵——那都是运输费、以及做生意的中间人赚取了差价。物以稀为贵,那时在西洋国家茶叶是稀罕物、是奢侈品。有钱的洋人才能买得起茶叶,他们以能有茶喝而显示身份。在中国却不是这样,再穷的人也能喝得起茶,茶在中国非常便宜。中国的南部各地区都生产茶,数量很多。各地区的人有各自的对茶的喜好。
  中国的茶叶分产地、品种,共有三千四百多种。分不同时节,价格有高、中、低档区别。不同时节喝不同的茶,夏天一般喝绿茶、新茶(即当年摘取的),什么龙井茶、毛尖茶等等,最是中国人夏天的选择。这些茶都是选取茶树最嫩的叶子制作而成。到了冬天,贵族们喜欢喝普洱茶之类的黑茶。中国的有钱人喝茶的讲究要多一些,中国的普通人就没有这么多讲究,贫穷一些的人一般喝大叶茶(就是由靠近茶树根部一些的叶子制作成的茶),比如什么乌龙茶之类。
  日本人就知道个乌龙茶。
  西洋人喝红茶(绿茶存放久了、不新鲜了,就变成了红茶)。后来按照他们的口味制作出高级红茶,这是后话(清朝中期出现了红茶,制作的关键是发酵,就是把新鲜的茶叶弄得不新鲜,这才是他们已经习惯了的口味)。
  那时洋人喝的茶叶,其实都是中国的穷人喝的茶。而有茶喝对于他们来说就算奢侈。他们还说什么中国人"总是贪婪地争抢他们用过的茶叶,然后煮水泡着喝"。说出这些低级的谎话,他们真是厚颜无耻。
  再有:
  使团成员约翰·巴罗在《我看乾隆盛世》中说:"不管是在舟山还是在溯白河而上去京城的三天里,没有看到任何人民丰衣足食、农村富饶繁荣的证明。……除了村庄周围,难得有树,且形状丑陋。房屋通常都是泥墙平房,茅草盖顶。偶尔有一幢独立的小楼,但是决无一幢像绅士的府第,或者称得上舒适的农舍。……不管是房屋还是河道,都不能跟雷德里夫和瓦平(英国泰晤士河边的两个城镇)相提并论。事实上,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
  他搞错了,他说的是日本吧。
  偶尔跟日本人谈话能听到这样的声音:"欧美人侵略中国、也侵略日本,欧美人侵略中国能成功,没能侵略日本。因为中国人不团结,欧美人打进来你们中国的军队都不救;我们日本人团结……"。
  这些日本人真是天真。
  真正抵御欧美人侵略日本的:是那时日本的"贫"和"穷"。
  而不是日本人认为的什么"团结"的原因。如果欧美人有意侵略,他们强强联手,一个弹丸之地的蕞尔小国岂能抵挡?!
  欧美人第一次看到意大利的旅行家马可波罗写的书,他们便对书中描写的东方乐土产生浓厚兴趣。他们相信:中国和日本就像马可波罗游记中所写的那样,黄金遍地,人人都身穿绫罗绸缎;马可波罗还把他道听途说的关于日本的传言写进书中说:日本有用金子做的房屋(日本在忍者时期的确有用金箔贴满房屋的屋子)。
  欧美人冲着财富而来,他们去了一趟日本,想得到那用金子做的屋子的金子。可是到了日本,他们看到的是"触目所及无非是贫困落后的景象"。他们看得很清楚,这样的穷乡僻壤根本不可能有用金子做的屋子。于是欧美人依然还是觉得到中国来寻找财富更加靠谱。
  日本虽然什么没有,但日本距离中国近,了解中国,可以充当他们侵略中国的向导和奸细。所以欧美人与日本人结成联盟,让日本加入了列强的队伍。
  他们到中国看到的可是和平、繁荣的景象,更让他们欣喜若狂的是,这里的人们几乎不备战,那是乾隆时期,这个国家已经有近半个多世纪没有大的战争。城的周边都不设城墙。那时中国的财富让这些欧美人垂涎三尺,如果中国真像他说的那样贫穷,像那时的日本那般,他们是没有那么大兴趣继续侵略的,相信他们会打道回府,可是他们没有。
  来的这一群,是有政治头脑的罪犯,而且他们持有坚船利炮、是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群贼。他们不打算用乞讨的方式得到他们想要的,而是想让有钱人给他们"进贡"。即能满足贪欲、还能满足虚荣心。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无非就是说谎,他们自称他们是教化之国,掩盖起他们那张灰头土脸的贼的面目,谎言自己是上等人。
  他们看到绝大多数中国人,从皇帝、大臣到平民一个个的完美的身材,这里的人们生活如此富足但都不肥胖,比起他们英国公民的像猪一样的啤酒大肚的身材,他们一定感叹:这才是"人"应该有的身段。可是有政治头脑的罪犯怎么能灭自己威风、长他人志气呢,他们要是说真话,又怎能显示自己是上等人呢?
  他们冲着财富而来,却说这个当时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是贫穷的国家,他们满口胡言乱语。
  对于这样漏洞百出的谎言,竟然有中国人会相信,其中不乏有非常正规的宣传工具中都有宣传……。 他们对侵略者的谎言丝毫不表示怀疑。这不光是没有头脑,这是民族自卑心理在作祟。
  这一切都要拜那位慈禧老太太所赐。她说的那句著名的话语:"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句话一出口,整个民族的自尊心便大打折扣。从此以后,侵略者强盗就成为了"主子"。中国人在列强面前开始自卑。凡是洋人说的是"对",即使不对,我们也认为它是"对";洋人说的是"错",即使不错,我们也认为它是"错"。所谓"成则为王、败则为寇"。在各个领域我们都心甘情愿的认输。
  中国人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开始到1900年庚子赔款那年60年间,共经历了两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中日甲午战争、最后是中国军民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争,这一过程,多多少少还表现了一种对外的抗争精神。但是,到《辛丑条约》签订,慈禧政府到了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样的程度。说明她心甘情愿的当奴才了。这一仗打下来,损失不止是在物质上、更重要的是在精神上中国人真是被人给打趴下了。
  不过就是打了几次败仗吗,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过就是被这么个无知、愚昧、窝囊的老女人折腾了一番吗?这个国家今后不会再有这样低素质的统治者了,何至于如此自卑?
  问题是:国家、政府在干什么?允许这些人利用国家政府自己的宣传工具面对世人胡说八道。是没有察觉到?这是很严重的失误。如果听之任之必有大害。就像利比亚的前领导人卡扎菲一样。
  卡扎菲的二儿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喝了一点洋墨水,然后把西方人的观点不经过脑子过滤的灌输给他的老父亲。
  有报道说赛义夫在父亲面前常畅所欲言,他的不少思想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卡扎菲,最近几年卡扎菲调整了与西方的关系,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核武器研发等,与赛义夫的劝说有关。他劝说父亲与美国缓和关系。即可摆脱国际制裁和不利处境又可躲开美要改造中东的咄咄气势,有助于重组利比亚在阿拉伯国家的大国地位。
  西方人鼓励卡扎菲放弃研发核武器,可是,一旦卡扎菲真的放弃研发核武器,当西方人确认卡扎菲毫无还手能力的时候,卡扎菲的死期就到了。
  结果是: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害死了他的老父亲、毁了他们的国家、自己也没有落得好下场。
  美国人还得意洋洋的向世界宣称:"卡扎菲被我们狠狠的玩了一把"。
  这就是糊涂和愚蠢 给自己和自己的国家民族带来的灾难。
  看看我们的有些人,是不是也和卡扎菲的二儿子一样,正在犯着同样愚蠢的错误?比如教育界、比如出版业。
  中立国家
  日俄战争:1904年日本与沙皇俄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了一场战争。
  日本和俄国两个国家打仗,理论上来讲,战场应该在这两个国家,可是这两个国家打仗的战场既不在日本、也不在俄国、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而是在清朝本土的东北地区,而清朝政府却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中方在这场与自己不相干的战争中蒙受到了严重损失。
  对慈禧而言,刚刚被八国联军打得吓破了胆,她在列强面前就像孙子一样,哪里还敢说得起半句要强的话,看着别人相互厮打是她非常乐意看到的事情。可问题是别人相互厮打的场所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可即便这样,也不会使她为难,她乐意为他们的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
  在战争期间,在中国东北,日俄双方陆上交锋的战场上,当地人民蒙受极大的灾难,生命财产遭到空前的浩劫。旅顺的工厂被炸毁,房屋被炸毁,就连寺庙也未能幸免。耕牛被抢走,粮食被抢光,流离失所的难民有几十万人。日、俄都强拉中国老百姓为他们运送弹药,服劳役,许多人冤死在两国侵略者的炮火之下,更有成批的中国平民被日俄双方当作"间谍",惨遭杀害。这场战争不仅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粗暴践踏,而且使中国东北人民在战争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和人身伤亡。
  一个国家的统治者是像慈禧这样的一位统治者。对于这个国家的人们来说就是灾难。
  庚子赔款
  1860年英法联军攻进北京后,与腐败的清政府签订了《北京条约》后,立即撤出北京。
  令满朝文武惊奇的是西洋人既不想占领首都、也不想废掉皇帝、更不想毁灭这个帝国。他们只想要钱,一番割地赔款的妥协之后,中国成了西方人可以随意进出的后院,大清国库成为他们的提款机,皇室和官僚系统变成他们的看门人。英法心满意足地撤军,中外似乎暂时可以相安无事。
  可是为什么?当时的中国人没有思考一下,为什么侵略者如此容易满足?是真的要了那么一点点就满足了吗?根据后来的历史可以看出,侵略者的胃口很大,那一点点是绝对满足不了他们的贪欲的。那么,他们为什么不趁热打铁呢?
  据说有外国使臣第一次来觐见中国皇帝,当他们由西欧到东方、一路见识了中国的大好河山,尤其是进入皇宫的时候,宏伟气势的皇城大门、多得不计其数、每进一个门中国的卫士都要请他下来,换乘另一辆轿子(这大概是中国皇帝为了预防刺客的一种做法吧),进门之前都必须下车、进门之后再换乘中方为他们备好的另一辆轿子,每进一座大门都要如此这般的折腾一番。(想一想如果他们从永定门城门进来、又由正阳门来到大清门、到了大清门再下来、然后到天安门、端门、午门、太和门),这些外国使臣们上上下下不知要进多少个门之后才能来到养心殿见到中国的皇帝?这些大门多的让他们都有些不耐烦了。他们暗暗的在心里盘算:中国太大了,一口气是绝对不能把他吃掉的。得慢慢来。
  附:
  老北京城门
  1老北京城门内九外七,京师九门是指明、清北京内城的9座城门,北面的德胜门、安定门;东面的东直门、朝阳门;南面的崇文门、正阳门、宣武门,又称前三门;西面的西直门、阜成门。即使你从未见过也觉得很熟悉对不对?因为他们基本上在地铁二号线上……老北京人说,"九门走九车",今天我们就沿着二号线,走一走这京师九门,聊一聊"九门走九车"背后的故事……
  2正阳门走龙车
  正阳门始建于明永乐年间,迄今已七百余年,见证过历史的剧变、王朝的兴灭。正阳门自身也历经始建、重修、烧毁、再建,以及险些被彻底拆毁的多舛命运,如今是内城九座城门中唯一的城楼和箭楼双双幸存的城门。
  正阳门位于内城南垣的正中,为皇帝专用。正阳门取"日者众阳之宗、君之象"之意,古人以阳为南、为正,故称正阳门,俗称前门,其形制高于其他各门,称国门,平时不得开启,专供皇帝生前轿辇出入,驾崩后则另走它门。旧时皇帝每年两次出正阳门了,一次是冬季,到天坛祭天;另一次是惊蛰,到先农坛去耕地。
  3崇文门走酒车
  崇文门外就是酒道,当年的美酒佳酿大多是从河北涿州等地运来,进北京自然要走南路。运酒的车先进了外城的左安门,再到崇文门上税。"京师九门,皆有课税,而统于崇文一司"。清朝那时候京城卖酒的招牌得写"南路烧酒",意思就是说,我上过税了,我的酒不是盗版。 以前崇文门外,东北方向有一只铁龟,造型很是古朴,据说这一段儿护城河的桥下有一个海眼,于是人们就用一只海龟来镇住海眼,保护北京城的平安。
  4宣武门走囚车
  旧时刑场设在宣武门外的菜市口。犯人经刑部审核确定,从宣武门出去,在菜市口问斩。宣武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三个大字儿:"后悔迟",可不是后悔迟嘛,都要问斩了,再后悔哪儿还来得及啊。菜市口是北京的闹市,从南方各省来的人,过卢沟桥,进广安门,再进入北京内城大都要经过这里。
  5阜成门走煤车
  北京西面的门头沟一带是产煤之地,北京城所用的煤全是打那边儿运过来的。门头沟的煤要进北京,最近的门儿就是阜城门。老阜城门的门洞顶上刻了一朵梅花,老干婆娑,颇有画意。梅与煤同音,这就表示这个地方走煤车的意思。
  6西直门走水车
  西直门的城门洞上面刻着水的波纹。过去的皇帝,不喝城里的水,嫌城里水苦,专门喝玉泉山的水。您听听,玉泉山,这水听着就让人觉出一股子甜味儿来。乾隆皇帝曾夸北京玉泉山的泉是天下第一泉。这不是传说,现在科学进步了,人们专门把这水送去鉴定,的确是杂质少,味道纯正。图为包裹在西直门箭楼城台里边的元大都和义门瓮城的城楼。
  7德胜门走兵车
  北方按星宿属玄武。玄武主刀兵,所以出兵打仗,一般从北门出城。之所以取名叫德胜门,意为"以德取胜"、"道德胜利"。遇到战事自德胜门出兵,由安定门班师,分别取"旗开得胜"和"太平安定"之意。
  8安定门走粪车
  北京的说法是兵车回城走安定门,出兵得胜,收兵呢,自然安定了。那要是打了败仗呢?瞧瞧,您又抬杠。打败仗也得回安定门。这次没胜,下次再安定也不迟。实际上,安定门走的是粪车,因为以前地坛附近是北京主要的粪场。之所以说成兵车回城,其实是一种名称的雅化,就跟牛蹄胡同改成留题胡同,粪厂大院改成奋章大院是一个意思。图为安定门城墙上的大炮。
  9东直门走砖瓦、木材
  过去的砖窑都设在东直门外,从南方运来的木材也从东直门进城。实际上,东直门不仅仅只是走砖瓦、木材车,它走各种各样的车,要是硬给起个名字,那就是,东直门走百姓车。最早的东直门大街其实是现在的东直门外小街,整条大街大概有三里多长,地上铺的是石板路,一共有一百五十多家买卖铺子,过了冰窖口,茶米油盐酱醋茶,只要是老百姓日常生活所必需的,无论是吃的、用的,都可以在这条街上找到。
  10朝阳门走粮车
  过去那阵子,没有铁路交通。南方出产的粮食往北京调运,必须走通惠河,通过水路运到北京东边的通州(就是现在的通县)。粮食到了通州以后,再装车进城。进城走的就是朝阳门。所以,朝阳门的城门洞顶上,刻着一个谷穗儿。粮食进了朝阳门,就存放在附近的粮仓之中。现在朝阳门内的地名还有"禄米仓"、 "海运仓"、"新太仓"等,那都是当年存放粮食的仓库。图为民国时期的朝阳门,瓮城被拆除,兴建了环城铁路。
  所以,英法联军和奕欣签订了《北京条约》之后的立即撤军。是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在中国呆得太久,等到各地方省辖市的援军到来,他们就会像拿破仑遭遇滑铁卢之战那样失败。他们撤军是明智之举。可惜当时的中国人没能看穿他们的心思。
  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入侵中国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侵略者并不在中国呆多长时间。签个约后立即撤出。因为他们知道想毁灭这个国家还为时太早,条件还不够成熟。
  1900年八国联军撤出之前,侵略者们讨论过关于"是否要瓜分中国"的问题,表达了他们各自的意见,这些意见充分暴露了他们的阴谋意图。
  侵略联军的统帅瓦德西在给德皇的奏议中这样说:他除了认为各国在如何瓜分的问题上不可能成立妥协以外,根据他在中国看到的情况指出,中国的皇室、官吏和上流阶级虽然很腐败无知,但是中国还有四万万人,"吾人对于中国群众,不能视为已成衰弱或已失德性之人,彼等在实际上,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至于中国所有好战精神,尚未完全丧失,可于此次拳民运动中见之。"
  瓦德西还说:"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
  英国人赫德在那时写了篇《中国实测论》,文中认为:瓜分中国虽然是难免的,但现在还不能马上这样做。
  他们分析得对。
  通过这次战争,他们已经看到了打败中国很容易,但是要统治中国很不容易。依照他们过去的经验,如果能够把一个国家的军队打垮了,那么这个国家的政府投降了,他们就可以在这个国家建立殖民统治。但是,这次在中国,他们看到的是一种新的情况,无论他们联合多少个国家的军队,战斗力有多强;所到之处,中国人民、老百姓自发地组成的义和团用自己的大刀长矛跟他们拼命。
  当时中国的四万万人口占据当时世界人口的四分之一。他们很清楚:"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 "。
  1901年各国军队撤出时,那些军官满心欢喜,得到了如此之巨大的赔款,这个数字"远远超过了联军的损失"。他们说:"这是一次最够本的战争"。可是,他们中有些人却不这么认为。有些"有见识" 的人认为:其实他们还可以得到比这更多。
  1904年12月上旬,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谈论中国的赔款是用黄金还是用白银一事,谈话间海约翰透露出一句:"庚子赔案实属过多---"。 这一信息立刻被梁诚捕捉。梁诚非常机敏地放弃了谈判战略,不再去和海约翰纠缠赔款用金还是用银的了,而是"乘其一隙之明,籍归已失之利"。于是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在美国国会及议员中四处游说退还不实赔款。(敌人很狡猾,以上这样的说法,给人感觉好像是中国人占了便宜似的)。这些说辞应该都是美国方面的说法。
  1906年初美国伊利诺大学校长爱德蒙·詹姆士送呈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一份备忘录,要求美国政府加速吸引中国留学生到美国去。同年3月6日美国传教士明恩溥到白宫进谒罗斯福总统(谈了整整一夜)。他建议总统将中国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一部分,专门开办和津贴在中国的学校。1907年明恩溥发表《今日的中国和美国》一书,他在书中指出,应该多让一些中国知识分子去美国留学。
  在明恩溥等人的推动、鼓吹下,罗斯福给国会提出了一个谘文,指出:"我国宜实力帮助中国厉行教育,使此巨数之国民能以渐融洽于近世之境地。援助之法宜招导学生来美,入我国大学及其它高等学社,使修业成器,伟然成才,谅我国教育界必能体此美意,同力合德,赞助国家成斯盛举。"
  1908年5月25日,美国国会通过罗斯福的谘文。同年7月11日,美国驻华公使柔克义向中国政府正式声明,将美国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作为资助留美学生之用。留下的那部分"实应赔偿",内容包括美国出兵中国的军费赔偿及美在华商人与传教士的损失赔偿。
  1909年起,美国将庚子赔款的所摊浮溢部分本利退回,充作留美学习基金,到1924年6月退回余款本利1250余万美元,作为中国教育文化基金。
  1911年初,利用庚款而专门为培养赴美留学生的清华留美预备学校正式成立。
  美国的退款,产生了很大的国际影响。随后,英国、俄国等国也有庚子赔款,也是用于教育。各国都表示愿与中国"友好",以便用和平的办法维护和扩张其在华利益,所以都紧步美国的后尘,陆续放弃或退回了庚子赔款余额。退款被广泛地应用到中国的教育文化事业和实业中。只有日本分文不退。
  可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1904年12月上旬的时候侵略者们还在斤斤计较"是用银本位还是金本位进行赔款"的问题上争执不休(因为"白银"价格就象现在的美元汇率一样,有时涨、有时跌)。可是突然间,他们为什么又改变主意了呢?
  清廷与十一个国家签订《辛丑条约》中的约定是:向列强赔款白银4亿5千万两。可是各国撤军之后,白银价格跌了。列强们开始耍赖。他们拒绝收白银,以条约中规定有海关两和外币比价为借口进行讹诈,要求清政府用金本位计算方式还赔款。
  如果是用黄金计价,这赔款又不知要增加多少。所以,清政府派中国驻美公使梁诚与列强商量:"能不能就按照《条约》约定‘用白银还’?"。
  交谈之间,梁诚听到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说:"庚子赔案实属过多---"。
  突然之间侵略者变得那样"好心和大方"。就在这之前不多时,他们还在无理坚持用金本位赔款呢。怎么一下子就由"斤斤计较"变得"不再斤斤计较"了呢?不但如此,反而还要把已经捞到好处再退回一部分。是什么理由让他们有了如此巨大的转变的呢?
  根据他们自己的说法:美国伊里诺大学校长詹姆士在1906年给罗斯福的一份备忘录中声称:"哪一个国家能够做到教育这一代中国青年人,哪一个国家就能由于这方面所支付的努力,而在精神和商业上的影响取回最大的收获";"商业追随精神上的支配,比追随军旗更为可靠";美国政府采取措施通过吸引中国留学生来"造就一批为美国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中国的新的领袖"。是因为这样的理由说服了当时的美国总统;并且美国的国会也通过了。看来这理由是很充分的。
  但这些话具体是指什么呢?
  它一定是对美国具有巨大的利益(所以这理由才能说服美国总统和国会)。对侵略者有利;对被侵略者就一定有损。
  看看利比亚的前领导人卡扎菲的悲剧的失败,卡扎菲的二儿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是列强"造就的为他们从知识和精神上支配了利比亚的领袖(卡扎菲)"的范例。
  卡扎菲的二儿子赛义夫·伊斯兰·卡扎菲,曾赴瑞士、奥地利、英国等地留学,能讲一口流利的英语、德语和法语。因为在西方留过学,赛义夫思想比较开放,生活也比较西化。有报道说赛义夫在父亲面前常畅所欲言,他的不少思想也潜移默化的影响了卡扎菲,最近几年卡扎菲调整了与西方的关系,放弃苦心经营多年的核武器研发等,与赛义夫的劝说有关。他劝说父亲与美国缓和关系。即可摆脱国际制裁和不利处境又可躲开美要改造中东的咄咄气势,有助于重组利比亚在阿拉伯国家的大国地位。
  受了他的影响之后看看卡扎菲都得到了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的国家现在也正在经历着同样的事情。
  文革前的教科书里,李鸿章是反面人物、是卖国贼;慈禧是祸国殃民的败家子儿。可是这两个人近来仿佛都换了一张面孔。尤其是李鸿章他成了中国人的救星。电影电视里还有史学界都给他平反了。1988年开始,上海的史学家陈旭麓给他开专题研究会,说他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第一步的代表人物。以前的卖国贼现在俨然就是个正面的人物了。
  说他:是代表没落的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说他:以北洋一人之力搏倭人倾国之师;
  还说他:与刘坤一、张之洞等人在庚子国变时,进行的东南互保是共扶危局。
  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而且大错特错。
  其一:他代表没落的清政府签订卖国条约。没落的清政府固然是腐败,但李鸿章个人在签《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前前后后做的事情,无论如何都有推卸不掉的责任。
  首先,他在和伊藤博文 签订的《天津条约》,这份约定直接导致了甲午战争;而在甲午战争中作为前线的指挥官李鸿章一味避战而导致惨败;战败之后又为了在谈判席上使他个人占据些微的优势与俄国人签订《中俄密约》。使国家的损失更大。
  其二:说李鸿章"以北洋一人之力搏倭人倾国之师"。这种说法也不能成立。当初俄国在伊犁挑衅,清政府也就是派左宗棠以甘肃、新疆两省对付。人们没有说"左宗棠以一人之力搏俄国之师"。中国国土面积幅员辽阔,距离中日甲午战争的百年之后,1979年,中国对越南的"自卫反击战"中,中方也仅仅动用广西、云南两个省对越南作战。不懂军事的老百姓为此唏嘘不已,老百姓们认为:中国真厉害,仅仅用了两个省就打赢了越南一个国家。但其实专业人士知道:这是"杀鸡用牛刀"。对付一个小国家用中国的两个省,足矣。
  那些说李鸿章"以北洋一人之力搏倭人倾国之师"的人。说明他们不懂军事。清政府确实腐败无能,战争稍稍失败就投降,他们过惯了暂且偷安的日子。但李鸿章就能推卸掉他个人的责任吗?他难道可以置身事外的说,他只是"代表"没落的清政府签订卖国条约吗。
  其三:庚子国变,国人全都愤怒了,都对侵略者的侵略行径忍无可忍了,李鸿章是两广总督,作为国家的正规军,他居然搞什么东南互保。签订《辛丑条约》难道他没有责任吗。
  有些史学家真的很奇怪,他们不对"东南互保"之前,神秘来到中国的英国人海军少将、下议院议员贝思福做研究;却为李鸿章这个卖国贼开什么专题研讨会、给他平反。开这样的研讨会是谁做经济后盾?是谁提供的资金让他开这样一个"李鸿章的专题研讨会"的呢?肯定不是具有中国人的立场的人或组织。那么会是谁呢?
  欧美人很狡猾,他们只花了点钱就能让中国人自己改写历史教科书;比起日本人用蛮横的手段篡改他们的中学历史课本来,欧美人比日本人高明多了。
  现在的学者把以前的"庚子国变"说成了"庚子事变"。 以前史学界对东南互保一直持否定态度,现在居然有人认为东南互保有积极意义。
  列强为了再一次类似"东南互保"之类的活动在做铺垫。而中方对于这样大的历史教训,没有听说采取了什么相对应的措施。或者制定法律、或者制定大纲。规定国家既能代表人们的意志向侵略者宣战;又能钳制"帅,因怒兴师";还要对对国家不负责任的搞什么"互保"的人或团体制定处罚措施。没有这样的法律对应曾经发生过的"东南互保"这样大的历史教训。
  相反对于那些愚蠢的说法,说什么"主政东南的两广总督李鸿章、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进行东南互保是共扶危局。" 这样危害民族命运的言论听之任之。
  如果将来发生战争,中国再来一次什么"东南互保""东北互保"或者什么"民间互保",那么这个国家将万劫不复。
  到那时候,美国人会像嘲笑卡扎菲那样嘲笑我们中国人,他们会说:中国人被我们狠狠地玩了一把。
  洋人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给中国人兴学办校,用他们的思想方式教育中国人。美国人的教育也卓有成效,什么胡适、马寅初等人都曾经赴美国留学。这些人都非常有效的影响了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经济。
  --完--
网站目录投稿: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