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是一本由须一瓜著作,重庆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6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精选点评: ●有些事情没必要太较真 ●四部中篇组成,最爱《穿过欲望的洒水车》。绿月亮,洒水车,糖纸鹤,空中暴力摩托,须一瓜找到了把"心理"形式化具象化的路径。她始终在讲述同一个故事——失败者的飞翔。这大抵就是我的文学观。 ●是新书,但是 穿过欲望的洒水车 我印象中以前读过啊 ●木棉花暴露坐标了。真的砸到脑袋很痛吗。她很喜欢写不是丈夫的近乎完美的男性形象。《天国的台阶是白色的》这首歌应该是不存在的吧,我还一直在找。2和3有一种本是同一个故事后来被拆分的感觉。3和4对比看,就是因为有4中的前女友那种败坏女性形象的人,才使得3当中的女律师多番努力都白费了。 ●完全没有停顿看完了,很好看!那种很洒脱的感觉,失败者的洒脱~ ●之前只看过她的《太阳黑子》。四个小短篇感觉没有长篇故事好看。第一篇就是之前王千源余男的那部《夜色撩人》。大家都说她擅长写女性 但看完这个故事我觉得我完全不懂女性了 ●那些游走在城市边缘的小人物映像 ●第一篇和第三篇看完都难受得心堵。 第二篇和第四篇看完很畅快。即使是悲,又怎样呢。洒水车飞越,火车轰鸣。 用***生命干杯! 更新。 这一阵她的作品氛围一直萦绕着,明明已看完那么久了,真神奇。前几个晚上,突然明白了她的作品给我的感觉:清冷又清亮。对,就是这个。让我喜欢。 ●觉得淡绿色月光的女主角很蠢,很蠢,没有主见,傻白甜。 ●对自己偶像是永恒的五星党 《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读后感(一):不想再读第二遍 这本书看的又生气又悲哀又无力。淡绿色的月亮中芥子因为被入室抢劫而埋下了对丈夫怀疑的种子,并在不断地钻牛角尖的过程中瓦解了看上去稳定的感情。真心反感这个故事,生命难道不比你心目中那些对丈夫高大形象的期望更重要吗? 火车火车中的警察因为见多了社会的黑暗,一面享受着穿上制服后被人尊敬害怕的荣誉,一面对自己职业日益厌恶,心里有一种变态的憋屈,最终优秀的警察选择了自杀,为什么呢。黑摩的用非法的手段谋生,在社会底层挣扎,很无奈。但能从他们在听到火车呜的一声后拍手跺脚的开怀大笑中感受到他们简单的快乐,穷开心吧。最终警察把生的机会给了这个为了生活突出重围的疯子,解脱了自己即将"变态"的心灵,祝福了火车。挺好。生活不易,要乐观的活。 《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读后感(二):在读 淡绿色的月光 又知道了一个会写好故事的作者。应该挺有名的,是自己孤陋寡闻。 第一个故事可以说是两条线,一条是关于在被入室抢劫的危险面前,老公应不应该与歹徒搏斗的讨论。另一条是夫妻间情感的逐步破裂。 关于搏斗或者示弱,在后来巡警讲的关于选调生警察的故事中讲的很清楚了。当时的情境,被威胁的人会考虑周围人的安全,选择最稳妥的方式,用钱消灾,这是合情合理的。而从旁观者的的角度,妻子,或者被警察保护的乘客,认为对方应该选择更有担当的方式,即与歹徒搏斗,哪怕不能成功,他表现了有这样的意愿也能说明他是勇敢的,是为别人考虑的。这种观点其实是很激进的,因为风险很大,大到有失去生命的危险。两种观点的冲突是这个故事的核心。 而两个人感情的崩溃,我更愿意相信是原来就存在的问题。入室抢劫事件只不过是一个导火索。很明显的一点是夫妻间沟通有障碍,我对老公的怀疑,只能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去求证,更甚至用其他人的口供去证明。那个不幸的孩子,与其说来得不是时候,倒不如说是因为我对老公爱的不够多。其实最后我已经明白自己对丈夫的怀疑是有问题的,但是仍然不能绕过去那个坎,因为一直存在的感情问题已经全部暴露,很难假装并维持下去了。 好的故事就是这样,能让我猜很多东西,也许未必是对的,但是这个过程就很美妙了。 《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读后感(三):无奈的警察,警察的无奈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交到警察叔叔手里边。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地说了声,叔叔再见。"在小时候耳熟能详的儿歌里,警察是权威和公正的化身。那么,一身制服,对警察自己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须一瓜的短篇小说《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重庆出版社2013年版),从基层警察的角度,审视这 一特殊职业的无力甚至无奈。 在吴稚和陈军眼里,虽然做个协警赚钱不多,但穿上制服的感觉很爽。陈军开单位的车,从来不看红灯,吴稚说梦话都在"骂人管人"。在违法当事人面前,尤其有面子,一身制服意味着权威,代表着能让当事人服从的权力。他俩都很享受权威在手的感觉。 但是,作为正式警察的"我",心里的滋味比他俩要复杂得多。一来,权威并不一定能够自动带来服从。黑摩的司机童年贵就是个典型。他不仅车技超群,和警察斗智斗勇,而且,即便是被警察抓到,也是一副淡然甚至傲慢的样子,骨子里并不把警察的权威当回事,让人窝火。二来,那种使用权力的快感,来得快,去的也快。路上见到骑自行车的,可以借查车的理由刁难一下,让他跪地求饶,但是,快活的感觉稍纵即逝,并不持久。 更大的困扰,来自业务本身。打击黑摩的载客,像是一场无聊的游戏。辖区所在的新区,建成的时间不长,公共交通没跟上,再加上上班的人有乘车的需要,因此对黑摩的需求很大。于是,上头布置任务要求整治。但是,整治黑摩的并不治本,反而刺激黑摩的更加疯狂,随之而来的是更高的事故率。上头又进一步地要求严厉打击。就像同事小康说的那样:"你是管不了的,人家要生计,乘客要方便。我告诉你,街上很多职责,除了让有些人耍耍淫威,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穿制服的和不穿制服的人,经常在一起做没有意义的游戏。"警察就像国家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疲乏地被外力推着走。 另外,警察这一职业背后,有外人不知道的无奈。原本,"我"是在刑警队。两个师傅都是一流的刑警,在一次结案之后的庆功会上,出人意料地拔枪互射,自杀身亡。"我"才慢慢了解,心目中的英雄,背后有说不出的心酸:办案经常生死一线,压力巨大;无暇照顾家庭,私生活并不幸福。师傅的自弃,让"我"身心都受到打击,领导怕再出事,所以把"我"调到了交警部门。 某种程度上,"我"能感到与两位师傅一样的厌倦:于公于私,警察都不能算是受人尊重、令人快乐的行当。前女友和她母亲,就对警察不以为然。她母亲说:一个远房亲戚就是干这个,被人乱刀砍死在街头,而且,这个行业的人很忙,嫁了就等于守活寡;更重要的是,这类人三年看到的丑恶面,比普通人一辈子看到的还多,所以看人都是怀疑的。还有,老百姓也不一定把警察当回事。有一次,让人恨得牙痒痒的童贵年,见义勇为,挺身而出帮助被抢的妇女追歹徒,后来被两个歹徒围攻。一看形势不妙,童贵年喊了一声警察打人啦,结果有几个路人前来相助,顺利脱险。记者问他,明明是抢劫的,你为什么喊警察打人?"童贵年说,以前这种情况,我喊抢劫啦,结果,一听歹徒,围观人都跑开啦。我发现,只要说警察打人,大家就敢冲上来战斗。"当警察不仅不被老百姓尊重,甚至还会被蔑视,真是让人火冒三丈。 从经办的业务到整个职业氛围,都让人沮丧,感觉不到意义。沉浸在负面情绪无法自拔的"我",在 一次围堵行动中,选择了死亡。 小说作者须一瓜,不仅做过律师,而且担任过政法类报纸的记者,因此,她对警察、律师、罪犯以及相关的事情相当熟稔。她笔下的事件,贴近生活的真实场景,例如黑摩的拉客、底层人的生计、城市管理的漏洞,都是每天发生的真实可感的细节。她写人物,能深入一般人接触不到的行业内部和深层心理,挖掘具体而微的情绪、难以为外人知晓的困境。《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里的警察,摆脱不掉对职业的虚无感,最终自杀。单单是描写警察这一特殊职业,就让人新奇,更别提写得这么"政治不正确",对警察完成了一次无情地"祛魅",让读者看到制服之下的血肉和情感。 《火车火车娶老婆没有》读后感(四):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战争! 文/林则徐则林 梁鸿在《一席》的演讲中说,她在写完了《中国在梁庄》以后,去西安和梁庄那些出走在外打工的亲戚们吃住了一段时间,接着又写了一本《出梁庄记》。她在演讲中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他的堂叔,堂叔是一名退伍军人,现在在西安骑黄包车。在交警扣车的时候,他与交警起了冲突,毕竟是退伍军人,脾气自然会比普通老百姓要大一些。事后要去交警队拿车,但是他不能直接去要,必须要经过中间人(就像黄牛或者中介一类的人)才能拿到,那些所谓的中间人大部分是和交警有一点关系的。中间人告诉他不好拿,因为他态度不好,人家交警生气了。平时本来只要给中间人500块就可以,这次要给700,给了700后中间人回来说还是不行,又要加钱。车子大概值两千多,所以只要不超过这个价,都是值得的。经过多次协商,还是不行。堂叔只得找了很多同行去交警队门口静坐,惊动了市政才答应给他车。车子不在交警队而是在一个停车场,提车的时候还要再给停车场一笔停车费。所以,从拉车师傅、停车场、中间人到交警,这是一个完成的利益生态链,而那个在第一线创造利益的拉车师傅是整条利益链的最底端。 经过这件事情后,市政说要将这些人全部取缔掉,因为影响了市容市貌、影响了市区的交通。梁鸿说,这个我就理解不了了,城市需要这些人,可又要驱赶他们。他们回去了,乡下的土地大面积的被占用、被流失,没有了土地的农民他们要怎么活? 听她讲完这些,我当然是站在拉车师傅们这一边的,我同情他们、我为他们的处境感到难受。然后,我又看了须一瓜在《一席》上的演讲,她也讲了一个故事。 故事的主角是一名交通警察,他在执勤的时候,有一辆送水的三轮车无视交通规则,从他面前呼啸而过,他就去追。追到后,那个人反抗的很激烈,围观的人也都是挺交警的。后来那个人向交警跪下了,说他生活的有多不容易,没文化、没手艺,好不容易借钱买了这辆三轮才找到一份送水的工作,这是他第一次送水,希望交警能宽容、宽容,放过他。那名交警不放,说他违反了交通规则,给别人的生命安全造成了影响,所以还是要抓他。可是,后面加入的围观群众哪管这些,他们只看到了交警作为执法者的不可一世的一面,和三轮司机的楚楚可怜的样子。人群便开始起哄了,说什么交警欺负老百姓了、不让老百姓活了等。 这是个人人都是媒体人的年代,人手一机,随时随地直播。群众拍的视频放在了网上,记者的稿子也在网媒和纸媒上传开了。那名交警一下子成了人民声讨的对象。舆论的压力让他被停职,他说如果要开除我,我只能离开,但是那一天来到的时候我会非常地失望,心灰意冷。然后,他的眼眶红了起来。平静了一会儿后,他说这是他成人后第一次情绪失控。 听她讲完这些,我一下子没有了主见,丢了魂一样,我不知道该站在哪一边?我甚至都开始怀疑人生了。曾经的我,是不是也因为只看到了事情的一面而忽视了另一面,以至于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误解了不该误解的人、伤害了不该伤害的人呢! 对于这两件事情,我因没有管窥其全貌,不做评价。但是,就两位作家所讲的故事,我从中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就是同样一个类似的故事,从各自的角度去看,竟然有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火车火车取老婆没有》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是须一瓜的一本中短篇小说集,共四个故事。我不知道别的读者看这本小说集是什么感受,在我看来这本小说集的意义就在于作者通过四个不同的故事,站在两个不同的立场,去展现了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矛盾纠葛、以及最后互相的理解与包容。 作为一名曾经当过律师、后来又做了记者的须一瓜来讲,这些事关民生问题的故事,她肯定是信手拈来。在她工作的经历里,这样的事件她看的太多太多。所以,小说写的相当的熟稔,并且贴近生活,将生活中的矛盾场景以1:1的比例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引发大家的思考。对被执法者、也就是底层人民生活的无奈,对执法者、也就是所谓的为人民服务的公仆的工作处境的无奈,以及司法制度的漏洞都写的非常的深刻。 之前也看过记者写的小说,但总觉得好像是在看新闻稿一样,有股呆板劲儿在那里挥之不去。没有什么文学性,作为文学小说而言,可读性偏弱。但是,我没想到这本书会写的这样好。写作手法上还有点偏意识流,读起来很流畅,加上故事本身就很有看头。让这本小说集充满了文学性。而可能是每个作家写文章时对于标点符号的运用习惯不同,须一瓜写故事的手法也同样与众不同。比如她不喜欢用""号和:号,比如她的断句总是让我猝不及防,比如她的文字冷峻凌厉,让看的人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被割伤! 四个中短篇小说,两个相对立的不同的视野,将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焦灼关系表现的淋漓尽致。前面两个《淡绿色的月亮》和《穿过欲望的洒水车》是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后面两个《第三棵树是和平》与《火车火车取老婆没有》是执法者的角度。而在这两个不同角度的窥视下,执法者与被执法者出现了两幅不同的面孔。 谁都知道对方的不容易,可谁也不能放过谁。在矛盾与对立中,彼此建立感情或视为仇人。每个人站在自己的立场时,对方的做法都是极端的,但若设身处地的去站在对方的立场时,对方的做法又都是可以原谅的。 如果道理都可以讲的通,如果互相都多理解对方,世间就不会这样充满怨言和仇恨了。如果...... 在法制面前,我们人人平等。在人制面前,又人人不平等。在道德面前,于你我而言,对你坏但对我好的人就是好人,对你好但对我坏的人就是坏人,关键取决于我的感受。所以,法律看似理性到毫无人性,但却能基本做到一视同仁。而道德看似感性到更加地人性,但却只能做到"非我族类者杀之"的境地。 我还是要站在法律一边的。因为,法律适用于所有人、可以约束其要约束的任何人,而道德只适用于小部分人、只能限制其自己想要限制的人。一旦感情用事,公平就会消失的无影无踪、约束力也就失效了,其存在的价值就变得没有任何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