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代的节日中,最热闹、最隆重、最受人重视的,当然要首推新年的元日。元日,又称为元旦、元正、元辰、元朔、岁首、新正、岁祚、三元等。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这个辞旧迎新的喜庆节日里,除藏、白、傣等几个民族之外,其余50多个民族,都要举行各种各样丰富多采的礼仪和庆祝活动,欢度新春,迎接新年的光临。因此,它又可以说是清代影响最大、最广的一个节日。时间在每年正月初一。 庆年的风俗由来已久,"年"字在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金文中已经出现,有谷物成熟之意(一说为人背负成熟的谷物)。谷物一年一熟,元日一年一次,含有庆丰收的意思。还有人认为,新年元日的节庆活动,起源于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当时每逢腊尽春来,人们都要杀猪宰羊,祭祀鬼神与祖先,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大吉大利。我国先秦古文献如《尚书》中载有"月正元日"的话头。《诗经》中还具体记载了民间在元旦喝"春酒"、祝寿等活动内容,足以表明元日的庆典古已有之。而一般认为,"元旦庆贺,始于汉高祖也"。由于夏、商、周三代历法不同,各代岁首的日期也不尽一致。如夏代岁首为正月初一,商代十二月初一,周代为十一月初一。秦和汉初,又以十月初一为岁首元日。至汉武帝时,于太初元年颁行《太初历》,正式改以夏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历代相沿,直至清代。 由汉代迄于明末,元El的庆新年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仪式也逐渐增加。如东汉时,据崔蹇(sh i,音时)《四民月令》记载,元日,一家之长要亲率一家妻子老小,恭敬地祭祀列祖列宗,之后子妇曾孙等晚辈们,要给家长敬酒,举杯祝寿等等。到了明代,在民间,元旦晨起,人们要吃年糕;设祭于祠堂以祭祖祭神,拜家长,亲友投笺拜节;喝椒柏酒,结好亲戚邻里;还要在屋内布置"行春"、"节节高"等喜庆装饰。 这些持续增加的庆祝活动,流传到了清代,又增添了一些内容,从而更加丰富多彩、引人人胜了。 清代,人们的新年元日活动,一如自古以来的传统,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是举行各种庆典仪式,二是饮食美味佳肴。 元日的庆典仪式,各地虽各有不同,但基本上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燃放爆竹。清人富察敦崇所写《燕京岁时记》中,记载了清代北京元旦的情景。开篇劈头就说: "每当正月初一,于子初后(零点左右)人们焚香接神,接着就纷纷燃放爆竹以致敬。响声连霄达巷,络绎不休。"试想,偌大一个北京城,家家都点燃一串爆竹,顷刻间炸雷般的响声此起彼伏连成一片,场面何等壮观!那五彩缤纷的火花,给深沉的夜幕划出一道道令人目不暇接的彩虹飞蝶,那"击浪轰雷"震耳欲聋的响声,给寒风中的人们带来融融暖意和无尽的乐趣。大人小孩。无不欢欣鼓舞、笑容满面。 京华如此,各地又是怎样一番景象?据清人顾禄所著《清嘉录》记载,生活于江南古城苏州的人们,"新年第一天打开房门。就要燃放爆竹三声,说这样可以避除灾祸和瘟疫,人称之为‘开门爆竹’’’。而在东北民问,人们不仅初一早上燃放,晚上依然是照放不误。另外如西北、西南等各地,元日爆竹也都是响声不断。因此可以说,燃放爆竹庆元旦,是清代遍及长城内外、大江南北的习俗。 而这种风俗的由来。推究起来,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古人焚竹发声,故名之为爆竹。宋代以后,因火药的发明,人们用纸缠火药,药线相连,燃放时接连不断,爆竹也就又被称之为鞭炮了。至于元日放爆竹的起因,据说是为了使"山魈(xi60,音销)惊惮"。山魈,是传说中山里的独脚鬼怪。古时候,人们征服自然的力量十分有限,迷信思想弥漫是可以理解的。但从清代的情况看,古人的传说虽然是言犹在耳,但放爆竹的目的,显然已集中到给新年佳节增添喜庆气氛和乐趣上面了。 第二,拜年。清代的拜年活动,较以前各代更加复杂,这里大致将其分为这样几种: 首先,是官员互拜。据说,清代官员间在元旦互相拜新年是一种不成文的礼节,又是逢迎上司、联络同僚的好机会。所以,官员们都要郑重其事地穿戴整齐,四处奔走于长官、同僚间。倘主人不在,也要留下"志名",以示循礼来过,免生误会。为了避免官员们往返徒劳,又有所谓"团拜",即官员们汇集一处,互相拜年。与此相应,每年元旦清晨,文武大臣们还要循礼入朝,给皇上贺岁拜年。 其次,是民间的拜年活动。正月初一的拜年活动,往往仅限于"官客"(男子),至于"堂客"(女人),则要待正月初六后才准外出拜年。这类拜年活动,一般为走亲戚(如拜见岳父母亲)、礼节性拜访(如一般朋友)、感谢性拜访(如拜见大夫)、串门式拜访(如左邻右舍)等。 另外,从拜年方式上看,除了亲自前往拜访外,清代还盛行"飞帖"的拜年方式。往往是主人令仆从将贺年片往人家门缝里一投即可。而个别讲究的人家,则将贺年片置于盒中,名日"拜盒",再由仆人送达,以示郑重其事。 当然,所有这些拜年活动,都应当是在各自家庭中"男女依次拜家长毕"之后才进行的。在家中拜年时,年长者要给年幼者一点赏钱,谓之"压岁钱"。 第三,祭神祭祖。据清人潘荣陛(bi,音毕)《帝京岁时纪胜》说,这一天,北京城里的人们都要穿戴上新衣新帽,在家长率领下,"祀神祀祖",以祈求一年的平安吉祥。 除此以外,还有一些活动,亦颇有兴味,值得在此一提。如读书人"元日书红",就是拿红纸写个吉利话,贴在书桌上,祈求一年文思泉涌。民间则流行多说吉利话,忌言不吉利的话等习俗。如打碎一只碗,不要说"碎了",要说"岁岁平安"等。还忌扫地、洗衣等,免得扫走了财宝,洗走了富贵。 再有,由于清代疆域辽阔,南北气温差距甚大,北方正是寒风刺骨,南方则已春暖花开。因此,地处南端的广州等地,每逢元日,人们要举行"花市"活动以庆新年。据屈大均《广州新语》说,明代广州已有"年宵花市",清代则相沿不衰。每当正月初一,广州城内,大街小巷,处处花团锦绣、万紫千红。争奇斗艳、香气袭人的"花市",成为年节中独树一帜的节目。 元旦的大庆宴享,丰富多采、飘香溢美,让沉浸在节日欢乐中的人们大快朵颐。这里,先说一说饺子和年糕这两大新年食物。 饺子,北方地区称之为"扁食"、"煮饽饽"、"水角儿",等等。据清人徐珂《清稗类钞》说,饺子在南北各地大都是用米、面粉为皮。中间夹以各种馅,包合而成。1972年,考古工作者曾在新疆吐鲁番挖掘出了十几只唐代的水饺,形状与今日水饺几乎一模一样。 但元旦食用水饺的习俗,却是始于明代,盛行于清代。 由于人们一般于除夕晚上包好饺子,待到子时(初一零时左右)煮食,取其"更岁交子"之意,"饺"与"交"谐音,故人们就称之为"饺子"。因饺子形似元宝,东北地区的满族人习惯上将正月初一的饺子称之为"揣元宝"或"元宝汤",用以兆示幸福吉祥和富有。 据清人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说,清时京师中的富家大户。甚至将"金银小锞(k6,音客)及宝石藏于饽饽中","家人食之者,一年到头大吉大利"。饺子的面皮,贫富无甚大差别,馅则相差悬殊。平民百姓大抵以白菜等蔬菜加少许猪肉调制而戍,富家大户则另全不同。如清末醇亲王府的新年饺子馅,"就有猪肉芒祥菜(即干马齿苋菜)、猪肉白菜、羊肉白菜、猪肉谢菜(有于、鲜菠菜之分)、猪肉韭菜、猪油韭菜、三鲜烧鸭豆芽菜及素馅的、攒馅的等等"……品种之复杂,月料之讲究,一一般人家简直不可想象。 年糕又称年年糕,谐音年年高,含有期望生活一年更比一年美好幸福的意思。清代,南北各地的年糕一般都用糯米粉和黄米粉制成,所以有黄、白年糕之别。有用菜、肉与之相混合煮成汤的,有用火腿等划菜的,为咸味年糕;还有用猪油拌砂糖,又加以桂花玫瑰花而蒸食的,为甜味年糕。从形状上看,有方琵的,叫做方头糕;有元宝式的,叫做元宝糕;还有长形的,专门用以赏赐仆从,叫条头糕,等等。至于食年糕的历史,则可以远溯到汉代。如汉代已有"糕"雕称呼。到南北朝时,贾思勰(x怕,音协)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将米粉加枣栗等蒸食的文字。清代,jI方地区的人们喜欢将大红枣等插在年糕上面,应是重接继承了这种做法。 与上述两种富有新年特色的食物遍及全国的碡时,各地也因物产、气候等不同而另有颇具地方色恶的新年食物与饮食习俗。 如东北地区的满族人中,饮食是处处离不开猪的。 于是在年节中,与猪有关的一些食物,便成为一大特色。每当元旦,人们常将猪肉饺子放到滴水成冰的户外速冻贮存起来,俗称"冻饺子"。可随时食用,鲜美如初。满族人还要为新年准备一种叫"皮冻"的食物。 就是将刮净毛的猪皮切成小块或丝,加水熬烂,成为胶性液体,再倒入容器中,加以各种调料,冷却后切块食用。皮冻晶莹透明、味道鲜美,佐酒、下饭都是好菜。再就是血肠。即是将猪肠洗净后,灌入调制好的猪血,然后放入水中煮熟。满族人过年的第一顿肉菜,往往是白肉血肠,大都取火锅吃法。就是将血肠切成片,加熟肉片,以及酸菜、肉汤、细粉条,调以各种作料,放于锅中炖煮。户外飘着大雪,刮着寒风,一家人盘腿坐在热炕上,夹一块热腾腾的血肠,抹上一点韭菜花、腐乳和酱油,人口五味俱全,鲜美无比。 另外,满族人还认为初一为鸡日,所以这一天必须以鸡为主要材料准备一桌酒宴,以庆贺新年。这顿饭,一般都设在初一晚上。至于一些贫寒人家,家中无鸡可供宰杀,也要想方设法搞几只山鸡来代替。鸡与吉同音,大年初一全家吃鸡,喻示一年吉祥如意。所以东北民谚称:"初一一无鸡不成宴。" 南方元日的饮食,也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最明显的就是人们在新年节庆里,总要食用各种水果。如杭州城中,人们盛行除夕夜把红橘、荔枝等水果放在枕边,年初一早上醒来时食用,称之为"吉利"(取其谐音),又叫"压岁果子"。出外拜年,见面互相交换随身携带的水果来吃,叫做"开口果子"。所吃的年饭中,也有水果相佐。如顾禄《清嘉录》记载,苏州城中,人们于除夕早早煮好米饭,盛于竹筐中,里面放上红橘、乌菱、荸荠等,插上松柏枝,新年早上蒸食。 另外,据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说,江浙等水乡,人们于元日喜欢食用板鸭。其制法是:将鸭宰杀后,放于盐水中浸泡多日。煮时先用冷水将其泡二三小时,放于锅内沸水中煮数分钟后,提出再放入冷水中洗。如此,反复三遍,再放于锅中,用文火煮,半小时后即可食用。鸭肉咸淡有致,鲜美无比。 北京城的节H饮食,与南北各地又有不同。据清潘荣陛《帝京岁时纪胜》记载,食品有椒盘、柏酒、粉羹,以及腌鸡腊肉、糟鹜凤鱼、野鸡爪、鹿兔脯,还有果品如松子、榛子、桃仁、杏仁、瓜仁、栗子、枣、山楂糕、青枝葡萄、白子岗榴、秋波梨、柑、橘、橙子片、杨梅等等。可谓荟萃南北佳肴,容纳四海美味。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天寒地冻,但一些富家大户,往往还可以吃到简易暖房(花洞子)中靠"火迫而生"的嫩黄瓜。光绪年问的《顺天府志》说:"胡瓜就是黄瓜。现在京师正月二月有小黄瓜上市,细长如人的手指,价格如米价一样昂贵。"的确,在大雪纷飞天寒地冻的北京城,人们端坐在雪窗映照的温暖小屋,喝着甘醇的春酒,吃一箸凉凉的又香又脆的小黄瓜,给心头的元日喜悦又增添了多少回味和留恋! 民间的元日饮食,江南塞北,五彩缤纷,风味各异,而皇宫中的元日宴则以奢华称著。据记载,清宫的元日庆宴,循例每年举行大宴和宗室宴。大宴一般设在太和殿,置宴桌210张,用100只羊和100瓶酒(可据实际情况增减),用来招待大臣、重臣;宗室宴则设在乾清宫或奉三无私殿,用以招待皇子、皇孙及皇室近亲,属皇宫家宴性质。最具民族特色的是大宴。 大宴主要是食羊,反映出满族人的饮食习俗。其制作十分复杂。据清徐珂《清稗类钞》介绍说:"可以用羊的全身各部位制作美味。用蒸、烹、炮、炒、爆、灼、熏、炸等烹调方法,可以制成汤、羹、膏等,有甜味、咸味、辣味、椒盐味等区别。"总之品种多至七八十种,各有特色,"号称一百零八品"。大宴的食物,当然不止于羊肉制品,但仅此已可见其繁杂和豪华。 元El的喜庆活动在其他少数民族中,也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如达斡尔人把馍馍、肉块投入火中烧烤,火焰冲天,象征人畜两旺;纳西族新年全家素食,上坟祭祖,用猪肉米饭喂狗,感激从天宫盗回金谷的义犬;布依族是新年清晨到野外"汲春水",回来全家吃米糕,意在"增长智慧";高山族则全家围着火螗吃"长年菜"和鸡、芥,祝老人长寿,盼全家发财;侗族是各村芦笙队大串联,演奏到哪里即随处设宴,重在联络家族感情;彝族是在村寨里吃"坨坨肉",喝"转转酒",互相赠送美味佳肴,以示慷慨大方和友好亲情。 综观有清一代元日风俗,正所谓是:百族普天同庆,万里酒宴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