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粗制滥造逐渐失去生存空间之后,精细制造文化一旦走进企业,其产品就将发生意想不到的变化。 精细制造与精细制造文化 所谓精细就是精密细致,精细制造其核心内容就是在生产产品过程中精益求精、消灭故障,向质量零缺陷进军。其最终目标就是以具有最优质量和最低成本的产品,对市场需求做出最迅速的响应。精细制造必须做好三件事:一是在生产过程中要求操作者精益求精,确保制造质量;二是当发现质量问题或过失时,立即停产,找出原因和处理措施;三是设计可靠的工艺过程和机械设备,以将差错消灭在第一个环节。 精细制造文化就是企业的生存态度与生存方式。从物质文化的层面看,精细文化就是要生产出比同行更精细的产品,生产的产品质量更高、外观更美、性价比更具竞争优势、更能为客户创造出效益。从行为文化的层面看,精细文化就是全体员工的行为更规范、更精细,员工的一招一式都完全满足相关规定和工艺、技术标准的要求。从精神文化的层面看,精细文化就是企业及其员工精神追求的提升。精细是态度,精细是人品。员工以良好的职业道德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工作精心、业务精湛、管理精细、服务精诚、标准精确,进而形成"人人精心、事事精细"的氛围。 精细制造文化就是在企业行为中事事、处处以追求优质为基础、为核心、为导向,产品和服务比同行更精细、全体员工的行为更严谨、管理制度不断完善、标准更加精确、企业及其所有员工有利于社会进步和企业发展的精神不断发扬光大。 精细制造文化时不我待 制造企业性质决定了必须精细制造文化 放眼全球,我们正面临着制造业大发展的历史机遇。由于发达国家劳动力成本高、利润回报递减,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制造业正加速向发展中国家转移。 世界制造业加速转移,我们应该做些什么?国有制造企业必须要大力推行精细制造,这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必然选择,也是适应国际化竞争的必然选择。企业只要有了可靠的产品,企业的生存、品牌和营销才有长远的立足之本。综观世界发达国家发展的进程,无一不是依靠制造业完成了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国内许多知名企业发展经验也是如此。国有制造企业基础好,有一大批好企业和好产品,还有巨大的市场空间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理所应当以精细制造为切入点,成为承接发达国家制造业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成为世界制造业中的尖兵。 从制造技术本身来讲,目前加工制造技术正向着超精密、超高速切削以及发展新一代制造装备的方向发展。根据当今的最新实践表明,超精密加工精度已达到0.025μm,表面粗糙度达0.0045μm,已进入纳米级加工时代。超精切削厚度由目前的红外波段向可见光波段甚至更短波段靠近;超精加工机床向多功能模块化方向发展;超精加工材料由金属扩大到非金属。超高速切削的发展已转移到一些难加工材料的切削加工上。新的技术和装备要求我们也必须大力构建精细制造文化体系,以确保我们在世界市场的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制造企业普遍认识到了精细制造的重要性 成立于1997年的奇瑞汽车公司,在模仿中起步,不断创新发展,但在刚走向市场的前两年,公司的产品并不被人们看好,在北京甚至流传着"要修车买奇瑞"的说法。但有鸿鹄之志的奇瑞公司,认识到了精细产品对企业的重要性,在2001年通过了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证书,2002年在国内首家通过了目前国际上最严格最先进的汽车生产质量控制体系ISO/TS16949标准认证,在生产中公司严格贯彻这两个标准,从而使公司产品质量达到了质的飞跃。目前,奇瑞公司已与全球25个国家建立贸易联系,出口总量逾万台,连续3年居中国轿车出口第一,占全国整车出口80%以上。 海尔集团把当年生产过程中发现的76台不良的冰箱给砸掉了,凭借这切肤之痛的一砸,开启了精细制造之门。从拿回中国冰箱业的第一枚金牌到大踏步走向世界,从生产制造的被动认证,到主动创造3C标准,海尔品牌在世界范围美誉度大幅提升。自2002年以来,海尔品牌价值连续4年蝉联中国最有价值品牌榜首,2005年,海尔品牌价值高达702亿元。其品牌旗下的冰箱、空调、洗衣机、电视机、热水器、电脑、手机、家居集成等15个主导产品被评为中国名牌,其中海尔冰箱、洗衣机还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首批中国世界名牌,2005年8月30日,海尔被英国《金融时报》评为"中国十大世界级品牌"之首。海尔已跻身世界级品牌行列,其影响力正随着全球市场的扩张而快速上升。 2004年,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在生产了150辆出口德国的货车后,对生产过程进行了认真总结。他们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完成了此次出口车的生产订单任务并已顺利交付给对方,但通过严格的自我审视,明显感觉到自身在生产管理、技术标准等方面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因此,工厂郑重提出了培育"精良生产、精益制造"的质量文化理念,大力推行精细制造,全面与国际水平接轨,产品质量得到了稳步上升,企业获得了健康稳步的发展,2005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3亿元,同比增长近60%,创造了历史新高。 如何培育精细制造文化 企业领导要大力倡导精细制造文化 企业领导的重视、支持和参与是企业文化建设能否成功的关键。企业领导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龙头,是企业文化的倡导、组织和推广者,要在各种场合、各个企业大力宣传、灌输精细制造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内容,倡导和号召在企业内大力推行精细制造文化,提出明确的要求,并认真组织实施、检查。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的党政领导十分重视对精细制造文化的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场合、各种会议,大力宣传、倡导精细制造文化。 全方位构建精细制造文化体系 一是要从公司理念、员工行为规范、工艺技术标准、管理制度等各方面构建精细制造的文化体系,大力开展精细文化实践活动,确保精细制造文化深入人心。二是要切实转变观念,推行精细制造文化"最难的转变是观念的转化",引导企业全体员工摒弃旧的思维定式和新的浮躁心态,牢固树立精益求精工作、做产品是企业之本、个人从业之本的观念和信念。三是培育适应精细制造的员工队伍。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学习精细制造的生产理论知识、实践经验,为精细生产作好人员上的准备。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在营造精细制造文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优势,大力宣传精细制造理念。工厂《奋进报》开辟"精细管理、精益制造在行动"专版, OA新闻中心开辟"精细制造"专栏,广播电视台开辟"精益制造在基层"专栏,并制作专题片,《眉厂宣传》在"管理与实践"中重点刊登精细管理和精益制造的理论文章与实践活动。各媒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对工厂为什么要实行精细制造管理,实现精细制造我们应该怎么做、做什么,以及全厂各单位开展的各种实践活动、采取的措施和已取得的成绩等进行集中报道,营造浓厚的精细制造文化氛围,从行为习惯、员工队伍、工艺装备等各方面为精细制造做好了准备。 大力宣传先进人物事迹 要采用多种手段宣传、表彰、奖励各种先进人物和事迹,让全体员工都知道为什么他们是先进的,他们做的哪些事是符合公司的企业文化追求的。这样的榜样既为员工树立了一面旗帜,也使企业文化的推广变得具体而生动。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大力培育和宣传精细制造的先进模范,在全厂上下大力宣传全国劳模杨润涛、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廖仲宾、全国职工技能大赛金奖获得者彭红俊的精益求精、岗位成才的先进事迹,激励和鼓舞了广大员工践行精细制造文化的积极性。 积极结合开展学习型组织建设 要采取各种措施,大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在全体员工中培育终身学习的观念,引导和鼓励员工立足岗位、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要以制造精品奉献社会为指向,形成建设学习型组织的方向,激发自我超越的目标,改善心智模式的动力,建立共同愿景的核心,并在深入挖掘企业精细制造文化内涵过程中,不断形成企业鲜明的文化特色。 (王志强系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刘自强系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企业文化部、宣传部部长,方志超系中国南车集团眉山车辆厂宣传部宣传主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