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进行尝试,我就是想错一错!"据媒体报道,在湖北武汉中学近日进行的亲子沟通调查中,有学生这样呼吁。在关于学生是否"听话"的调查中,超过五成家长认为孩子"不听话",而超过七成孩子却认为自己"听话",双方在亲子沟通的有效性上出现了偏差。学生们普遍"吐槽",家长将自己的人生经验强加到他们身上,却忽略了他们是有思想的独立个体,并呼吁:"请给我们试错权!"(12月11日 中国青年报) 孩子要求"试错权",不少家长感到无奈和恐慌。要什么权利不好,偏偏要"试错权"?难道错误也可以试么?明明是错的还有必要试么?如果给了试错权,还会不会不断要求其他权利? 其实,家长大可不必恐慌。孩子向父母要"试错权",是成长过程中自我意识提高的表现,他们希望不断尝试,希望和家长平等沟通,打破以往亲子关系的局限。对此,家长要大胆给予孩子试错权。 首先,要试错权是成长的外在表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独立意识、是非观念、价值判断都会发生变化,他们迫切需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和观点,表达对外部世界的意见。"父母也许是对的,但孩子的想法也不一定是错的。""我们学到的东西和世界观与父母有差异,但要求同存异,尊重差异,也要换位思考。"由此可以看出,孩子的诉求并非出于叛逆心理,而是建立在理性思考之上。对此,家长应及时反思,调整节奏,适当放手。 如今,不少家庭出现亲子矛盾,最主要的原因是孩子成长了,知识增加了,情感丰富了,而家长的教育方法却没有随着孩子的成长而发生变化。面对亲子矛盾,家长不能只找孩子不服管教的原因,还要反思教育管理方法是否恰当。只有不断总结经验教训,适时调整教育管理方法,与孩子共同成长,才能与孩子顺畅沟通。 其次,家长要允许孩子试错、犯错。在成长过程中,任何人都不可避免地会犯错。面对成长中的孩子,家长要允许其犯错、试错。在成长过程中,孩子犯错是必然的,家长大可不必过分焦虑。 在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就不怕学生犯错。几乎所有的学校都用不锈钢餐盘,但谢家湾学校却用陶瓷盘。也有老师劝刘希娅让学生用不锈钢餐盘,用陶瓷餐盘和汤盅容易摔碎。可刘希娅却说:"陶瓷盘子摔碎的声音也是儿童成长的声音。慢慢地,他们就会小心翼翼、轻拿轻放、有序就餐了。"事实也确实如此,虽然打碎了一些餐盘,但学生爱护公物、遵守秩序的良好品德也逐渐养成了。 再次,让孩子"试错"要权衡轻重。孩子对父母的安排不再言听计从,经常问:为什么要这么做?凭什么要我这么做?我可不可以不这样做?这些现象表面上看是叛逆,实则说明孩子成长了,有独立思考意识了。对此,家长应该给予充分的肯定和鼓励。孩子的想法也许不成熟,有时甚至是错误的,但家长不能因此否定孩子的想法,更不能打击孩子独立思考的积极性。对于孩子提出的"为什么""凭什么""可不可以",家长要以朋友的身份,同孩子共同分析探讨,摆事实,讲道理,弄清"为什么""凭什么""可不可以",而不是回之以"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不许你问为什么"。 当然,给孩子"试错权",并不是鼓励孩子知错犯错。正如有媒体所言:"在大是大非面前,家长依然有必要引导和保护孩子。这对家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监护人,拿捏好分寸尺度是一项极大考验。"在给孩子"试错权"时,家长要权衡轻重,对于大是大非问题,绝不能让孩子试错,以免"一失足成千古恨",对于其他"试错",也要在孩子"撞南墙"时做好保护措施,避免孩子的行为损及他人权益或伤害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