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不是一个盛产隔壁老王的时代,但如何证明老婆的贞操仍是一个重大命题。理学家、炼丹术士、民科和老中医们都在自己的领域里孜孜不倦地研制靠谱的守贞产品,但最终胜出的,是一颗老祖宗发明的、比叉烧包上印着的红点还要炽热的小红点,他们把它称为——守宫砂。 院办对于守宫砂的最初了解,来源于形形色色的古装剧。 小时候看《神雕侠侣》,有一集讲到尹志平把无耻的魔爪伸向了被点了穴的小龙女,经过十几秒纯洁无码的镜头后,守宫砂完美地从小龙女的手臂上消失了,这也就顺带宣告了她处女生涯的结束。 一脸懵逼的院办看着电视机里同样一脸懵逼的杨过 这一出高深莫测的戏法同样也在峨嵋派上演着,肤白貌美的纪晓芙失身于魔头杨逍后,被灭绝师太这个变态的老法西斯察觉到守宫砂消失,因此遭遇了杀身之祸。 守宫砂真的存在吗?在经历过无数狗血电视剧的荼毒后,还分不清虚构与现实的十二岁小院办按耐住狂乱的心跳,陷入了深深的思考当中。那时院办还不懂为什么守宫砂的消失总会让大家一脸尴尬,但是发现它总是和我喜欢看的羞羞的情节联系在一起。 时隔多年,这传说中只对处女有用的约炮识破神器再次出现在我的听觉系统里,是因为某天清洁阿叔在大院里抓到一只壁虎后饱含深情地对院办们反复强调说这是祖传的好东西。 自称国学大师大隐隐于市的阿叔霸气而强硬地解释道,守宫砂是用壁虎痛经时流下的大姨妈做成的,相当于壁虎的雌激素,一旦遇到雄性激素就会褪色。把它滴在身体上后,可以督促少女们牢牢锁住自身跃跃欲试的荷尔蒙,保护好贞洁的肉体。 "卧槽,激素这种东西真的可以这样用吗?" "那我在麦当劳吃一对公鸡身上的辣翅,守宫砂是不是也会消掉。" "女人身上又不是只有雌性激素,我脸上痘痘这么多就是雄性激素过剩啊!" "……" 这种民科意味满满的论调怎么可能瞒过足智多谋的院办们,从逻辑上就可将其推翻。"守宫砂激素论"是假的。 而院办我则想起了小时候就有的疑惑。长大后成为一个实证主义者的我,终于可以利用被科学武装过的大脑来思考守宫砂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了。 处女情结始终是直男癌的长河里最可怕的东西,在宋明时期达到顶峰,所以那时候这一类黑暗发明井喷般爆发,例如守宫砂、落红布和贞节牌坊等等。 而传说中西方的金属材质"贞操带",那让人无法正常排泄的设计更是让女性不由地怀疑自己是不是直接进入了抖M的游戏设定。守宫砂,手臂上一个小小的红色圆点居然成为了处女膜的桌面快捷方式,这让院办不由地联想到了盖在动物们身上那些可笑的检验检疫章。 为了守宫砂的真相,院办我和狗友们除了没日没夜地查阅了维基百科之外,甚至冒着被赶去睡厕所的危险,偷来了老学究爷爷的宝贝古籍。 虽然繁体字竖排版无一不是阅读障碍,但院办我能隐约感觉到,这堆发霉的纸张里的散发着一股真知的香气。 很快,院办就有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发现,事情就此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守宫原来是壁虎的小名儿。(壁虎常在屋中出没,好似安守宫室。"宫"在早期是房屋的代称,"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壁宫。"——来源:博物杂志) 关于守宫砂作用最早的记载,出现在晋朝张华所著的《博物志》中,记述了守宫砂是中国古代用来检验女子是否有性行为的一种标志。 《博物志》说,制作守宫砂的古法秘方是,把壁虎养在瓦罐一类的容器里,一天三顿地喂朱砂,大概吃到七斤的时候,壁虎就会全身变红。此时闭上眼睛把它乱棍打死,注意:一定要捣一万下。然后涂在女子的肢体上,一辈子都不会灭,只有做了羞羞的事才会消失。东方朔推荐给汉武帝试过,很灵。 壁虎当真会大吃七斤朱砂?那可是会损坏中枢神经系统的硫化汞啊! 而《太平御览》说这种床上运动打卡试剂只在处女身上有用,点在已经跟男子发生了不可描述的事情的宫女身上,红汁会消散。 还有一种说法是,壁虎的四个爪子中间有一块天生的朱砂,将它取出来就是守宫砂。 在哪儿呢? 确定不是脚结石? 真没想到我国古代也有这么多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老中医爷爷告诉院办,作为中药材的守宫,具有祛风,活络,散结之功效。常用于中风瘫痪,风湿关节痛,骨髓炎,淋巴结结核,食管癌,肺癌,原发性肝癌,肠癌等。和贞操没有半点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