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被列为第二批"全省健康促进县"的试点以来,**县对照创建标准,全县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上下齐心、全力推进,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创建工作,全县居民主要健康指标进一步改善、健康素质全面提升。现就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县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 县位于山东省北部,东隔黄河与垦利区、东营区相望,北临河口区,西接滨州市、沾化区。 地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腹地,全县总面积 1665.6 平方公里,辖 4镇、 2 乡、 2 街道 , 1 个省级经济开发区,人口 30 万。荣获 "山东省文明城市 " 、 " 山东省法治示范县 " 、 "山东省卫生城市 " 等荣誉称号 。 2016年以来, ** 县努力打造 "生态 ** 、美丽 ** "品牌,抓住 " 改革开放、产业升级、城乡协调、绿色生态、民生共享 " 六大工作重点, 把 健康 促进融入 工农业发展、服务业繁荣、城镇化进程、重点民生工程、生态环保等政策,全面推进健康促进 工作快速有序开展 。 二、采取有力措施,扎实开展全省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 (一)坚持高点定位,建立健康促进长效机制 1、建立领导协调机制。 县委县政府 高度 重视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把全省健康促进县建设纳入政府重点工作,将 " 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县 " 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民生内容,县政府公开承诺确保全省健康促进县创建 。 2016 年 4 月 25 日, ** 县召开创建 " 全省健康促进县 " 启动会议,市、县领导参加了启动仪式 。 成立县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各乡镇(街道)、各部门 单位 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健康促进工作领导小组,抽调各 有关 单位、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组成创建活动办公室,定期召开领导协调会议,通报工作进展 。 制定下发了《 ** 县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县实施方案》,全面明确了各乡镇街道及各有关单位创建工作相关职责任务 、 工作目标 和 创建措施 , 基本形成了 "政府主导、各部门负责、全 社会 参与 "的创建工作机制 , 为有效落实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实施健康融入政策。 县政府协调各有关部门结合本职工作出台了一系列健康促进政策 ,坚持 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县和落实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健康教育项目有机组合,努力做到健康宣传普及化、健康教育均等化、健康素养全民化、健康促进经常化,高标准完成创建任务,不断提高居民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和健康素养水平。 县卫计局开展全县单位职工查体、健康教育巡讲等活动,将健康促进知晓率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满意度范畴,同部署,同考核,有效提高了群众知晓率。巡讲多场次,受益群众达万余人次,全县群众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 8 9% ; 卫计局与教育局联合开展了学生健康指数干预(肥胖、龋齿、视力低下), 中小 学生查体 29168 人; 县卫计部门 在县电视台开辟健康教育专栏,在黄金时段播放健康教育公益广告和宣传口号。制作了健康教育围裙、毛巾和手提袋 26000 余份,印制了 5万多份宣传手册和明白纸、健康教育小处方,发放到群众家中,使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家喻户晓。 县 卫计 、 ʳҩ 监 、盐务、商务、教育、妇联等 部门 开展得减盐防控高血压项目, 制作了减盐围裙 2 万件、毛巾万余件,发放各类减盐知识手册、宣传单等宣传材料和限盐勺等控盐工具。以家庭为单位盐勺发放率在 90% 以上,开展 " 盐与健康 " 中小学校健康教育主题活动。 县 卫计 、 妇联 部门 联合开展了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和百家健康家庭评选,共筛查 21141 人,评选健康家庭 100家;县 ʳ 药监、环保、城管执法、卫生监督 执法 等爱卫会成员部门联合开展的巩固省级卫生城市成果显著;联合县文体局开展的广播体操推广、健康体育产业示范工程取得实效;县食安办、食药 监、 农业、商务等部门联合开展 了 食品放心工程; 县 公安 等 部门联合开展了平安 ** 建设; 县 水利 、 卫计、环保 等部门 联合开展了生活饮用水监测;县委宣传部与卫计局联合在周末剧场开展了健康知识讲座; 民政局积极开展社会救助。 县 卫计、民政、残联、宣传等 12 部门联合下发加强出生缺陷治理的政策,促进儿童出生缺陷发生率逐步下降; 县 环保 等 18个部门开展的重污染天气防治,对大气环境起到有效的保护;各部门协调配合,真正落实了健康促进政策。 3、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全县共投入创建资金 354 万元,县财政拨付健康促进专项资金 150 万元,各单位自筹资金 110 万元。 重点用于以下建设: 一是 投资 140万元, 用于社区、机关、医院、学校、企业、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健康教育基地等示范创建;二是 投资 6万元, 用于创建无烟机关单位。 公共场所全部为无烟环境,在大厅、走廊、会议室、卫生间等位置设置无烟标识,为职工发放戒烟宣传资料 2种 份 ;三是 投资 60万元, 各小区、各单位均设置宣传栏各 1 ― 3处,健康知识一条街 1 处,定期更换健康促进宣传内容;四是 投资 100万元, 组织全体职工参加健康体检,建立职工健康档案,针对职工健康促进的危险因素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指导。五是 投资 42万元, 用于购置体育器材,建设健身路径,积极开展工间操比赛、健康知识演讲比赛等业余活动,提高职工身体素质;六是邀请县健康教育专家开展健康讲座等;七是 投资 6.4万元, 印发了创建健康促进县宣传单 份、宣传围裙 2600 份、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册 3000 份, 健康促进县宣传册 3000 份,控烟标示 3000 份。 (二)加强学习培训,强化健康促进人员队伍建设 1、开展基线调查。 2016年 11 月 18 日,根据国家下发的基线调查方案,制定了《 ** 县健康促进县试点项目基线调查方案》,成立了基线调查工作组,按国家抽样方法随机抽取了北宋镇、凤凰城街道、盐窝镇 等 3 个乡镇街道 。 11月 20 日 ** 县创建活动办公室召开基线调查工作培训会 议 。 利用 6周时间保质保量完成基线调查 2400户,发放有 效问卷 2400 余份。 2、强化 教育 培训。 组织 对健康教育网络各单位专兼职人员、专业人员分别开展了多层次培训。一是开展专业培训。组织举办健康促进专题培训 1期,全县医疗卫生单位健康教育人员参训率达 100% ,培训合格率达 80% 以上,确保了我县健康教育专业人员的业务素质提升和健康促进工作的科学开展。二是加强健康促进网络人员能力建设,提高创建工作人员健康教育技能。召开了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县省级培训会,邀请省疾控健康教育所副所长李凤霞于 8 月 17 日为县直各单位、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企业、医院、学校分管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的负责人、健康促进科室负责人及健康教育工作人员共 计 200余人进行了培训,提高了各部门工作人员对健康促进县的认识和工作能力。 三是 组织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县办公室人员赴济宁任城、乐陵、垦利、高密等地参观学习,学习和借鉴创建经验,推动工作开展。 3、 提高服务能力。 县疾控中心及各卫生院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诊断撰写及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分析及建议。通过收集全县人口学、社会学、医学、死因监测、慢病监测、传染病报告、居民健康档案等等数据资料,撰写出了全县及各乡镇辖区的社区卫生服务诊断报告,并以县政府创建活动办公室文件将社区诊断摘要、中小学生健康状况分析及建议下发各单位,确定了控烟、中小学生健康干预、妇女病普查普治、慢性病防控等优先健康促进干预领域,定期评价干预效果。县食药局与疾控中心联合开展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健康促进及减盐防控高血压专项培训,县妇联与卫计局联合开展了农村妇女两癌筛查及健康促进培训。各成员单位都开展了本单位、本系统健康促进专项培训,通过逐级培训的方式,提高了健康教育网络人员行为干预、健康教育传播和健康教育等技能。 (三)坚持齐抓共管,不断加强各类示范创建建设 大力开展了示范创建,县创建活动办公室出台了《 ** 县关于创建全省健康促进县示范单位的实施意见》,全县共有县直机关 86 家,创建健康促进示范机关 43 家,创建率达 50%;全县共有学校家,其中示范学校 7 家、创建率达 51.5%;共有医疗机构 12 家,示范医院 12 家,创建率达 100%;全县共有社区(村) 处,示范社区(村 512 家,创建率达 64.3%;评选百家健康家庭 100 家,建设健康主题公园 1 处,健康步道 1 处,健康知识一条街 1 处,环境卫生、食品和饮用水等等指标达到省级卫生城市标准,全县所有创建单位全部实现了无烟化,在全县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1、健康促进医院创建情况。 县卫计 部门 牢牢把握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工作内涵,出台了《 ** 县卫生计生系统健康促进县创建实施方案》, 建立与完善健康促进医院组织管理体系,通过出台实施促进和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健康的政策或措施,将健康促进融入医院管理政策,开展针对不同人群需求的健康教育,改善就医环境,与社区建立互动式的密切 联系,为医护 人员、患者及家属、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性的健康保健服务措施,设立中医治未病科、戒烟门诊,争创健康教育基地。全县 2处县直医疗单位、 7 处乡镇卫生院、 1 处社区服务中心积极参加了健康促进医院创建工作,健康促进医院创建率达 100% 。 2、健康促进家庭创建情况。 县妇联、县卫计、县爱卫办 等部门 联合 在全县范围内举办了 "百家健康家庭 " 评选活动, 同时各乡镇街道积极开展了辖区内健康家庭评选活动 , 组织动员全县广大家庭积极参与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 "家家崇尚健康,人人享有健康 " 的氛围。 3、 健康促进社区(村)创建情况。 自 ȫ 县争创全省健康促进县以来,农村社区作为创建重头戏,以消除城乡差别为政策融入点,结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以改善 人居环境 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 "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身体健康 " 为主要内容,开展 了 健康促进社区(村)创建。 通过创建,全县 社区容貌整洁优美,生态环境得到改善,所有村进行了绿化、街道硬化,购置了垃圾桶,聘请了保洁员,每日定时清扫。 共 建设农村文体广场 473 个,健身路径 824 处,组织群众开展广场舞比赛、农民运动会、京剧票友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协调推进 物质文明 、 政治文明 和 精神文明 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设有卫生室 199 处,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等公共卫生服务,群众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常见病治疗有保障。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 。 4、深入推进无烟机构创建。 全县所有医疗单位、学校、企业、机关、社区等公共场所均成立了控烟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控烟奖惩制度,每年对单位内部科室进行一次控烟工作考评;在走廊、会议室、楼梯、卫生间、大厅等醒目位置张贴了无烟标识;科学合理设置室外吸烟区和指示牌;设置了控烟监督员和巡查员,开展日常控烟巡查,常抓不懈,确保全市所有公共场所保持良好的控烟氛围。县创建活动办公室不定期开展控烟暗访,全县共创建无烟单位 52 家。 (四) 开展专项行动,全面提高健康素养水平 结合全省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利用电视、报纸、宣传栏、微信、网站等多种媒体,持续开展了健康素养促进行动、健康中国行、基本健康教育服务,大力开展城乡健康教育巡讲,居民满意度调查,利用无烟日、高血压日、糖尿病日、结核病日等开展宣传活动,提高了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1、大力推广健康教育巡讲。 县卫计 部门 组织全县优秀健康教育专家,组成了 ** 县健康教育巡讲团,有县创建活动办公室具体组织定期深入乡镇和社区(村)、县直各单位开展健康教育讲座,累计举 县 市级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3 场次,举办乡级健康教育知识讲座 12 次,内容丰富多彩,专家授课形式深入浅出,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充分起到了提高城乡居民健康知识知晓率和行为形成率的作用。 2、举办健康教育优秀巡讲专家评选比赛。 县卫计、县总工会 等部门 联合举办了 ** 县健康教育优秀巡讲专家及优秀课件评选比赛, 各医疗单位进一步重视健康教育工作, 开展 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深入推进我县创建 "全省健康促进县 " 工作,最终达到不断提高全县人民健康素养的目标。 3、科学落实基本公共卫生健康教育。 结合 "全省健康促进县 " 创建工作,每月定时下发健康教育参考资料到基层医疗机构,科学统筹,合理安排每月主题健康教育活动;结合各类健康主题日开展了健健康康过大年、结核病日、 4.25 预防接种日、健康教育宣传周、世界无烟日、国际禁毒日等多次主题健康教育活动,全县共印制健康教育宣传资料 30 余种,发放宣传资料 10 万余份;播放健康教育音像资料 30 余种,播放次数达万余次 。 三、 总结经验做法,构建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长效机制 (一)领导高度重视,科学统筹安排。 ȫ 县 范围内 组建了由县长任组长,分管副县长任副组长,县直成员单位及各乡镇 街道 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抽调专业人员组成创建活动办公室,制定了包括工作目标、工作内容、时间要求在内的 具体务实、可操作性强的 实施方案。组织全县各 部门、 单位主要负责人召开启动会议,对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 将创建活动 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和经济工作会议重点民生工作之一,县委 、 县政府督查室将创建工作列为重点督查工作之一, 2 次专项调度,有力地促进了 创建 工作开展。 (二)多种角度宣传,营造社会氛围。 开展创建 " 全省健康促进县 " 主题宣传活动, 不断 扩大宣传面 ,提高了市民对健康促进县的知晓率。 印发了创建健康促进县宣传单、宣传围裙、健康生活方式宣传册等资料,发放到群众手中。在城区翠园湖公园设计规划了健康步道、健康主题公园。各居民小区设立了健康教育宣传栏 125 块,提高居民知晓率。在县政府网站、县疾控中心网站开辟了健康促进专栏,发表健康促进县相关信息 60 余篇。在县电视台也开辟了健康促进专栏,每半月刊出一期,定期播放有关健康知识及创建工作动态, 2016 年县电视台播出健康促进县相关新闻累计达 87 次。 县 卫计、教育 部门 联合举办 " 健康小卫士 " 评选,通过创建活动办公室微信平台条选举,大大提高了微信平台关注率,用户达 10000 余人次,居民对健康促进县的知晓率达 70% 以上。 (三)融入所有政策,推动健康促进创建。 县政府出台重污染天气防治、生态乡村文明行动、社会事业改善计划。城乡环卫一体化实现 100% 覆盖,群众满意度调查成绩东营市前列,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农村公路网化工程通过省级验收。 卫计 部门 开展了强服务、重民意、促健康 " 主题服务月 " 活动、健健康康过大年活动,为群众免费筛查血糖,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对发现的慢病患者纳入随访管理。县妇保 中心 开展了孕妇瑜伽课堂 , 以孕妇瑜伽为特色的妇女产前、产中、产后康复保健管理,并开设产前、产中、产后中药熏蒸服务,形成了系列化服务,每天接受服务人次达 530 次以上,为广大妇女身体健康带来了福音。 据统计 县 卫计 等部门 联合出台促进健康的政策 10 余项, 促进 健康政策融入了社会方方面面。 (四)发展体育产业,融合发展健康促进 。 全县 大力弘扬全民健身、以体育产业助推健康促进县开展的理念 , 深化全员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70%以上的机关单位已将工间操作为长效机制,每天上午 10 点统一开展广播体操活动,有效的遏制了肥胖比例的攀升,有力提高了职工健康指数,进一步辐射到其他事业单位,带动更多群众以体育带动健康,以运动远离疾病,促进全民健康。同时,将老百姓盲目健身转变为在专家指导下进行的科学健身,推动了我县健康教育基地的建设,健康教育基地的搭建一方面极大程度的普及了健康知识,推广了健康理念,方便了群众健身,居民健康素养提高了 20% 。通过一系列的举措 推动 健康知识全民化 、 健康活动遍地化 、 健康行为生活化,引导全民逐步养成终身运动的习惯,全县共建设健身路径 处,乡镇建设覆盖率达 100%,充分发挥了体育运动在健康促进中的重要作用。 (五)突出技能培训,促进农村社区建设。 自 全县 争创全省健康促进县以来, 把 农村社区作为创建的重头戏,以消除城乡差别为政策融入点,以改善 人居环境 为突破口,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出发点,以 "经济发展、民主健全、精神充实、环境良好、身体健康 " 为主要内容,结合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协调推进 物质文明 、 政治文明 和 精神文明 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吸烟、肥胖人群明显减少,参加体育锻炼人群明显增加,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发病呈下降趋势,全面提高了农村社区健康水平 。 同时, 邀请省疾控中心健康教育专家对各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县直各示范创建单位分管负责人、健康促进科室负责人及各医疗计生机构负责人、健康教育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了专题培训指导,为创建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我县省级健康促进县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对照标准仍有一些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丰: 个别乡镇街道 、 部门单位领导对创建 "全省健康促进县 " 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工作积极性不高 ; 工作经费投入不足,创建标准 较 低 ,制约了 创建工作的 顺利 开展 ; 基线调查工作难度大,村居人员外出打工的多,出现入户难、找人难、群众不配合的现象 ; 创建工作时间紧,广大群众健康教育的宣传、培训和各类健康促进单位有待于细致和深化。 下一步,我们 将以创建 省级 健康促进县为平台,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重大方针 , 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的大健康战略体系,动员协调社会、部门以及家庭和个人共同履行各自对健康的责任,营造健康支持性环境和社会氛围, 形成 健康促进工作长效机制, 全面推进 健 康促进工作平衡 跨越 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