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详解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公元234年(蜀汉建兴十二年,曹魏青龙二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发动了对曹魏的第五次北伐,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指挥作战行动。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占了两个章节的篇幅,也就是第112回和第113回。不过,小说中重点描写的几个情节,包括"智破郑文诈降"、"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以及诸葛亮临终时布置马岱杀魏延等等,却都是子虚乌有。
  下面,本文就以《三国志》等原始史料为依据,并参考相关的文献资料,详细还原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真相。
  一、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战略背景
  诸葛亮的第五次北伐,是在一个较为有利的战略环境下展开的:
  第一,是吴蜀两国联合伐魏,配合比较默契。根据《三国志·吴书·吴主传》记载:
  夏五月,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
  吴国军队分为三路:陆逊、诸葛瑾率西路军屯驻于江夏、沔口(今湖北武汉市一带),伺机进攻魏国的荆州地区;孙韶、张承率领东路军进攻广陵、淮阳(今江苏淮安市一带),威胁魏国的青、徐州地区;孙权则亲率主力大军位于中路,进攻魏国在淮南地区的重镇——合肥新城。吴国的进攻发起于五月(结束于七八月间),与蜀汉的北伐行动基本处于同一时段,显然相互间有着很好的默契。
  当时,魏国受到两线作战的压力,魏明帝曹叡决定亲自率领水陆大军东征,由河入淮开赴淮南战场,同时委任司马懿在关中抵御诸葛亮的进攻。当年七月,曹叡登上龙舟,大军出发,此时孙权正在围攻合肥新城,魏国将军张颖坚守。当曹叡军开进到距合肥有数百里的地方时,孙权就率军撤退了,另外两路军也随后撤回。
  秋七月壬寅,帝亲御龙舟东征,权攻新城,将军张颖等拒守力战,帝军未至数百里,权遁走,议、韶等亦退。——《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公元234年吴魏战争示意图
  从三国鼎立的全局来看,吴国伐魏出动的兵力多于蜀国,战场范围也明显大得多,可以说魏吴战线才是主战场,蜀汉北伐只是次要战场上的活动。吴国的进攻牵制了魏国朝廷的精力,使之无暇西顾,客观上有利于诸葛亮北伐行动的实施。
  第二,是关陇魏军状态不佳、战意弱化。自从公元231年被任命为"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之后,司马懿就一直在关陇地区任职。他从冀州迁民到关中、陇右,组织屯垦,主持修建水利设施,大大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生产与物资储备状况。
  于是表徙冀州农夫佃上邽,兴京兆、天水、南安监冶。青龙元年,穿成国渠,筑临晋陂,溉田数千顷,国以充实。——《晋书·宣帝纪》
  尽管史料中没有记载,但是在这一时期,司马懿肯定也对关陇魏军做了一番整顿。我们可以发现,在公元231年和234年两次对蜀作战中,魏军将领的出场名单明显不同,前者是"张郃(阵亡)、费曜、戴陵、牛金、贾嗣、魏平、郭淮",后者则是"杜袭、薛悌、秦朗、胡遵、郭淮",在两次战役中都留下名字的只有郭淮(他在前次战役中立下了筹粮大功,帮司马懿解决了大难题)。联想到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时,在卤城大战之前,司马懿想要避战却遇到"诸将咸请战"的场面,有些将领甚至言辞激烈,指责他"畏蜀如虎",搞得司马懿十分尴尬被动,这就令人怀疑司马懿在战后会不会对魏军中高层将领进行"大换血"——那些长期与张郃共事而对司马懿不满的将领可能都被替换掉了。
  大批积极主战的将领被撤换,势必影响到魏军的状态。从史书中可以看到,到诸葛亮第五次北伐时,魏军一改之前积极求战的风气,竟然出现了众将都主张退缩在渭河北岸待敌的反常情况。后来,尽管司马懿仍旧回避与蜀军交战,甚至被诸葛亮赠妇人衣服羞辱,也再未有人提出一句异议。
  二年,亮又率众十余万出斜谷,垒于郿之渭水南原。......诸将欲住渭北以待之——《晋书·宣帝纪》
  魏军的这种变化,当然有利于司马懿加强对军权的掌控,更好地贯彻他自己的意图。然而,从另一方面讲,也势必造成魏军斗志弱化,对战争态度消极,不利于部队战斗力的发挥。这一点,或许是第五次北伐过程中,蜀军能够一直占据主动、屡屡发起进攻的重要原因。
  第三,是蜀汉储粮练兵三年,战争准备充分。在第四次北伐结束后,蜀军退回汉中,用了三年时间积蓄粮草并训练部队。《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记载:
  (建兴)十年,亮休士劝农於黄沙,作流马木牛毕,教兵讲武。
  十一年冬,亮使诸军运米,集於斜谷口,治斜谷邸阁。
  十二年春二月,亮由斜谷出,始以流马运。
  "黄沙"即今陕西省勉县黄沙镇,这里至今留有一处遗迹——"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现存碑亭一座,内竖清同治五年(1866年)刻立的纪念碑一通。"木牛"、"流马"是为满足山区道路运输的需要而建造的工具,应该就是后世靠人力推动的两轮车、独轮车之类的东西。在第四次北伐中,蜀军主要依靠西汉水漕运,但是同时也使用了木牛,大概是主要用于祁山(位于今甘肃礼县)与上邽(今天水市)之间的陆路运输。到了第五次北伐时,木牛进一步改进为流马,变得更加轻便,以适应斜谷道运输的困难条件。
  诸葛亮制木牛流马处
  斜谷道也称褒斜道,是南起褒谷口(汉中市大钟寺附近)、北至斜谷口(眉县斜峪关口)的一条狭长谷地,全程249公里。在公元228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赵云曾率部由此路进军,退兵时烧毁了赤崖以北百余里的栈道。经过数年的重修后,这条道路终于重新贯通。蜀国原本在这条道路南段建有赤岸府库,现在又在北段斜谷口新修了邸阁(粮仓),储积了大量粮食,为第五次北伐做好了物资准备。
  褒斜道及相关地点的方位
  二、诸葛亮的战役谋划
  公元233年冬季,蜀汉大军开始从汉中向斜谷口运粮,兵力、物资都陆续集结在斜谷口附近。第二年春二月,蜀军沿着斜谷水(又称武功水)北上,不久就抵达了郿县(今陕西眉县)附近的渭南地区。
  郿县是关中地区西部的战略要地,东连长安,西接陈仓(今宝鸡市)。诸葛亮选择这里做突破口,看似要与曹魏争夺关中,但是从蜀军后续行动来看,他的真实意图还是夺取陇右。
  纵观诸葛亮的历次北伐,夺取陇右是他的一贯目标。公元228年的第一次北伐和231年的第四次北伐,诸葛亮两次在陇右用兵。在这两次战役中,尽管一开始都赢得了先机,在陇右几乎如入无人之境,但是最终都在魏国后方主力援军的压力下被迫撤军。因此,能够夺取陇右,关键点并不是击败当地魏军,而是要阻击魏国由关中后方派过去的援军。这正如第一次北伐时魏国陇西太守游楚所言——如果能切断陇道,使魏国后方无法增援,那么不用多长时间陇右各郡就会自动投向蜀国一方了。
  当时,由关中通往陇右的通道主要有两条:一是关陇大道,一是陈仓狭道。关陇大道是丝绸之路南大道从长安进入陇右的必经之地,是经过今陇县、翻越陇坂,经今秦安县境(或清水县境)到达天水市。陈仓狭道则是从今宝鸡市转入山区峡谷,向西走到拓石镇后沿渭河谷地通往天水市。(关于陈仓狭道的详细介绍和分析,可参见网文《陈仓狭道的初步考察》)显然,陈仓(今宝鸡市)正处于两条战略通道的交叉点上,是一个咽喉要地。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时走陈仓故道、进攻陈仓城,可能就是为了阻塞这两条通道,切断关中与陇右的联系,但是遇到魏将郝昭坚守,未能实现目的。
  三国时期的关陇大道与陈仓狭道路线图
  在第五次北伐中,诸葛亮又改变了打法,转而从斜谷道进兵。进攻矛头向东移至郿县。郿县正处于渭河谷地与关中平原之间的过渡区域,由这里向东可以进抵长安城下,直接威胁魏国的京兆地区,向西则可以控制陈仓、陇县等地,一举阻断关陇之间的交通。诸葛亮的真实目的可能就是要"声东击西",诱使魏军在东面保护京兆重地,趁虚夺占关中西部的战略要地。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诸葛亮在本次战役中做了两个基本部署:
  其一,是蜀军主力出斜谷,占据郿县附近的有利地形,采取持久方针与魏军对峙。
  蜀军所重视的有利地形,一是五丈原,二是积石原。
  五丈原位于陕西宝鸡市祁山县五丈原镇境内,南靠秦岭,北临渭水,东西皆深沟,是一处形势险要的高地。蜀军从斜谷口走出,沿斜谷水(武功水)北上,就到了五丈原。在这里扎营,居高临下,东据斜谷水,北据渭河,易守难攻。
  积石原,亦名北原。在今陕西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57"郿县"中有:积石原 "在县西渭水北,亦曰北原,南距五丈原二十五里"。蜀军从五丈原北渡渭河,就抵达了积石原,控制住这一高地,就能够南北夹持渭水并切断两岸的陆上交通线,从而也就阻断了陇道。
  五丈原、积石原地形图
  其二,是在陇右方向也部署一支部队,这就是史料中提到的"兰坑屯田"。
  青龙二年,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三国志·魏书·满田牵郭传》
  "兰坑",古地名,在今甘肃和县东。有的学者怀疑此说不确,猜测兰坑位于关中,在斜谷附近,其实这是误解了史书的原意。蜀军主力出斜谷,和分兵屯田于兰坑,是同时在两个方向展开的行动。距三国时代不久的《水经注》中,明确提到了"兰坑水"和"兰坑城",地点离祁山很近。
  汉水又西南,迳祁山军南......汉水又西,建安川水入焉......又东与兰坑水会,水出西南近溪,东北迳兰坑城西,东北流注建安水。建安水又东迳兰坑城北......——《水经注·卷二十》
  "诸葛亮出斜谷并田于兰坑"形势图
  由此可见,在兰坑屯田的这支蜀军,其实就是陇右作战的预备队。等到蜀国主力大军成功阻断陇道后,这支部队就可以适时出动,采取武力威慑与劝降说服相结合的手段,逐步蚕食掉魏国的陇右各郡。
  三、司马懿的应对策略
  数万蜀军向斜谷口集结、运粮,这样大规模的行动不可能不被魏国发现。因此,早在前一年冬季,魏军应该就已判明了敌人的进攻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关陇魏军也开始集结,而集结地点应该就是位于渭河北岸的郿县县城。
  在现存史料中,只有一条关于兵力的记载:魏帝派遣将军秦朗率步骑二万增援关中,接受司马懿的指挥。参照其他几次北伐的情况来看,在第五次北伐中蜀军总兵力应在10万左右,其中出斜谷的主力大军可能有7-8万人,除去保护粮道、守卫粮仓、后方巡逻警戒等方面的兵力外,诸葛亮在五丈原、积石原前线直接掌握的兵力估计为5-6万人。而魏国在关陇地区的驻军总兵力应该也是在10万人左右,除去留守长安、陈仓、陇右、雍州北部各地的兵力外,司马懿在前线直接掌握的兵力估计有6-7万人,双方兵力大致相当。
  公元234年春二月,蜀军走出斜谷口向北进军时,魏军也已经在郿县集结完毕。此时,司马懿召集将领商议对敌策略,诸将都主张留在渭河北岸待敌,依托郿县城防抵御蜀军进攻。但是司马懿却决定率主力渡过渭河,在渭南背水扎营。
  诸将欲住渭北以待之,帝曰:"百姓积聚皆在渭南,此必争之地也。"遂引军而济,背水为垒。因谓诸将曰:"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则诸军无事矣。"——《晋书·宣帝纪》
  司马懿为什么要渡过渭河扎营呢?根据后面的话分析,他真正担心的是蜀军向东进攻长安。如果魏军留在渭河北岸待敌,蜀军就可以分出兵力依托渭水设防,主力则迅速东进,这样司马懿就不得不将军队调往长安,等于是被对方牵着鼻子走了。而在渭河南岸扎营,就能够牵制住蜀军,蜀军如果向东进军,后路就会被魏军切断。
  经过一段时间后(估计在三四月份),魏军主力已经在渭南建起营地,而蜀军主力也在五丈原上驻扎下来。两军基本以斜谷水(武功水)为界,魏军在东,蜀军在西,形成了对峙态势。
  在此期间,魏蜀两军不免会相互接触,应爆发过许多次小的战斗。在诸葛亮给刘禅的"上事表"中,就提到了一次战斗:他派遣孟琰率虎步兵到斜谷水东岸建立了一个桥头堡,司马懿乘水位上涨之机派出骑兵万人来进攻孟琰部队的营地,诸葛亮命令蜀军紧急建造车桥,强弩兵上桥射击魏军骑兵,桥一建好魏军就撤退了。
  臣先遣虎步监孟琰据武功水东,司马懿因渭水涨,以二十日出骑万人,来攻琰营。臣作车桥,越水射之,桥成驰去。——《诸葛亮集》"上事表"
  在渭南扎营之后,司马懿再次召集诸将商议。郭淮提出,诸葛亮下一步肯定要夺取积石原,如果让蜀军得逞,关中通往陇右的道路就会被切断,这将会威胁到魏国在陇右地区的统治,因此应马上派兵去守卫北原。对于这个意见,在座将领多不以为然,但是司马懿却当即采纳,于是派遣胡遵、郭淮率军赶往阳遂(在渭水北岸,应是守卫北原的一个要地)。魏军到了地方以后,还没有构筑好防御阵地,大批蜀军就渡河而来,魏军依托有利地形迎击,击退了蜀军的进攻。后来,蜀军还搞了一次"声西击东":部队白天向西转移,夜里却突然回到东面袭击阳遂,这招也被郭淮识破,未能取得战果。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具体战况示意图
  淮策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议者多谓不然。淮曰:"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宣王善之,淮遂屯北原。堑垒未成,蜀兵大至,淮逆击之。后数日,亮盛兵西行,诸将皆谓欲攻西围,淮独以为此见形於西,欲使官兵重应之,必攻阳遂耳。其夜果攻阳遂,有备不得上。——《三国志·魏书·满田牵郭传》
  遣将军胡遵、雍州刺史郭淮共备阳遂,与亮会于积石,临原而战,亮不得进,还于五丈原。——《晋书·宣帝纪》
  四、战役进程由僵持到意外终结
  蜀军夺取北原失利后,依托五丈原固守,战役陷入了沉闷的僵局。大概从四五月间开始,一直到八月份,双方僵持了百余日。
  当时,魏蜀两军都稳住了阵脚,不肯主动进攻对方。诸葛亮屡屡向司马懿发起挑战,想要诱使其发起进攻,从而借助有利地形来重创魏军,司马懿则不肯上当。这个形势,其实与第四次北伐时卤城大战之前是非常相似的。(关于卤城之战的介绍,可参见本头条号文章《详解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司马懿不肯进攻蜀军自有其理由——五丈原地势险峻、易守难攻,魏军如果强攻必然会付出重大损失,搞不好甚至会全盘崩溃。其实,反过来看,诸葛亮也不肯再对魏军阵营(包括渭南营地和北原营地)发起进攻,道理也是一样的。
  在对峙期间,司马懿曾派出部队偷袭蜀军的后方,"斩五百余级,获生口千余,降者六百余人。"这个后方,应该就是蜀军储藏粮食的斜谷邸阁,或者是由斜谷口向五丈原运粮的粮道。显然,斜谷口是一个关键要害,就好比官渡之战中的乌巢,如果魏军能够袭取斜谷邸阁、毁掉蜀军的粮食储备,就可以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不过,蜀军显然防护严密,魏军未能取得大的战果。
  如前文所述,蜀军早已做好了持久的准备,在僵持对峙的形势下,干脆就地屯田,分派部队在五丈原附近的渭滨开荒种地。蜀军军纪严明,士兵夹杂在当地居民中进行耕作,秋毫无犯,百姓安居乐业。
  亮每患粮不继,使己志不申,是以分兵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於渭滨居民之间,而百姓安堵,军无私焉。——《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像这样的局面如果一直持续下去,最终胜负还未可知晓,蜀国有可能就此逐渐蚕食关中西部、渭水以南的地区,使魏国陷入被动。
  然而,到了七月底、八月初,吴国退兵的消息传来。这个消息意味着吴蜀联合攻魏计划的破产,更预示着魏国能够腾出手来,抽调大批部队前来关中增援。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肯定是非常焦虑和愤懑的,受到恶劣情绪的影响,加上他长期处于"食少事烦"的状态,身体已经撑不住了,因而在当年八月,诸葛亮突然病死于军中。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智慧近乎神明,能预先算到自己命在旦夕,还为此禳星祈祷。但这只是艺术创作,历史上真实的诸葛亮,可能并未料到自己的死亡。也正是因此,他没来得及对身后的权力交接做出妥善安排。结果,在他死后,蜀军立即爆发了一场围绕军权的斗争,最终导致魏延被夷三族,杨仪也下狱自杀。(魏延之死,是蜀国历史上的一个"罗生门",笔者准备另外写文分析)
  以诸葛亮的辞世为标志,蜀汉的北伐战争就暂时告一段落了。
网站目录投稿:夜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