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格总 1:
前几天,我的粉丝群有小伙伴提了个问题: 身为管理者,如何平衡业务开拓、专业学习、员工培养? 这问题大家响应很积极,可见是职场刚需。 今天咱们就聊聊这个。 我先说个原则吧,既然是"平衡",那就没有完美的答案,一定有取舍,就跟那个经典问题一样: "工作和生活如何平衡?" 看起来真没法平衡。 连360的周鸿祎都说: "在座的哪位,如果真能够做到快乐工作,平衡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我就叫他一声大爷!" 完美方案是没有,不过人人都有自己的答案。 许多企业家把工作看作一切,家庭没那么重要,活该人家大富大贵,也活该他婚姻破裂,对吧,比如最近离婚的比尔.盖茨。 我等凡人呢大多把工作当手段,生活当目的,这想法就很务实。 工作嘛,不就为了多挣点钱,能过上好日子嘛。 这事儿本来就是价值观不同,大家求仁得仁。 所以说到底,你工作的目的是啥,是追求自我价值还是物质生活美满,两边比重各有多少,目的先搞懂,就知道怎么平衡了。 那么现在回到刚才的问题,我问你,管理者业务开拓的目的是什么? 答:是公司要发展,要更大市场赚更多钱,你也多分点蛋糕,生活变得更好。 那专业学习的目的是啥? 是业务开拓。 员工培养的目的又是啥? 还是业务开拓,长久而且持续的开拓。 这样一来不就清楚了嘛,不管是你学习专业知识,还是你花精力去培养员工建设团队,其实都是手段。 业务,只有业务,才是公司的命门,是你能活在公司的唯一理由啊。 2:
具体咋操作呢? 我举个自己的例子吧。 之前有好几年我在一家投资公司,工作日常是飞来飞去看项目。 其中有个高难度工作,就是在短时间内(通常是一两个星期)要迅速搞懂一个行业。 而且吧,不能光去问对方业主,第一是容易被忽悠,第二是人家觉得你外行,不尊重你,后面谈判也容易被动。 怎么办呢,只好自行找资料。 那段时间,我的学习量是很可怕的。 打个不太形象的比方吧。 热带丛林里的有些巨蟒,当它吞掉和自己体型差不多的猎物,比如鳄鱼,身体会分泌强烈的消化酶来帮助消化,同时心脏增大40%,胰腺增大94%,肝脏增大两倍。 整整一周,它全身心投入消化,直到把猎物变成自己身体的一部分。 厉害吧,其实我们人学习新东西也一样。 那几天,我反正干不了别的事儿,资料乱七八糟存电脑里,一点点梳理,记忆,整理出来,成为大脑的一部分。 等开始写行业报告,写商业计划了,整个人会进入一个连续好些天的"持续心流"。 我都怀疑,如果当时有脑神经学家来监测我的大脑,会不会发现跟蟒蛇的内脏一样,某些部位应该有明显的异常活跃。 你看这个时候,专业学习会取代正常工作,因为不学好,工作就没法开展。 所以说,学习和业务拓展怎么平衡? 答案是,当学习本身就是完成工作任务的前提,这个选择是不存在的,你不学都不行。 大家不要寄希望于,公司会专门给你安排学习任务。 除了一些大厂、500强公司有中高层的系统学习项目,甚至配备专门的培训机构,绝大多数时候啊,学习就得靠你自己。 学习呢最好跟工作相关,越功利的学习,动力就越足。 那么,再来说员工培养呢? 在我开始"消化"这些行业资料之前,大量的收集工作会分配给下面的员工,当然也包括我自己。 我们共享知识库,随时同步信息。 这还只是基础工作。 真正的调研、商务谈判开始前,我们会聚在一起,就这个项目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讨论。 我经常问他们,"如果你是我,你会怎么办?" 培养员工的最高级技能,就是教他们做决策。 他们的看法经常很有道理,当然有些地方也不周全,我一边鼓励一边纠正,几次这么实战下来,他们进步会非常明显。 所以,员工培养和业务拓展又怎么平衡呢? 在我看来,业务拓展是主线,在主线里只要你有心,员工培养只是顺带的事儿,不会占用太多时间的。 人家说打胜仗就是最好的团建,这是对的。 而且吧,平均分配精力给所有员工,恰恰不利于让那些主动积极的人冒出来。 咱们作为管理者,要学会"留白"。 3:
为什么,很多管理者的专业学习进行不下去?因为不是工作的刚需。 为什么员工没法培养好? 因为没有嵌入进业务开展; 没有给人家思考的机会; 也没有给积极份子争取的空间。 当然了,行业和行业不同,我的思考也只能代表我自己,但我相信很多东西是共通的。 那就是,核心驱动力是啥? 业务拓展,永远是专业学习和培养员工的核心驱动力。 就像公司业务扩大,只好倒逼能力模型、人员数量质量的提升。 都说老板是一家公司的天花板。 无论你是高管,中层,还是小兵,你知道自己的天花板在哪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