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有个村庄叫马家屯其七


  有个村庄叫马家屯 其七
  马家屯五队当年有一帮青年住在青年点。马家屯六队当年也有一帮青年住在青年点。这青年点的头儿叫队长。五队的队长白白的,白的像白馒头那样,雪白,此人很严厉,不说话自有威严。他们一起去上工,上工地点在北山。他们去的时候精神抖擞,放工回来的时候,优哉游哉,全无生活有压力的感觉。他们当中就是有农村人没有的东西,不土里吧唧的,不卡乎乎的,总之是超群脱俗的类型。他们经过我家门前的时候,我愿意欣赏他们。
  六队的青年点生产队长的脸长长的,比较黑,没有什么威严,是属于守规矩的类型。他愿意给村里的小姑娘起外号。她叫成新家的二姑娘叫"墁大油"。这名字是如何起出来的呢?成新的二姑娘到青年点门口吃饼子,饼子就是玉米饼子,当年哪有什么馒头可以随便吃。饼子烀熟了,如果不抹些猪大油真没有办法吃下去,玉米饼粗粗的,吃的人难以下咽,可是抹些猪大油下去,效果就不同了。好吃,味蕾全部打开,大快朵颐,吃起来幸福无比。六队的青年点生产队长看着成新的孩子吃饼子,蘸着猪大油,吃起来香香的,就"墁大油""墁大油"地叫起来。一来二去,成新的孩子知道她真名的少了,只知道这个名字了。小孩子都这么叫,大人调侃地叫。
  生产队青年点的青年刚开始到生产队的时候,韭菜和小麦子分不清,时间长了也就明白了。"劳动真锻炼人!"农民总结道。刚来的时候,没有体力,但是吃住在农村,加上他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不用多长时间,身体的力量就很大了,能够胜任村里的活儿。下乡知识青年是农村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农村马家屯的风景线。
  他们的业余生活是什么呢?就是坐在一起侃大山,瞎聊。他们的私生活,也有不轨的时候,懵懵懂懂的,女青年和男青年上炕弄出了孩子。还有一次,听说马家屯的青年和台底的青年干起来了。一听说有人打架,马家屯的小伙子们、大姑娘们都去了。围观的人还有台底的。这些看着的人不怕乱子大。打架的是男青年之间,发出尖叫声的是女青年。场面一度失控,围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水泄不通。听说生产队的队长出面才制止了这场武斗。
  当年的女知青有在1978年回城市的。有嫁给当地的,后悔想回去的。婆家坚决反对。还有女知青和当地帅小伙有来往的,也在这个时候,"当机立断",理性回归城市。
  他们和习大大是那个时代扎根农村,改造祖国贫困面貌的。他们回城后,有的到了企业里,有的有关系到了事业单位。曾经发生过比较尴尬的事情,下乡的女知青嫁给农村的小伙在农村单干的时候坐火车去城里卖韭菜。看到当年的女知青来买韭菜,自己躲得老远的。当卖韭菜的人回到马家屯讲起这件事,大家无限感慨。城乡差别之大,身在农村,挣钱比吃屎还难;回到城里的女知青生活方便,可以这么说吃香喝辣的不成问题。
网站目录投稿:忆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