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公布了第十三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数据显示,超四成的成年国民认为自己的阅读数量较少,近七成的成年国民希望当地有关部门举办阅读活动。(4月19日新华网) 随着"世界读书日"的临近,国民阅读再度成为热门话题。无论是提升国民素养,还是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阅读都可以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近乎一半的成年人认为自己阅读量较少,说明不少民众认识到在阅读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阅读的重要性;多数人希望有关部门举行相应的读书活动,说明民众希望有关部门出台举措以增进阅读。照此情形来看,国民阅读量提升指日可待。果真如此吗?其实未必。 对此,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其一,学校教育未能充分关注学生阅读素养的培养,使得学生未能形成良好的阅读意识和习惯,学生步入社会以后,更难有静心读书的闲情逸致;其二,在碎片化阅读大行其道的情况下,很多人不能够静下心来阅读完一本纸质读物;其三,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不少人心有余而力不足,很难抽出时间和精力去读书。因此,即使有关部门组织读书活动,到底会有多少民众参与,最终是否能够达到预期效果,始终是个未知数。 有关部门多建公共书屋或开放图书馆,方便民众随时随地进行阅读,这不失为一良策,但这一做法显然还不够。要调动民众的阅读热情,关键是要让民众意识到真正的阅读是关乎个人内心的,是需要安静下来独自品味的。对民众来说,自身首先要有一颗读书的心,"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阅读就是为了寻找生活中的诗意。有计划地使用手机,多花点时间去品茗阅读,这既是一种生活态度,更是一种人生境界。 此外,提升全民阅读自然离不开教育,学校还需打通梗阻,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意识。有计划、有目的地建设书香校园,引导学生好读书,认识到读书好,始终坚持读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