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受训多年的精神分析趋向的心理治疗师,我在治疗中或者督导下级医师时,脑海中会有一条简明的思维导图。这会使我在工作中比较清晰地对来访者的内心世界做一个心理学的建构,或者称为对个案做一个概念化的梳理。理解了这个相对系统性的、完整的心理学假设,治疗师会感到自己工作起来内心有确定感,受督导的学生们也会觉得老师的指导条理分明,似乎做到了对治疗的了如指掌。 当这个看似完美的思维导图在你大脑中变得越来越纯熟,甚至理所当然时,这中间却也隐隐藏着曲解和歧义的陷阱。这种误区之一便是简单地归因认为:如果一个人有了心理问题,必然是因为他的父母采取过不恰当的养育方式,有人甚至会危言耸听地曲解父母对孩子爱的表达方式。例如父母禁止孩子暑假期间下河玩水,可能会被解读成是没有共情地剥夺了孩子享受快乐的自由。当治疗师很得意地认为自己的解释是站在能呈现一个完美儿童的内心自由自在之愿望的立场上,共情了他的愿望时,他可能正落入完美的理想化自己投射所造成的幻想的假设里。或许,患者接下来会很纠结地告诉你,其实他也很体谅父母的良苦用心,因为这条河里每年暑假都会有小孩子因为玩水而淹死。 所以说,当我们在许多"纯熟"的理论指导下工作时,难免会受到某些既有的、机械的心理发展理论的禁锢,由此而引申出来的对父母的指责归因,既可能是有失事实的公允,也可能会偏离作为治疗师中立的态度。如何能不失偏颇地解读情感的内心意义,让治疗师对患者内在心理世界有些相对客观准确的把握,而不是落入治疗师自己"聪明"的解释理论的"狂禅"般的误区里呢?那就要安静下来,放下主观猜测,以中立的态度对待儿童心理成长过程中的诸多人和事的影响,把儿童当成一个独立的主体做一些系统的观察,而不仅仅是与父母发生客体互动中的被动受影响者。我们可能需要不断地更新对于儿童心理成长的认识,去再检验、分析诸多人和事的含义,探讨丰富的可能性。换句话说,一个人即便是儿童,他的成长是以他自己为主体发生的,应给予他独立的被观察和理解的机会和视角。 我正在阅读的由童俊教授主持翻译的《我的童年受伤了——婴儿全能感与童年冲突》一书,启发了我对自己治疗态度和思维方式的一些反思。我本想一口气把这个书稿读完,却意识到那样囫囵概览式的阅读很不合算,甚至可能是在重复某些不中立的习惯,所以我就细细地品味着,慢慢地把它读完。可能还需要多读几遍。 张天布 主任医师 德中心理治疗研究院理事 美中心理治疗研究院理事 中国心理学会注册心理督导师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精神分析学专业组副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