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学习著名育儿专家张思莱的"读懂宝宝便便"课程。 生完宝宝后,很多妈妈可能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竟变成了一名"研究员",从研究宝宝吃什么到研究TA拉什么。如果宝宝的便便一切正常,妈妈才可能拥有美好的一天;一旦发现便便的颜色不同、性状不对、味道有变化,妈妈就会担心TA是不是便秘或者拉肚子,心情也变得焦虑起来。可以说,宝宝的便便影响着妈妈每天的心情。但是,妈妈可能不知道,有些便便看起来像坏便便,但其实没那么糟糕。为了防止误判,白白增加心理负担,妈妈应学会分辨好便便和坏便便,秘诀是"看颜色、观性状、闻气味"。 在颜色方面,好便便的颜色通常是黄色系和绿色系的,比如棕黄色、金黄色、淡黄色、黄绿色、墨绿色和淡绿色的便便,基本上都是好便便。 纯母乳喂养的宝宝,便便大多是黄色或金黄色的,偶尔带点绿色。 人工喂养的宝宝,在0-6个月内喝的配方奶通常是强化铁的配方,如果吃得比较多,摄入体内的铁没来得及被完全消化吸收,随便便排出来后和空气接触氧化,也会导致便便呈现绿色,这时就要注意控制奶量,避免过度喂养。 添加辅食后,如果宝宝吃了深色的绿叶蔬菜,也可能拉绿色的便便,这是正常的现象。可以多观察几天,如果宝宝没有明显不适,可以继续添加,等宝宝肠道适应后,便便会逐渐恢复成黄色系。 另外,新生儿排出的胎便就是墨绿色的,过度喂养或饥饿也会导致便便呈绿色。 所以,大多数情况下,宝宝拉绿色便便不代表健康出现了问题。但如果宝宝除了拉绿色便便外,食欲跟着下降,吃和睡都比之前差,那就要及时去看医生了。 除了黄色系和绿色系,宝宝的便便还可能是黑色系、红色系或灰白色系,这三种色系的便便通常是坏便便,妈妈要格外留意。 如果宝宝拉黑色便便,首先考虑食物因素,回想一下最近有没有给TA吃黑色食物或富含铁的食物,因为它们都可能导致便便呈黑色。如果不是食物问题,则要考虑消化不良或上消化道少量出血。 如果宝宝拉红色便便,也是先考虑食物因素,宝宝最近是不是吃了很多红色食物,比如胡萝卜、红心火龙果等。如果不是,就要考虑是出血问题。如果便便表面附有血液,可能是肛裂的问题;如果便便中混有血液,则可能是下消化道出血。 如果宝宝拉灰白色便便,看上去像白色陶土一样,排除饮食因素,宝宝可能存在感染或胆道疾病。 总之,当宝宝出现以上三种颜色的便便时,妈妈要尽快根据宝宝饮食等情况进行初步判断,如果怀疑与健康状况有关,或者自己也无法判断时,一定要带宝宝就医检查。 在便便性状上,有一个著名的布里斯托分类法,它形象地把不同性状的便便分为七大类。(以下是一张布里斯托大便分类图,妈妈可以了解一下) (* 图中从上往下数,第3、4、5形状的便便都是好便便;其他都是坏便便) 根据该分类法,好便便通常有三种,比较理想的是香蕉状,表面光滑、柔软、湿润。如果便便是香肠状的,表面有褶皱,或者便便呈小块状、柔软、边缘平滑,都是正常的。而坏便便要么像花生豆一样太干硬,说明宝宝可能便秘了。要么像蛋花汤一样太稀软,有时甚至还伴有粘液、泡沫或奶瓣等,说明宝宝可能存在感染或腹泻等情况。 不过,宝宝便便中带有奶瓣是很常见的事情,通常跟奶液中的蛋白质没有被完全消化或过度喂养有关,如果奶瓣量不多,就没什么问题。调整好饮食节奏,按需喂养,情况会逐渐改善。 至于便便的气味,很多妈妈会有这样的误解,觉得宝宝的便便闻起来很臭,是不是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其实,便便的气味跟吃的食物有关。纯母乳喂养的宝宝拉的便便通常不臭,但有酸味;人工喂养的宝宝,由于奶粉里含的蛋白质比较多,所以拉的便便通常有明显的臭味;而添加了淀粉类或肉类辅食的宝宝,拉的便便可能会更臭。所以,要看宝宝吃了什么,而不是只凭便便有臭味就断定TA的身体出现异常。 总之,妈妈要记住,"看颜色、观性状、闻气味"是三位一体的,不能因为颜色、性状或气味中的哪一样出了问题,就认为宝宝身体也出了问题。只要宝宝吃好、睡好、精神好、生长发育正常,就不用太在意便便的颜色、性状或气味。 但如果妈妈怀疑宝宝拉的是坏便便时,不要慌,更不要胡乱给宝宝吃药,而应把观察到的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下来,比如便便颜色、性状、次数、量的多少以及其他异常情况等等,这些信息有利于医生做出诊断。如果怕描述不清楚,可以拍照留存证据,还可以保留一份便便样本,一并带去医院做检测。但在采集便便样本时,为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有几点要特别注意: ①纸尿裤、卫生纸上的便便不适合当样本。 ②便便样本不能混有水和尿液等杂物,所以马桶、便盆、地面上的便便都不能作为样本。 ③样本建议选择便便中最不好的那部分,如带有水样、粘液、脓血的部分。 ④便便样本量有蚕豆大小就够了。 ⑤便便样本要用干净不吸水的容器封装好,推荐专用塑料大便采集瓶,既方便又准确。如果实在没有,可以用清洁干燥的一次性保鲜膜或保鲜袋代替,但不要用矿泉水瓶或塑料袋。 ⑥便便样本越新鲜越好,最好在一个小时内送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