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我是如何从转型做管理咨询的


  5年前的我是一只小猎头,飞到candidate中,飞呀,piapia一年半。之后的我在转型的路上疯狂了一把,从猎头到HR咨询到创业到管理咨询是主线,而这每一步都是孤独的,几乎没有同伴。也顺便晒一晒这条路上其他擦肩而过的缘分:4A广告、PR、某互联网巨头的战略部。回首这一路,我的每一步从未选择过竞品手中的薪资涨幅,我一直在寻找心中的一个模糊的远方,它,渐渐近了。
  转型难吗?难!
  没有法子了吗?有!
  聊聊转型这件事儿
  还记得我转型管理咨询之前,遍询HR是否有前车之鉴,HR告诉我,没有前车;我转型管理咨询之后,公司HR找到我说,你是前车,可有经验愿分享?说这段话不是在得意些什么,只要翻看我先前的文章,就会知道我对HR爱的深沉,HR的思想和方法早已融入我的血液。
  而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因为转型
  任何一个职业的人都应该有尝试更多领域的权力,不管是出于修正路线的目的,还是出于人生就该多有尝试。
  因为HR
  HR是众多职业中的一种,所以自然也应有转型的权力
  转型的路子并不好走,HR转型管理咨询的路子更是不好走
  从HR转型管理咨询恰巧是我经历过的一条路子,我有点发言权
  任何转型,归根结底就是"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问题。HR转型管理咨询,归根结底就是抓着一把HR经验要做管理咨询,该怎么想和怎么做的问题。
  怎么想?
  最初的你,怎么想?
  "我其实一直对做……特别感兴趣"
  "我毕业的时候其实特别想做……"
  "我合作一个客户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对做……很感兴趣"
  "我和公司XXX部的同事聊天比较多,发现自己其实对做XXX很感兴趣"
  ……
  很多话是不是很熟悉?熟悉的已经记不清是自己曾经说过还是曾经听别人说过。在你说"但是"之前,我想问,真的没有机会了吗?职场上的心动同样珍贵,你如何忍心5秒钟就用一句"但是"将一切一切压下,偶尔再提,再压下…
  身处HR圈子的你,怎么想?
  人是有圈子的,圈子是生活的一部分,带给你生活的料,又将你生活的料带回,慢慢的,圈子和生活融在一起,撕扯开会疼,会没有安全感,面对这样的如亲人般的圈子,你怎么想?
  圈子和圈子之间是有雾玻璃隔着的,圈子里的你,有清晰的职业路径,HR的你知道你招到多少人能得到多少嘉奖,你知道掌握OD或许是一项不错的技能,你知道HRD日常在做什么,你甚至知道你这么下去每年能挣多少钱,真的,你什么都知道。但是雾玻璃外的世界,看的模糊,为了要看的更多更清楚,你只能使劲的砸玻璃,手指都砸破了。你怎么想?
  圈子里的人都是你的兄弟姐妹,良师益友,他们将倾其所有给你建议,我至今依旧清晰记得,在我还是一只小猎头的时候,我一位公司好友告诉我,不要再异想天开了,只会让自己辛苦。我一位猎头经理告诉我,看我,等我儿子长大,我儿子的妈妈也是月入XXX的外企白领,也算光鲜,你不想这样吗?这时候,你怎么想?
  想转型的你,怎么想?
  想转型的你,你反复的唤醒心中的声音,半醒的,半睡的,不够清晰的,通通唤醒!你亲手撕开已经与你融合在一起的圈子,砸开围挡着你的雾玻璃,面对圈子里的良师益友给你建议时,你看得见他们给你这些建议是因为他们是他们,你感恩收下,继续上路。
  单纯跳槽的人可能是爱逃避的人,但转型的人一定是勇敢的人。
  怎么做?
  你愿意去看见吗?
  走在转型路上的人,很多都是蒙着眼睛走的。
  我们先来算一道题,如果你想转型的方向是一个2*2*2的立方体,这个立方体是个香饽饽儿,很多人带着一把利剑就冲进去厮杀。而转型的我们,手握空拳,只有一条0.1*2的缝可以勉强撑开跳入,请问,你的概率是?
  答:0.8%。相信我,可能事实更惨烈。
  蒙着眼睛的人在立方体的6个面儿上乱撞,撞进去的概率只能是0.8%。
  选择看见的人直接奔着那条缝去了,使劲一撑,可能就跳进去了。
  但是选择看见,就选择了你可能要用几个月甚至一年的时间去看这个不算熟悉的新领域,不断认识人,不断聊,不断查,不断关注,不断思考缝隙在哪里,再聊,再观察,再调整对缝隙定位的判断。
  此处也有一个误区,不要试图遇到一个神人,通过一次透彻的谈话让对方为你找到立方体的法门所在,每个立方体对每个人的法门位置都不同,必须自己全情投入的去看,直至将立方体在手心玩转,法门方能出现。这需要时日。
  你还愿意去看见吗?还是选择继续蒙上眼睛撞大运?
  你愿意去学吗?
  如何让一个外行在面试的时候PK掉内行留下来?学!先学习,后超越!
  很多准备转型的人都爱说的一句话:如果我转型成功了,我一定拼命学会这些东西!但是,那就晚了。
  很多准备转型的人也爱说的一句话:我打算明年转型,今年就开始学,用一年的时间!但是,一年的时间,我也实在不知道你要学什么。
  学习转型所需的知识,提前多久为宜?
  首先搞清楚我从那条缝隙跳进立方体后,我能拿到的职位和Level 是什么?
  其次搞清楚那个职位和level所需的软硬技能是什么?
  之后搞清楚这些软硬技能从你的current status到掌握,需要多少时间?
  最后,倒推你要提前多久开始学。
  为什么要这么做?一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与岗位匹配的candidate,二是让自己可以过试用期。
  你愿意去为一个渺茫的希望倾尽全力吗?
  选择看见,选择去学,基本上1年就过去了,一年全情的投入仍可能最后落空。这时候,你仍愿意去做吗?
  接下来我要讲个连自己都会感动的故事。有一种努力叫收到面试通知后的努力,可偏偏面试管理咨询不可以,管理咨询公司是要做Case的,而Case的准备时间至少2个月,一边工作一边准备的你恐怕需要花更久的时间。在Case准备好之前,是不能投递简历的,因为你收到面试邀请再开始准备的话是断然来不及的。而你知道转型的你收到面试邀请的可能性只有千分之一,但是这千分之一又该是你的唯一机会,失不再来。你需要为千分之一去准备几个月,你愿意吗?
  同时,和你PK的人抑或是来自顶尖商学院的毕业生,抑或是本就在这个行业的人,他们抑或是满脑子新鲜出炉的商科知识的热血新秀,抑或是每天的工作就是在做各种Case的咨询人士,而你的目标是将他们PK掉,想想都怕。即使你的Case PK掉其他人,还是有可能在综合学历背景后再被无情刷掉,所以增大录取概率,就是将Case做的比好更好!谁能知道那时候的我,走在北京的大马路上,心里倒腾儿的全是北京的井盖儿数。Scenario分几遍,中文英文答两遍,billion million倒两遍。身边的好朋友们都被我抓壮丁来做mock Interview了。而最痛苦的是,这时候的你,连个面试邀请都没有。
  为了一个渺茫的希望,你愿意去倾尽全力吗?
  你愿意去等待吗?
  每个人的起步不同,质素不同,所以走的路注定不同。山与山间的距离,有些人一跳可达,有些人需架起一块木板可达,有些人需将两块木板钉在一起方可达。你愿意去等待一个"一步不到位"的机会吗?
  在先前的一篇文章中,我详细分析过职场人的构成四要素:软能力、硬能力、资源、行业了解。每一个岗位都是这些元素的组合。而每个人手中也都握着这4个元素的组合,当你的元素组合与岗位的元素组合正好match,你就比较容易获得这份岗位。而每个人的职场生涯都是在为自己找元素和升级元素的过程,作为HR,你手中的元素是什么呢?你如何排列组合你的元素直至与对方需求的元素组合最匹配呢?人岗匹配,这可是我们HR的专业知识呀。
  转型的你,人岗一般是不太匹配的,这时候能做的事情也变得简单了:放弃,or 等待。你愿意等待吗?继续寻找元素和修炼元素,去往最初的目的地?
  不要再将"不在乎薪资,愿意从零做起"当作最大的王牌
  "我不在乎薪资,我愿意在这个新的行业从零做起。"转型的路上,这句话听起来最坚决,可偏偏这句话最幼稚。
  能成功转型的人一般能表现出什么样的状态?那种状态是你将自己捡到的所有元素和组合都玩透了,你将你的元素与对方的元素一一对准,对的像箭头对靶心那么准。那种状态是你在面试的时候,你已经比面试官更清晰的知道为什么他需要你。因为他的岗位需求,能力素质模型,与你的能力素质正好匹配。而这些,不又是我们HR该懂的道理吗?
  若我都觉得我不适合这个岗位,对方为什么觉得适合呢?
  若我觉得我适合,但是我说不出为什么适合,那对方也自然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么多candidate里要选一个背景奇特的你。
  若我知道我适合,我凭什么不在乎薪资呢?
  自己都觉得难的事情,请不要为难其他人;
  自己想透做透了,就不再畏畏缩缩!
网站目录投稿:初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