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有个姑娘,一直很温柔,所以当得知她母亲是个非常强势且情绪激烈的人时,我们都很惊讶。"我从小就一直被妈妈摧残。"她跟我们说。 "有一次,我妈边做饭边骂我,我顶撞了一句,她转头就把菜刀甩了过来。菜刀离我的耳朵大概只有3厘米,我甚至能感受到菜刀飞过去的风。" "那时我就想,一定要做个和她不一样的人"。 不过,在一次和男友的争执后,她却发觉自己并不是一名反抗父母的成功人士。虽然她可以对陌生的人很温柔,可是和亲密的人发脾气时同样会情绪激烈的砸桌子、扔手机——和她母亲似乎并无不同。 她也发现,不论"强势"或"温柔",在本质上她和母亲没有任何区别——她们都不懂,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相信很多人和她一样,或多或少受到父母的伤害,并希望努力摆脱原生家庭的影响。可不论怎么反抗,这些影响似乎都无法完全摆脱——太多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我们的认知能力、人际关系、社会功能、人格特质、做事方式、甚至交朋友的标准,可能都残存着父母的影子。 下面我们就具体聊聊:父母可能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我们根本意识不到"的影响?我们有没有可能超越他们的影响? 01:
父母影响的根本来源:依恋模式 想象一下你是一名婴儿,生活在遥远的远古时期,身边时刻隐藏这种种致命危险。这时,如果你想保证自己安全的活下来,最好的办法是什么? 是抱紧爸妈,寸步不离。 这样,你就会因为有人保护而成功活下来,从而获得安全感。也许你之后不再需要父母的保护,但你依然会不断寻找这种"安全感"。 于是,为了生存繁衍的需要,人体形成了一套依恋行为系统。这套系统深刻地影响着我们一生。婴儿往往会形成和父母一样的依恋类型,而婴儿时期的依恋模式和我们之后一生的依恋行为有着很大关联。 这种"代际遗传性",造就了你和父母无法避免的相似性。 02:
"依恋"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模式? 那么,依恋模式究竟是怎么工作的?它又是如何影响我们的认知能力、人际关系、社会功能、人格特质的? Ainsworth在Bowly的基础上,提出了"内部工作模型":个体在依恋模式的影响下,会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组织或取舍。我们会在自身依恋模式的影响下,去预测别人的反应,从而决定自己要怎么做。 如果你的父母总能恰到好处地针对你的表现给出合适的反馈,你便更可能形成"安全型依恋",相信自己是值得被爱的,情感也会得到很好的反馈。所以你在生活中,也更愿意真实地坦露自己的情感,自如地去表达自己的感受,慢慢地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行为规则。 如果你父母很粗暴,他们的沟通方式让你觉得:"我妈妈不懂我,她无视我的情绪,让我更生气和难过",你就很可能形成"回避型依赖",开始压抑、忽略自己内心的感受。渐渐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情感。 对男性来说,这种从小学会的"克服"而不是"表达和接纳"情绪的方式,很可能会伴随自己一生,坚信"男儿有泪不轻弹",在他的二十、三十岁,都会严格遵守"有泪不轻弹"的标准,成为一个看起来很"坚强"的人。 所以当我们长大,依恋模式已经内化成为我们的一部分,我们在意识上很难感觉到它的存在。在它的影响下,我们会主动调动自己的注意力,去注意我们想注意的部分,忽视我们不想看到的部分,以此来支持我们通过依恋得到的、对他人行为的预期。 这套工作进行的越顺利,我们就会觉得事情的发展越合理,这种合理性又会再次加强这些规则的内化,从而使这套机制在我们的身体里越来越成熟。 如果说,在我们婴儿时选择依恋是为了"求生",那么在成年时后我们去选择维持这样的模式,则更多出于一种"自我保持"的需要。这些规则,是我们人生中或许开心或许伤心的经历"教会"我们的,而我们也在不断地用它们来指导我们预测生活,通过预测进行行动,最终行为的结果往往会说"看吧,我早就这么想的!" 03:
"依恋"对我们事业、家庭的影响 近期一些研究发现,依恋模式会对我们当下的事业、家庭产生间接影响,比较有趣。 1.工作场景中的依恋 在工作中,领导、上级担任着保障员工安全的身份,也更有可能在关键时刻为我们提供必要的帮助。所以从依恋的角度看,工作的时候领导就会被我们视为依恋对象,我们和他的关系也是一段关键的依恋关系。 既然可以从依恋的角度来理解自己和领导的关系,那么自己依恋的风格自然也会影响到工作的表现。在父母影响下、形成安全型依恋的人,会更加信任领导和同事,看事情总喜欢看积极的方面,对自己的期待也总是更加乐观。一旦在工作中遇到苦难,安全型依恋的人会更加倾向于寻求帮助。 被父母影响形成回避型依恋的人,则更有可选择自己死扛。 2.婚恋依恋 对于婚恋关系能不能用依恋理论来解释依然存在争议,当它满足一些条件的时候我们可以用把自己和伴侣的关系理解成为一段依恋关系。 在一段婚恋关系中,不同依恋类型的人会有不同的偏好。Brennan、Clark及Shaver等人的研究表明,安全型和沉迷型的个体都喜欢通过身体接触来表达情感,回避型和恐惧型则都不喜欢与依恋对象进行身体上的接触,。 依恋类型还能对性行为取向作出预测,有研究表明,安全依恋个体对其性伙伴是充满友情的、关心的;恐惧型依恋个体对性行为抱一种游戏的态度,对性伙伴缺乏同情、缺乏无私的爱;沉迷型依恋个体对性伙伴抱着一种占有、依赖的态度;漠视型个体对性行为抱一种游戏的态度,对性伙伴缺乏无私的爱,也无占有欲。 04:
我们有没有可能超越父母的影响? 看了上面这些,你或许觉得由我们成长的经历所塑造的依恋模式是无法撼动的,我们似乎注定摆脱不了父母的影响。然而,心理学家们却发现有一些并不是安全型依恋的父母成功的养育出了安全性依恋的孩子,这意味着我们有潜能去超越自己的历史。 到底是什么促成了这种超越? 研究结果表明,和成长经验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我们对于体验的姿态。 嵌入式的姿态,指当我们身处某种体验中,我们会沉浸其中,简单地接受自己意识到的、感受到的和相信的东西。就像完全投入地去看一场电影,沉浸式地去听一场音乐会。一些情况这样的姿态没有任何问题,但当它成为我们唯一的选择时就会带来麻烦。 例如当我们在演讲前陷入到巨大的焦虑中时,嵌入式的姿态会让我们简单的相信"我现在这么害怕,证明上台演讲一定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其实我们担心的事情很可能不会发生。但这种体验姿态会让我们"不加思考的沉浸",把我们的主观感受直接等同于世界的真实情况,那么我们将会丧失了客观判断的能力。 心智化的姿态,指的是我们可以根据潜在的心理状态,来解读或者解释他人的行为和体验。例如你的朋友经常为未来而感到焦虑,而最近你一看到她焦虑的样子,一听到她的抱怨就非常烦她,希望她赶紧从自己眼前消失。 这时如果是拥有嵌入式姿态的你,或许会认为她的确是太招人厌了。不过一位有心智化能力的人会于自己的这份"厌恶"产生好奇:我的这种"厌恶"有没有问题?慢慢的他会察觉到,他之所以厌恶这位朋友,是因为朋友的焦虑感唤醒了他自己对未来的焦虑,而这份焦虑才是他真正想要远离的。 心智化的能力,不仅指我们如何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情绪,也包括我们如何去深刻的理解他人的情绪。锻炼这种能力往往需要一段高质量的亲密关系。有些人在早年和父母的互动中就学会了,也有些人在一段爱情中领悟到。如果你都没有,也许也能在心理咨询师的关心中得到治愈。 觉察的姿态,这种姿态,能够完全不加评判和预期地沉浸在当下,这时我们能够完全地接纳当下的所有体验,但也会保持高度理性,觉察到每一种体验背后的真实原因。通常我们会采用冥想的方式来培养,通过冥想练习来提升我们对于日常生活的觉察。 觉察的姿态对我们有诸多好处。大体来说,觉察练习能够帮助我们调整困难感受,减少自我增加的痛苦,是我们更有技巧地应对生活的挑战,更深刻地体会生命赋予我们的喜悦。所以,如果想要更好的利用依恋,也可以选择进行一些冥想练习。 好啦,关于父母对我们的影响,我们今天就差不多讲到这里。 父母对我们的影响,已经是一个引发了很多讨论和情绪的话题,我们都不可避免的会被自己的早期经历所塑造,但当我们成年之后,真正决定我们生活方式的并不完全是自己的依恋经历,而是我们对于这些经历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呀,即使我们已经被"被动地"塑造成了一个样子,但成年的我们仍然拥有改变的方式。 永远不要拒绝自己"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的可能性啊。 作者简介: 王红艳 已帮助过 153人 入驻年限 7.3年 预约咨询 私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