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人社部举行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


  编前语:2016年第二季度已经过去,包括就业、社会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事业单位人事改革制度劳动关系等在内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进展情况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对于下一步的工作,人社部又有着怎样的计划安排?在人社部于7月22日举行的2016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对此进行了通报;并结合当下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一、就业
  工作进展情况:上半年,就业形势总体平稳,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1.7%-二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5%,保持在较低水平,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工作,启动实施"化解过剩产能企业职工特别职业培训计划",开展政府补贴性职业培训。5月20日,国务院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进行专题部署,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2016届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稳定,开展粤湘劳务协作试点,探索新形势下促进农村贫困人口就业脱贫的工作机制和政策措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稳中略增,二季度末,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17509万人,同比增长0.4%,人社部对10省500个行政村的监测情况显示,二季度末500村外出务工人数29.7万人,同比增长1.2%,成功举办二十国集团劳工就业部长会议,通过《2016年二十国集团劳工就业部长会议宣言》以及二十国集团创业行动计划。二十国集团高质量学徒制倡议,推动各国根据国情采取相应的促进就业政策措施。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突出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一多渠道稳妥有序做好化解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工作,统筹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创新拓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渠道,努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和农民工就业创业水平,加大就业援助力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加强工作督导,推动各项就业扶持政策落地见效。二是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认证许可,营造有利于创新创业的制度环境。通过政策落实培训提质。服务增效、活动助力等措施,推进创业创新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三是加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以重点群体为对象,实施专项职业培训计划。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优化服务流程,推动"互联网+"在就业领域的广泛应用。四是切实防范失业风险。密切关注经济和就业形势变化,加强对重点地区的监测,制定应对规模性失业风险预案和储备政策,努力防范各类风险。
  二、社会保障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扩面征缴工作稳步推进 加快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试点范围扩大到全国50%以上的地区。截至6月底,全国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63亿人、6.93亿人、1.77亿人2.14亿人1.80亿人。1~6月,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2.44万亿元,同比增长10,7%;总支出为1.99万亿元,同比增长8.7%。二是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按照国务院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部署,有序推进实施工作,研究起草企业年金规定和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深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做好工作人员参保缴费和待遇支付工作,积极推进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深化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药品医保支付标准制定工作,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加快推进建筑业工伤保险工作,制定印发工伤保险辅助器具配置管理办法和关于执行《工伤保险条例》若干问题的意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失业保险条例》修订工作。三是社会保险待遇水平稳步提高 做好2016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工作,各地正在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方案。加强去产能职工安置过程中社会保险待遇的衔接。四是基金投资管理进一步加强 会同有关部门研究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政策,研究投资策略,起草委托投资管理合同并征求地方意见。五是社会保险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截至6月底,社会保障卡持卡人数达到9.19亿人,覆盖66.9%的人口,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继续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推动各地抓好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落实,有效降低企业成本,深入实施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研究制定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总体方案及职工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方案、完善个人账户政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加快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和生育保险与基本医疗保险合并实施试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全国联网和异地就医结算工作。研究完善基本医疗保险用药管理政策,启动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推进工伤保险基金省级统筹,研究制定职工非因工或因病丧失劳动能力程度鉴定标准,加强工伤预防费管理。二是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 推进全民参保登记计划试点,积极实施推进建筑业参加工伤保险"同舟计划",提高新开工项目的参保率。三是加强基金投资管理 加快制定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相关配套政策,尽快启动养老基金委托投资,修改完善职业年金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研究完善企业年金基金投资政策。四是加强社会保险管理服务 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工作,推进信息系统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和标准一继续加强社会保障卡发行和应用工作。
  三、人才队伍建设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一制定印发关于加强基层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配合有关部门实施"万人计划",遴选确定第二批"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人选,开展201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选拔工作。经国务院常务会研究决定取消第六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共取消了319项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占部门设置职业资格总数的52%,加快推进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工作,启动实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深入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开展知识更新工程中期评估。二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 加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推进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做好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相关准备工作。启动10个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和一体化课程规范开发工作,开展高技能人才待遇课题研究,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加强高技能人才宣传工作。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研究制定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和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做好2016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推荐选拔工作,下半年再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许可和认定事项,使国务院部门设置的职业资格削减比例达到70%以上,建立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管理制度,向社会公布国家职业资格目录清单,配合有关部门制定国家重点引才目录,指导地方引进"高精尖缺"人才,修改完善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继续推进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稳步开展新疆、西藏特培工作。二是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开展第十三届高技能人才评选表彰活动,组织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全国选拔赛,研究制定国家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技能扶贫行动计划,研究制定国家基本培训包。全国职业技能竞赛管理办法等政策,推进技能人才评价制度改革,扩大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和建设职业训练院试点。
  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
  工作进展情况:做好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公开招聘制度推行工作。岗位设置方案的备案核准和变更工作有序开展,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经营类事业单位改革,部分城市三级甲等公立医院开展编制管理改革等工作。
  下一步工作安排:建立健全以合同管理为基础的用人机制,继续扩大聘用制度推行面,研究提出解决编外用人问题政策思路,健全岗位设置管理制度,启动事业单位管理岗位职员等级晋升制度试点,进一步完善公开招聘制度,分行业制定公开招聘办法,出台促进事业单位创业创新工作的指导意见,出台建立机关事业单位防治"吃空饷"问题长效机制的意见,研究制定高校公立医院不纳入编制管理后的人事管理衔接办法。
  五、劳动关系
  工作进展情况:一是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取得新进展 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意见,推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综合试验区建设,制定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中突发事件预防和应急处置预案,做好职工安置中的劳动关系处理工作,继续推动实行劳动合同制度,稳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制定印发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管理办法,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印发中央企业负责人基本年薪基数认定暂行办法,加强中央企业负责人薪酬审核和薪酬信息披露工作,健全工资宏观调控指导制度,指导各地稳慎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截至6月底,全国共有6个地区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平均调整时间间隔为18.7个月,平均调增幅度为11.1%,全国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219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的19元,9个地区发布了工资指导线,基准线在8.5%左右,二是劳动人事争议调处机制不断完善加强专业性劳动争议调解工作,天津、湖北、云南等地将专业性调解纳入综治工作(平安建设)考评范围,启动第二批非公有制企业劳动争议预防调解示范工作,三是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进一步加强,截至6月底,全国各级劳动保障监察机构共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案件15.4万件,主动检查用人单位93.6万户,追发劳动者工资等待遇275.4亿元,四是为农民工服务工作进一步加强,制定"十三五"时期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综合计划,出台巾帼家政服务专项培训工程实施方案。
  下一步工作安排:一是加强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加强对化解过剩产能职工安置工作中劳动关系处理的指导,确保平稳有序,加快推进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有关工作,开展国有企业负责人差异化薪酬分配制度改革试点,开展2016年度国有企业工资内外收入监督检查工作,研究制定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改革的意见,建立企业薪酬调查和信息发布制度,健全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推动地方探索建立协调劳动关系三方委员会,二是进一步完善调解仲裁制度,研究制定完善劳动人事争议多元处理机制的意见,修订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和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组织规则,加强拖欠农民工工资争议案件处理工作,三是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 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治理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意见,开展专项督查,制定出台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和企业劳动保障诚信等级评价办法,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方式,制定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领域推广"双随机"抽查规范事中事后监管的指导意见,推动各地开展劳动保障监察"双随机"抽查,进一步畅通举报投诉渠道,扩大监察执法日常巡视检查覆盖范围,积极预防和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行为,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能力建设,积极稳妥推进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体制改革。四是加强为农民工服务工作 贯彻落实《居住证管理条例》,推动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持居住证享受规定的公共服务,加强家庭服务行业规范化和诚信建设,研究制定加强家政服务行业监管和行业自律的指导意见。
  发布会问答
  《新京报》记者: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人社部多次表示目前就业形势总体稳定,但是就业问题,尤其是重点群体的就业问题始终是我们社会比较关注的话题 目前2016届高校毕业生已经陆续毕业了,请问目前他们的就业情况如何,人社部会有什么措施促进他们在毕业离校后的就业,今年下半年会有什么就业措施保证全年新增就业1000万目标的实现?
  李忠:就业问题确实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问题,在当前经济形势比较复杂的情况下,社会各界也非常关心就业形势到底怎么样,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也就此做了专门解读,现在就业形势总体平稳是受益于整个经济增长处在合理区间,上周在国新办国家统计局的新闻发布会上也公布了我国GDP增量6.7%,经济增长仍然处在合理区间,各项改革举措不断推出,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就业政策也在持续发力,受益于这些因素,我们对现在就业形势的基本判断是总体平稳,这也可以从多个数据来看。
  第一,从就业核心指标或者关键数据来看,1~6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717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71.7%;从城镇登记失业率来看,二季度末为4.05%;从全国31个大城市城镇调查失业率来看,6月份的数据是5%。这些就业核心指标或者主要指标都说明我们就业总体是稳定的。
  第二,从重点群体来看,各地都在积极稳妥推进化解过剩产能中的职工安置工作,从部分已经启动的地区来看整体平稳,从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情况来看,今年和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应该说目前高校毕业生就业总体稳定。
  第三,从人力资源市场供求情况来看,目前市场求人倍率是1.05,应该说也是在合理的范围,总体来说招聘的岗位数大于求职的岗位数。
  第四,从监测数据来看,人社部对33635家企业岗位月度监测的数据显示,监测岗位总数6月末比上年末减少了2%,虽然说岗位还是在流失,但是相对于去年同期来说这个幅度是在收窄。
  综合这么多指标和监测数据,结合我们到地方调研实际来看,综合判断就业总体形势稳定。当然,就业确实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压力也很大,比如一些传统行业用人需求在持续下滑,有一些行业企业减员压力也比较大,特别是化解过剩产能,还有高校毕业生的数量,这方面压力都还是比较大的。
  刚才也说了,现在经济发展总体在合理区间,而且经济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就业方面还会有一些新的政策出台,重点关注就业人群就业,完善就业政策,同时我们还会在创业方面有一些举措,对于职业培训方面我们也会加大力度,同时通过进一步关注就业形势和经济形势,防范各种风险,来确保民生底线兜牢。
  基于这些判断,对于全年完成1000万城镇新增就业目标我们是充满信心的,刚才谈到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是765万高校毕业生,是历史新高,压力比较大,从积极方面来看,高校毕业生人数这么多应该是一件好事,这对我们国家人力资源的支撑,对经济的转型升级非常有好处,但毕竟数量比较大,对就业有一定压力。
  现在已经进入7月份,高校毕业生开始集中进入市场,一些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继续找工作,这时候我们以统筹实施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和创业引领计划为抓手,采取综合措施,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够同去年水平相当,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将采取这样一些措施:
  一是对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精准帮扶,通过建立实名库,对那些还没有找到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我们进行摸底登记,进行有针对性帮扶。
  二是对高校毕业生创业有一些扶持政策,比如开辟绿色通道,降低门槛、提供相应小额贷款支持、创业培训指导等等,促进高校毕业生创业工作,以创业带动就业。
  三是近期将下发一个关于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文件,提出专门优惠政策和保障措施,让更多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去发挥作用,同时也充实基层的人力资源队伍。
  四是密切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开展一些有针对性的就业服务活动。今年9~11月份我们还会开展多项专门服务,比如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服务月,还有一些大中城市联合招聘活动等等。我相信通过这些政策措施和管理服务手段,能够保证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水平不降低。
  《经济日报》记者:去年这个时候,在这个发布厅,人社部发布了2014年中国社会保险发展报告。这也是人社部首次向社会公众发布社会保险专题信息请问发言人,今年或者以后我们会每年按时发布这个报告吗?
  李忠:非常感谢你对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工作的专注,人社部对信息披露工作一直高度重视,包括我们今天的发布会,坚持例行季度发布会,这是及时公布信息的重要手段。
  大家对社会保险方面的信息格外关注,我们按照《社会保险法》和政府信息公开的一些规定,已经建立了社会保险信息披露制度,比如去年就在这个时候专门发布了《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4》,今年我们还会继续坚持这种做法,目前《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2015》还没有正式发行,刚才来之前我拿到了一本样书,这里面对社会保险数据做了详细披露,对社会保险制度建设,基金运行状况。管理服务等都有一些全面的分析,这个报告分九部分,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社会保险基金,还有机构建设和管理服务、补充保险以及2015年发布的社会保险重要文件目录,我翻了翻,内容很详实、很详细,有大量数据,光图表有110多张,这个报告和去年有所不同,去年是第一次发布中国社会保险发展年度报告,今年的发布是第二次,今年把"十二五"期间社会保险数据做了归纳,并且做了一些具体分析,今年还首次中英文同步发行,便于国内外更大范围都能够了解中国的社会保险发展状况。
  这项工作我们会坚持下去,涉及重要民生的信息我们会尽可能多向社会公布,保证人民群众和广大参保人员对这项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今年的报告8月份大家就可以看到了。
  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记者:有关退休年龄延迟的问题,目前社会上对延迟退休的关注度是很高的,请问人社部对延迟退休方案的制定进行到哪种程度?对于社会普遍关注的哪类人群影响最大,人社部是怎么设计的?有人担心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会对就业,特别是青年就业产生大的影响,还有人认为延迟退休会使自己的养老金待遇降低,请问您是怎么看的?
  李忠: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一直是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提出是基于人口老龄化这样大背景的。2015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达到2.2亿人,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6,1%,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且老龄化程度还在持续加剧,在这种大背景下,怎么样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怎么样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公平、更可持续地向前推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研究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在设计这个制度的时候有这样一些考虑:
  一是小步慢提,逐步到位 坚持每年只延迟几个月,经过相当长一个时间逐步达到目标年龄。
  二是区分对待,分步实施 不是对所有社会群体同时实行延迟退休,我们会选择现在退休年龄相对偏低的群体,从这部分群体开始逐步实施。
  三是预先公告,做好公示 因为这个政策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是涉及重大民生的政策,都要广泛充分地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我们目前在政策研究设计过程中,经过一些必要程序之后会把这个方案向社会公布,广泛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尽可能地汇集民智,凝聚共识。
  在政策制定过程中,社会上确实有一些议论,我们也都注意到了,前一段大家比较担心的问题是,现在就业形势这么严峻,就业压力这么大,如果延迟退休,有一部分岗位可能会被占据,这对于青年就业有什么影响?应该说,延迟退休年龄这个政策在研究设计过程中,我们是高度重视对就业的影响,用了大量数据进行过多方面深入分析和研究论证,结论是延迟退休年龄对就业影响是有限的一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
  第一,从就业总量来看,大家知道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的时候达到峰值,当时是9.25亿人,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比2011年下降345万,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预示着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时代快要结束了,2011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逐步下降,到2015年为9.11亿,还在持续下降一特别是到203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会出现大幅下降的过程,平均以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到2050年,我们预测劳动年龄人口会由2030年的8.3亿降到7亿左右,从长远看,宏观数据分析表明,我们必须着眼于整个人力资源开发,研究怎么样更加充分更加有效地利用劳动力资源,大家不用担心到时候是不是岗位没有了、就业压力更大了,我们从劳动年龄人口趋势可以看出,到时候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有很多岗位需要你去干,这方面,大家从宏观数据特别是从老龄化趋势状况就可以看出,正是基于这样一种大的人口趋势和劳动力变化状况,我们研究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时候要把握起点和节奏。什么时候开始?不是现在,需要很多年以后,而且节奏是比较慢的,会有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和我们的人口变化,劳动状况变化的过程是相应的,总体希望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和劳动力状况能够形成一个比较好的良性互动的关系。
  第二,从就业结构上来看,将来延迟退休应该说有一部分岗位是会影响到年轻人,但是这种影响也是非常有限的,现在经济结构调整的步伐在加快,产业在不断转型升级,很多传统服务业,传统制造业的岗位是将来退休岗位里的多数,而现在新兴产业在不断崛起,将来年轻人更愿意去的岗位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新型服务业,延迟退休占用岗位和将来年轻人需要的岗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数量加减关系,比如第二产业制造业煤炭钢铁工人退休之后,新的年轻人就业,并不是要去那些岗位,可能是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或者现代服务业这些岗位中,所以从行业类型来看,并不是简单的延退的岗位就会影响到年轻人新的就业岗位。
  刚才问到延迟退休是不是养老金的待遇少了,对这个问题我们也做过深入研究,基本结论是:延迟退休并不会减少个人养老金的待遇,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养老金的待遇无非是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总的计发办法是长缴长得、多缴多得。
  基础养老金的确定有两个主要因素:一是缴费的基数;二是缴费时间长短,从缴费基数来说,延迟退休后,工资上涨的概率大,从缴费时间来说,延迟退休后缴费时间延长,基础养老金数额自然是增加的。
  从个人账户养老金来说,主要影响因素就是个人缴存额的多少、月除数(个人账户养老金计发月数)是多少,养老保险有关文件规定,50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90,55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75,60岁退休的月除数是139,假如一个人50岁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是10万,我们可以算出他每个月的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大家可以看出,月除数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变小的,越推迟退休,个人账户养老金的数额就越会增加,总体来看,延迟退休年龄对个人养老保险待遇不会有大的影响。
  《封面新闻》记者:今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现在全国各地整合工作进展如何?
  李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也一直是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今年1月份国务院专门下发了文件,对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做出了专门部署,这个文件下发之后人社部专门开了会议,下发了文件,对这项工作进行了专题部署,目前看,这项工作整体进展是顺利的。
  截止到目前,已经有北京、河北、湖北、江西、内蒙、新疆等省区市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整合,都划归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管理,还有一些省已经召开相关会议,相关文件也即将下发,加上国务院文件下发之前,已经有天津、上海、重庆、山东、浙江、广东、宁夏、青海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等9个省区市,把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统一整合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从目前整合的情况看,应该说整合之后效果还是非常好的,确实打破了城乡体制机制障碍,把制度统一起来了,管理效率更加提高,进一步增强了基金共济能力。
  对参保人员来说,通过制度整合能够提高参保人员待遇,特别是提高农村居民待遇,下一步,我们将指导地方抓紧开展这项工作,没有整合的加紧整合,已经整合的进一步做好衔接工作,确保广大参保人员待遇在制度整合过程中不受影响。
  《光明日报》记者:我们注意到,上半年以来全国已经有超过16个省市陆续下调了社保费率,请问目前工作的进展如何?政策的效果怎么样?以及下降费率是否影响基金的安全?
  李忠:按照国务院关于阶段性降低社会保险费率的总体部署,今年4月份人社部和财政部下发了阶段性降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和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文件,文件下发之后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目前各地都在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政策落实,在养老保险降低费率方面,有21个省市符合这个条件,目前有17个省已经出台了方案,在失业保险方面,除了有五个省以前已将费率下调至1%~1.5%,这次不再降低费率外,其余27个省市都符合条件,也确定了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已有22个省份出台实施办法。
  这次降低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率和失业保险费率效果应该说还是非常明显,据我们测算,仅降低养老保险单位缴费率就能够降低企业成本约380亿,失业保险部分能够降低企业成本约300亿,加上去年我们降低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费率政策,也有降低企业成本600亿的效果,总体来说,能够降低企业成本约1200亿,下一步,我们将积极指导地方进一步做好降低费率相关工作,同时,我们也会密切关注基金状况,你刚才谈到是不是会影响到基金可持续的问题,应该说在降低费率政策出台之前,我们就做过充分测算。第一,我们只是在部分有条件的地区来降费;第二,是阶段性降费,所以,对于基金的可持续性没有大的影响,当然我们还是会密切关注基金状况,确保基金能够可持续运行,特别是确保参保人员待遇不降低。
  央广中国之声记者:现行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已经实施了七年。请问今年有没有调整目录的打算?
  李忠:药品目录管理是保障医疗保险制度公平可持续运行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保障参保人员待遇、保障基金安全的一个重要措施,为此,我们制定了专门文件,对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纳入的条件,评审程序,调整机制等等都做了明确规定,而且为了适应临床医药科技发展和更高地保障参保人的待遇,我们对药品目录实行了定期调整机制,分别在2000年、2004年、2007年、2009年对药品目录进行过调整,应该说,这些工作都有力地促进了制度健康发展和参保人员待遇维护,现行药品目录是2009年制定的,原来叫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后来扩展为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药品目录,收载了2196个品种,从目前效果看,总体上这些药品是能够满足临床需要,基本能够满足广大参保人员用药的需求。
  随着形势的发展,医药科技的进步,按照国务院的部署,为了更好地保障参保人权益,我们把医疗保险药品目录调整作为今年重点工作,我们将坚持专家评审,药品目录调整不是行政决定的过程,是专家来决定这个目录该如何调整;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工作方案制定时会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也会向社会公示,总之,我们会积极研究有关问题,力争早日启动实施调整,我们会充分听取社会各界意见,把这项工作做好,从而保证药品目录调整过程更加公平公正,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权益,更好地保证医保基金安全。
  《工人日报》记者:现在有一种说法,《劳动合同法》影响了就业市场的灵活性,请问发言人,现在会修改《劳动合同法》吗?
  李忠:《劳动合同法》是一部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法律一前段时间围绕劳动力市场上的一些问题,社会关注比较多,也有各种各样的声音,这部法律实施八年来,在规范劳动用工行为、维护劳动者和企业的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劳动合同法》作为一部社会法,在对劳动者利益进行倾向性保护的同时,也对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保护做了一些制度性安排和设计,比如说《劳动合同法》里规定了,对于受过一些专业技术培训的劳动者,企业可以和他们约定服务期和违约责任,这样能够保证企业稳定这些骨干,再比如,虽然用人单位签订的是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符合法定情形的,用人单位也可以在适当条件下解除劳动合同。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劳动力市场确实了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有些问题在制定《劳动合同法》的时候没有遇到,这是新情况,在法律实施过程中也反映出一些问题,比如前段社会议论比较多的,法律对企业和劳动者保护程度不均衡、劳动者和企业之间更应该保护谁,大家有不同认识。
  下一步,我们会对这部法律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全面地梳理,进行充分论证调研之后,适当时候提出对这部法律的意见建议。
网站目录投稿:思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