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落实新高考方案要从解决现实问题切入


  随着北京、上海、浙江、河北等19省市高考新方案落地,新一轮全国高考改革拉开序幕。作为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改革,新方案的出台只是开始,能否取得预期成效,关键还要看配套工作是否到位。
  高考改革是高中教育教学的风向标和指南针。在本轮高考改革中,增加考试科目选择性,高考科目"3+3"成为众多省份的新模式,对高中教育而言,首先需要解决好在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硬件保障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怎么教"的问题。在高考科目"3+3"模式下,高中教育实行选课走班模式,既符合新高考选择考试科目的要求,又为挖掘学生潜能提供了条件。较之过去,这种选课走班是全新的授课模式,虽然有些地方早就开始试点,但全面推开还需要一个过程。对高中而言,既不能照搬大学的选课模式,又不能满足于在原有授课模式上增加几门选修课来小修小补。这需要超前谋划设计,无论是对课程设置还是教学管理,都是一个考验。
  二是"谁来教"的问题。在新的高考模式下,学生选考科目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选考学科学生数量的变化会造成部分学科教师数量过剩或不足。据统计,上海在全面实行走班教学后,地理、生物等学科的师资明显紧张;而在浙江,选择"物理、化学、地理"组合的学生最多,相关学科师资吃紧。选课人数的差异性,给高中教师学科配备提出了新的要求,既要考虑增加热门学科教师数量,又要妥善解决冷门学科教师出路问题。这方面,需要超前研究,全面推进"县管校聘"改革,建立县域内学科教师的有效交流机制,为解决因选课出现的不确定性师资紧缺问题提供政策空间。
  三是"在哪教"的问题。教学模式的变化对硬件配备带来了新的要求,比较突出的是教室问题。目前,多数高中的教室数量固定,行政班满员,没有多余的教室来推进走班教学。这就需要加大研究力度,统筹规划,把硬件配套也作为推进改革的重要支撑,解决好场地问题;同时要积极探索"互联网+"背景下高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在平板教学、在线学习平台、数据分析等方面探索创新。
  高考改革是项系统工程,在迈向既定目标的过程中,既需要高于现实的理想指引,又需要从解决一个个现实问题切入,这样的改革才有现实基础,才能走得更好。
网站目录投稿:盼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