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可以说是刘备时代的结束,经过这一次失败的战役后,他的人生也走到了尽头,因此才有了白帝城托孤的事件。这一次的战役,刘备的对手不再是曹操,而算是自己的大舅哥孙权,可是最终还是失败了,那么到底是出于怎样的原因,刘备要攻打东吴,最终却又如此遗憾收场呢? 为雪弟恨,刘备兴兵东征,孙权节节败退,蜀兵连胜十多阵,一时间,刘备声威大震,江南之人尽皆胆裂,孙权害怕,多次派使者到蜀营求和,刘备严辞拒绝,发誓先灭东吴,然后伐魏。当时刘备认为吴国己被吓破了胆,没有能力与自己大军抗衡,灭吴只是时间问题,指挥大军长驱大进,不把吴国放在眼里,十分轻敌。 刘备兵到夷陵,正值大暑伏天,天气炎热,蜀兵都住扎树林荫凉处,连营六百里,吴兵在陆逊统帅下,只守不战,和蜀兵相持七,八个月,蜀兵慢慢懈怠,认为吴兵胆怯,再不认真提防。夜半三更时,刘备还在御营苦思破敌之计,陆逊发动进攻,趁东南风大起,火烧连营,蜀兵溃散,刘备被困,幸赵云赶来救出,按诸葛亮安排,败退白帝城,陆逊大获全胜,领兵追赶,在夔关前被诸葛亮布下的八阵图困住,刘备才有了白帝城托孤的机会。 刘备是三国枭雄,足智多谋,深通政治和识人用人之道,但不懂兵法,连营几百里,犯了兵家大忌,没有考虑自然条件会成为致败的因素,在诸葛亮未出山前,刘备打仗是屡战屡败,三顾茅庐后,军事上一直都是诸葛亮全盘指挥,夷陵之战,是刘备唯一亲自指挥的一场大仗,却以彻底的失败告终。 刘备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但不是一个优秀的军事人才。 对于他失败的原因,曹丕曾点评道:"备不晓兵,岂有七百里营可以拒敌者乎!‘苞原隰险阻而为军者为敌所禽’,此兵忌也。"意思是说刘备不懂军事,哪里有七百里连营可以抵御敌人的道理呢?在大片低洼和险要地区驻扎军队,很容易被敌人打败。刘备用兵一生,经验极为丰富,并非马谡那类只会纸上谈兵之人,他在地形复杂的地方,扎成连营,目的在于相互照应,曹丕虽然料到了刘备的失败,却没有分析到点子上。 此战的当事人之一陆逊,也曾对此战进行了分析,开战之前他曾对孙权说:"臣初嫌之,水陆俱进,今反舍船就步,处处结营,察其布置,必无他变。伏愿至尊高枕,不以为念也。"也就是说,在陆逊看来,刘备战败的最大原因,是没有水陆并进。然而水战是江东最擅长的战斗,彼时蜀汉的荆州地盘已失,士兵多为巴蜀人氏,外援武陵蛮人,最擅长的也是山地战,如果刘备水陆并进,估计会败得更快吧? 那么刘备战败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呢?他如何做,才可能扭转战局呢?对于此事,小编是这样认为的。 原因一:无名将震慑 夷陵之战时,刘备手下的名将关羽已被东吴擒杀,马超、黄忠、霍峻已经病逝,赵云在江州,魏延在汉中,他唯一能够倚仗的张飞,则在战争前夕被部下刺杀。因此这一战中,他启用的将领,大多都是还未扬名之辈。这些人忠义有余,而勇武不足,威名不足,根无无法对东吴产生震慑作用。 那么刘备如何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早亡之人不可复活,留守他处的将领不能随意调动,那么他唯一能够做到的,便是设法保住张飞的性命。毕竟张飞的性格,他非常了解,张飞之死,他也早有预料。明知张飞敬君子而不恤小人,他完全可以早在张飞身边,安排一个德高望重之人,经常劝诫张飞,避免在战争之前出现这等状况,哪怕是在准备伐吴之前派去,或许都来得及。 原因二:放任陆逊在吴军中立威 与其说刘备此战败在了东吴手中,不如说他败在了陆逊手中。在对战过程中,他为求胜,多次设奇计,例如打算以武陵蛮人攻击陆逊侧冀,试图牵引吴军主力,例如命吴班于平地扎营诱敌等。吴军中大部分人都中计了,只有陆逊一人,识破了刘备之计。另外诱敌深入,火烧连营等,也全是陆逊的手笔。陆逊在败关羽之时,已经出过手,就算孙权和吕蒙等人,特意对其进行了保护,蜀汉不得而知,那么这次孙权放心派此人前来,刘备也该有所防备才是。可是刘备还是太过自负,并没有将陆逊放在眼中。 陆逊刚刚来到前线的时候,在军中并没有威望,这一点从,他选择固守的时候,"诸将不解,以为逊畏之,各怀愤恨"便可以看来。另外陆逊是孙策的女婿,孙权对孙策后人严防死守,对陆逊也不见得太过信任,如果刘备玩一出反间计,就算不能除掉陆逊,甚至不能让陆逊从前线回到后方,也一定能够限制他的发挥,这样刘备则又多了一丝赢夷陵之战的机会。 原因三:刘备太过保守,未能放手一搏 刘备出征之时,并未倾尽全力,被他留在后方的兵马和人才极多。这个时候,他的地盘只有益州和汉中,他的对手孙权不但据有江东,还拿下了荆州的大部分,曹丕则拥有整个江北,说白了刘备是以一己之力,与天下为敌。狮子搏兔,亦尽全力,何况刘备本是弱方呢? 如果他将所有的兵力,都投注在这个战场上,那么陆逊还能够如此从容吗?说到此处,也说有人会说,旁边还有一个曹丕虎视眈眈,后方必须有足够的人手留守。可是曹丕与孙权虽然暂时结为了同盟,但是他一直在打江东的主意,如果东吴与蜀汉全力开战,曹丕会放弃江东这块就是嘴边的肥肉,反而去攻找易守难攻的蜀汉吗? 通篇分析之后,我们不难得知,夷陵之战中,刘备不是没有赢的机会,只是他该防患于未然的时候,太过疏忽;该小心防备的时候,太过自负;该拼尽全力,放手一搏的时候,又太过谨慎罢了。如果他能够看透这些原因,或许历史又会是另一番模样吧?不过历史没有如果,刘备也没有机会重新来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