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读书的三重境界,当属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的描述最为精辟。王国维用三句不同的诗词,来描述这三重境界。分别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晏殊《蝶恋花》)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蝶恋花》)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青玉案》) 关于这三重境界,王国维是这样解释的。想要成就大事业,第一种境界要有执着的追求。明确目标之后,努力前进。第二重境界指的是为了实现自己当初的目标,需要付出巨大的辛苦。第三重境界值得是当我们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究会有所收获。 大师之所以能够成为大师,是因为他们的观察能力极其强大。同时在经过细致入微的观察之后,还可以用精练的语言,总结概括自己经过观察之后得来的成果。对于普通人来说,多揣摩大师的思想,可以让我们的人生路走的更顺。 比如王国维关于读书三重境界的概括,同样可以用来描述其他生活场景,比如我们的职业生涯。在职业生涯初期,我们都是从细微的基础工作做起。在做好基础工作之后,会被公司委派一些小型任务。在不断完成小型任务之后,我们会积累许多经验和声望。当经验和声望积累到一定程度之后,我们就会成为一个专家。 在前几天的文章中,我们曾经了解过如何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规划。关于如何打造个人影响力,有自己的步骤和逻辑。所以今天这篇文章,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打造个人影响力,成为行业专家。 在开始之前,先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形成个人影响力? 以职场公众号顶部流量spenser的经历来说,他在《写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资》一书中写到。他在香港读书的时候,正赶上公众号刚出现。他在毕业之后从事资产配置工作,一边工作一边在公众号上更新关于如何进行资产配置的文章。 文章在公众号上发布之后,后台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读者留言,向他咨询关于资产配置的工作。就这样,一个刚入行没多久、没资金、没渠道、没人买的新人,在工作五个月之后就赚到了人生的第一个一百万。 互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信息的传播速度被大大加快了。以前一个业务员想要拜访客户,只能拿着厂里开的介绍信。挨家挨户的上门拜访,于是就有了"被拒绝一百次,也要微笑着敲开第一百零一个客户的门"的观点。 一个懂得表达的人,能够最大程度享受到互联网时代的红利。这个红利,就是个人影响力。 打造个人影响力第一步:持续输入信息 个人影响力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完整的知识框架和多年实践所得到的经验上的。所以想要打造个人影响力,第一步就是持续性输入信息。这里信息既包括时效性很强的信息,也包括抽象的知识。 信息从哪里来?简单来说包括两个途径:分别是读书、与行业顶尖人物交流。 首先来说说读书。这里所说的读书,并不是狭义上的学习。除了阅读纸质书以外,还包括阅读电子书、上网浏览网页等等。通过大量的读书,能让我们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 比如我们在读完经济学的相关著作之后,就会明白人类各种行为的根本原因是资源的稀缺性。矿工们把矿石从地底挖出来,运到工厂进行加工。工厂再把这些原材料集中到一起,生产出人们所需要的各种生活用品。这些行为都是因为我们对这些产品有需求,而有需求则意味着收益。 在理解这套社会规则之后,我们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参与到这种社会化大生产中。 说完了读书,我们再来说说信息的另一个来源:与行业顶尖人物交流。读书是获取信息效率最高的方式之一,但是仅靠读书是不能建立起完整的思维框架的。大脑喜欢在加工信息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偏好对信息做处理。与行业顶尖人物的交流,可以让我们最大程度上避免对信息处理的过程出现偏差。 同时行业顶尖人物对行业的整体运行情况有独到的见解,从他们口中得到的消息,可以帮助我们调整在读书过程中产生的误解。帮助我们从一个更高的角度来看待行业问题,从而丰富我们的观点和见解。 不管是读书还是与行业顶尖人物交流,最重要的是持续下去。只有持续获取信息,丰富我们的观点和看法,才能在接下来的加工信息中,获得充足的材料。避免自己出现偏听则信,让属于我们的观点更加可靠。 打造个人影响力第二步:加工输入信息 在完成收集信息的过程后,我们要开始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但是加工过程并非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英国大文豪莎士比亚有句名言:"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莎姆雷特"。在中国,我们称之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简单来说,就是尽管信息是客观中立的,但是大脑在加工过程中却会根据自己的偏好来选择和处理。比如一个喜欢吃榴莲的人,在吃榴莲的时候觉得特别香甜。而另一个不喜欢吃榴莲的人,却很难接受榴莲的气味。 所以在这个步骤,我们要了解大脑在处理信息过程中最容易出现的几个谬误。 第一个常见的谬误是稻草人谬误。稻草人谬误是通过刻意夸大别人的立场,让他们的观点漏洞百出,进而让他们的观点不成立的做法。比如有个人说:"小王是个胖子,太胖对身体不好。"想要驳斥他的观点,只要把他的观点夸大为:"他说所有胖子身体都不好。"这样就很容易举例说明这个人的观点错误。 第二个常见的谬误是诉诸权威。我们在引用别人的理论佐证自己的观点时,很容易犯这种错误。这并不是说我们不可以引用权威观点,而是不能引用不当权威的观点。比如郭德纲曾经说过一个观点,是他跟一个火箭专家讨论火箭应该用什么燃料的典故。 如果我用郭德纲的话,来佐证火箭燃料必须用煤炭,还得用水洗煤。这就犯了诉诸权威的谬论,毕竟连郭德纲都认为自己的观点错误。我再用来佐证自己的观点,从根本上就不成立。 第三个常见的谬误是厚古薄今。这个谬误的错误,在于认为一件事是好的、正确的,原因在于它是古老的。比如这次的疫情,就是人们认为野生动物吃了以后大补。而这种观念之所以会传承下来,是因为过去医学不发达。 如果你反驳他们的话,他们还会振振有词地告诉你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肯定有道理。 以上三个常见的谬误,会让我们在处理收到的信息的时候无法客观对待他们。如果不能客观判断信息,那么我们在形成个人思维框架的时候很容易跑偏。影响我们观点中立的谬误还有很多,大家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加留意。 打造个人影响力第三步:输出个人观点 完成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之后,属于我们的观点和想法基本上就形成了,接下来就该考虑如何扩展自己的影响力了。 其实相比前两个步骤,这个步骤可以算是最简单的。在信息时代,最不缺的就是发布信息的渠道。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公众号以及各种自媒体平台持续输出自己的观点,一篇文章很容易被成千上万人看到。 在形成自己的观点之后,留心观察行业动态以及身边的各种人或事。在了解事情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之后,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观点进行仔细分析。长此以往,认同自己观点的人会越来越多。 想要形成个人影响力,最主要的是长期坚持。坚持学习、坚持思考、坚持输出。尽可能多的收集信息,之后客观地处理信息,在通过文字等方式对外表达自己的观点。经过长期持续性地循环往复之后,我们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大。 V公号搜:大脑帮(Brainlearning)关注! 点亮"在看" ,给我鼓励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