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十年来,使用对号与错号为学生批改作业是中小学教师的一贯做法。而近年来,在一些学校,小小的"×"号却从学生的作业中销声匿迹了,取而代之的是"?""O""△"等各种新式符号。之所以如此"革命"性地"颠覆"传统的作业批改方式,笔者认为,追根溯源,是赏识教育盛行的背景下,一些教师认为,醒目的错号容易刺激甚至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改用其他符号则是激励学生主动改正作业中错误的"上上策"。 我个人认为,教师用错号来标注学生作业中错误的批改方式,并无任何不妥,这不仅不会伤害学生的尊严,反而能提醒学生反思错误,知错就改,不断完善自己。 众所周知,作业改革也是课改的一部分,而教会学生做人与教会他们学习同样重要。处在价值多元的社会,道德素质是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之一,课改理应首当其冲把握好学生的价值观这个成长的"总开关",时时输送育人"养料",滋润孩子健康成长。 中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是非观的关键阶段,教师用"√"或者"×"符号批改作业,能够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明白其相关知识掌握的对与错。如果让错号从孩子们的视线里消失,就会导致其认知世界里正确与错误、是与非概念界限的模糊与混淆,久而久之,脑海里就会淡化甚至失去是非观念。现实生活中,很多未成年学生由于缺少明辨是非善恶的意识,我行我素,肆意妄为,甚至铤而走险做出违背道德和法律的行为,从而使自己的人生轨道偏离了正确的方向。再退一步看,即便学生们知道"O"表示错误,但是不出现错号,也会误以为错误没那么严重。误导的结果会使孩子轻视、逃避错误,甚至对错误视而不见。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我们的学生走上社会以后,就必然缺失改正错误、直面挫折的勇气。 表面上看,教师让学生避开"×"号,是为了尊重学生,增强他们的学习自信心。事实上,过度宠爱学生就是在变相地"怂恿"他们犯错。敢于直面错误、勇于担当才是健康、理性的心态,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心态。从终身发展的角度上看,用错号来督促学生认错改错,可谓是一种必要的挫折教育方式,担心错号会挫败孩子学习信心的想法纯属杞人忧天。试想,一个人从小时候起就连一个小小的错号都承受不住,那未来人生道路上的坎坷又将如何面对?教育学生的确需要严慈相济,但是在是非对错面前,教师不可有一丝一毫的含糊,尤其是当学生犯错误的时候,更需要严格教育,错号作为一种挫折教育的方式必可少。 具体而言,回到作业批改创新的话题上,在我看来,应注重实效,而不能一味弃旧图新,在符号上做文章。教师应克服形式主义思想,从育人导向入手,注重发挥和释放批改符号的诊断、反馈、激励和引领功能,最大限度地提高作业批改的"附加值"。应在作业的供给侧,优化作业内容和形式,通过多种维度强化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功能,进而促进作业批改质量的提升。比如,教师可以从寻找学生作业中的闪光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对相关错误或者欠缺,加入有针对性的寄语,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错误的根源,纠正学习偏差。比如,下面这段批语:"你的作业很美观!虽然出现了一点错误,但是离成功很近了,多点细心你会全对的!你一不留神,小数点放错了位置,可见小马虎带来大错误,要时刻警惕呀……"这种温馨、人性化的批语可以让学生"胜不骄,败不馁",为他们树起成长的"指路明灯",激励学生不断完善作业。教师还可以探索多元化的批改方式,引导学生互查、互批、互改作业,让作业批改释放出更多的育人功能,发挥其提高教学效益的驱动作用。 近年来,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一些地方和学校为博取眼球,提高课改"收视率",抛弃了一些多年来在教学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一味标新立异,结果却违背了教育规律,舍本逐末,适得其反。 无论怎么改,育人才是硬道理。不论何时,教学实践中任何一项改革和创新都要以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切不可盲目推陈出新,否则将会吞下"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的苦果,得不偿失。小小的对错号关系着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面对错误的态度,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相比于批改符号的"外衣",准确领悟和科学把握批改符号的内涵和实质才是课改的关键所在。在此,笔者呼吁,更换作业批改错号应慎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