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小暑养生


  小暑节气,天气炎热。人易感心烦不安、疲倦乏力。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阳。《灵枢·百病始生》云:"喜怒不节则伤脏。"其意为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紧密相连,有一定规律。因而夏季要保持平心静气,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
  炎热天气,人体为了散热。出汗多,造成缺水,加重血液黏稠度,造成高黏血症,易引发血栓、心脑血管疾病,因而夏天要多喝水。喝水可调节血液黏稠度,又有降温的功效。人体内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成分是水。民间实验证明,每日清晨饮用一杯新鲜温开水,几年之后,就会出现神奇的益寿之功,而且多数人从未得过大病。炎热的夏天,冰开水中加少量的食盐能补充人体盐分,也能很好地降温。小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1个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旺盛的时候,"春夏养阳"。所以人们在工作劳动之时,要注意劳逸结合,保护人体的阳气。
  "热在三伏",此时正是进入伏天的开始。"伏"即伏藏的意思,所以人们应当少外出以避暑气。民间度过伏天的办法,就是吃清凉消暑的食品。俗话说"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这种吃法便是为了使身体多出汗,排出体内的各种毒素。
  天气热的时候要喝粥,用荷叶、土获荃、扁豆、薏米、猪苓、泽泻、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消暑汤或粥,或甜或咸,非常适合此节气食用,多吃水果也有益于防暑,但是不要食用过量,以免增加肠胃负担,严重的会造成腹泻。
  民间还有:‘冬不坐石,夏不坐木。"的说法。暑过后,气温高、湿度大。久置露天的木料,如椅凳等,经过露打雨淋,含水分较多,表面着上去是干的,可是经太阳一晒,温度升高,便会向外散发潮气,在上面坐久了,能诱发痔疮、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所以,尤其是中老年人,一定要注意不能长时间坐在露天放置的木料上。
  民间小暑节气里常用的食谱有:炒绿豆芽可清热解毒,疗疮疡。素炒豆皮可补虚,止汗。适合多汗、自汗、盗汗者食用。蚕豆炖牛肉健脾利湿,补虚强体。西瓜西红柿汁清热、生津、止渴。对于夏季感冒、口渴、烦躁,食欲不振、消化不良、小便赤热者尤为适宜。绿豆米粥有清热、解暑、祛瘟毒之功效。特别是在炎炎暑日其效果颇佳。
  夏季为心所主,小暑养生则应顾护心阳,平心静气,以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灵枢·百病始生》曰:"喜怒不节则伤脏",人体的情志活动与内脏有密切的关系,并具有一定的规律。不同的情志刺激可伤及不同的脏腑,产生不同的病理变化。尤其是夏季,炎热的天气容易让人心烦意乱。
  情志的不同变化,对不同的脏腑会产生影响,继而出现各种病变。
  中医养生主张一个"平"字,即我们常说的"均衡",不能出现极端。过度欢喜或伤悲,都会对心脏造成损伤,心伤则心跳神荡,精神涣散,思想不能集中,甚则精神失常等。心居于五脏六腑之首,一切生命活动都是五脏功能的集中表现,而这一切又以心为主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说的就是心神受损肯定会累及其他脏腑。在情志方面,喜为心之志,这"喜"是在难过的情况下,舒缓紧张的情绪,使心情舒畅气血和缓。因此,夏季养生重点突出"心静"二字。
  《道德经》载有:"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荀子则进一步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生有知亦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素问·保命全行论》亦云:"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太平经》也反复论及重命养身、乐生恶死的主张,指出:"人居天地之间,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也",所以要珍惜生命。"人最善者,莫若常欲乐生",为此提出了"自爱自好"的养生学说,即"人欲去凶而远害,得长寿者,本当保知自爱自好自亲,以此自养,乃可无凶害也"。因此,只有通过自我养护和积极锻炼,生命才能健康长寿。
  小暑的到来,标志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炎热的季节,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 C,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民间亦有"小暑接大暑,热到无处躲"之说。小暑养生要做到少动多静,饮食有节。另外,小暑时节是"冬病夏治"的好时机。一些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性鼻炎等疾病正好趁这个好时机施治,预防冬季疾病复发。"气候炎热,人常感到心烦不安。疲倦乏力。按传统春夏养阳的养生原则,应按五脏主时,夏季为心所主而顾护心,心平气和,确保心脏机能的旺盛。中医认为,小暑到大暑期间。气温最高,也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期,一些冬季常发而以阳阴寒为主的慢性病,可通过伏夏的调养和打理,使病情逐步得到好转,甚至完全痊愈,这种疗法被称为"冬病夏治"。阳气最盛时。盛极必衰。此时阴气开始生长,所以不能过于贪凉,而应适当地使身体排汗降温,这样还可排出体内的一些毒素,对身体非常有益。
  起居衣着要合理
  盛夏时节,高温酷暑,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光着上身乘凉,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对的。大家可以体验一下,如果外界气温接近或超过人的体温,赤膊不但不凉爽,反而会感到更热。这是为什么呢?原来,人的体温调节除了皮肤蒸发之外,与皮肤接受的辐射也有密切关系。当外界温度超过37℃时,体温主要靠皮肤蒸发来散热:当气温继续升高时,皮肤不但不能通过蒸发方式来散热,还会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使人感到更加闷热。所以,盛夏时节最好不要光着上身。此时,适当穿些衣物,可以起到隔热且防止紫外线照射伤及皮肤的作用,有益于身心健康。
  夏季的特点是昼长夜短,为此人们的起居和作息时间应作出调整,可以适当地减缓生活节奏,平静地、有计划地进行工作,以利于减少焦虑的情绪。小暑时节应该遵循定时起睡的原则,合理安排睡眠时间,以免生物钟受影响。一般来说,晚上10点至11点就寝,早上5点半至6点半起床。
  此外,不管是吃饭、锻炼时间,还是用脑、休闲时间,都应该按规定安排好。这种"定时"在盛夏时节尤其重要。炎热的天气常常让人难以入睡,如果养成按时上床睡觉的习惯,上床不久即可入睡,并且很快转入探睡,早晨也容易自然醒来,而且醒后有舒适惬意感。如此,即使在盛夏时节,人体生物钟也不会被打乱。
  盛夏时节,为了保证充足的体力和精力,午饭后半小时最好作短暂午睡。夏季昼长夜短,夜间睡眠时间少,午睡是对晚上睡眠的补充。此外,要改掉室外露宿的不良习惯。因为当人睡着以后,身上的汗腺仍不断向外分泌汗液,整个肌体处于放松状态,抵抗力下降,而夜间气温下降,气温与体温之差逐渐增大,在室外露宿很容易导致头痛、腹痛、关节不适,引起消化不良或腹泻。
  饮食宜鲜香清淡
  小暑时节,常常出现高温、多雨的天气。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体非常容易出现阳热过盛、湿困脾、津液损伤等变化。因此,饮食上应以清淡鲜香为主,多吃苦味和酸味的食物。天气炎热,人们的食欲减退,对什么东西都没有胃口。清淡的食物易于吸收和消化,鲜香的食物则容易引起人们的食欲。
  俗话说,十苦九补,在天气炎热的小暑时节,多吃苦味食品有助于身体的阴阳平衡。苦味食物中含有氨基酸、生物碱、维生素、苦味素、昔类、微量元素等成分,具有清热除湿、抗菌消炎、帮助消化、增进食欲、促进血液循环、舒张血管、清心除烦、提神醒脑及调整人体阴阳平衡的作用。在我们生活中,常见的苦味食品包括葛昔、生菜、芹菜、茵香、香菜、苦瓜、苔菜、丝瓜等。在千鲜果品中,有杏仁、桃仁、黑枣、茶叶、薄荷叶等。同时,多吃番茄、柠檬、杨梅、葡萄等酸味食物,对身体也非常有好处。炎热夏季,人体会大量出汗,致使津液过多丢失,吃一些酸味的食品可预防出汗过多引起的耗气伤阴,还能生津解渴、健胃消食。
  小暑防痱子
  小暑节气后。进入一年中的高温天气。高温闷热环境下,出汗过多,汗液蒸发不畅,汗腺管口被汗液浸泡肿胀而阻塞,导致汗排泄受阻而形成的皮肤急性炎症,即痱子。痱子最易出现在儿童身上,有些皮肤娇嫩、肥胖多汗的成年人也会长痱子。防治瘁子要注意以下几点。
  勤洗澡、勤换衣服,洗完澡后应涂上爽身粉或痱子粉。夏季最好不要用冷水刺激皮肤。以免汗液排出不畅,导致生痱子。
  不管天气多么炎热,不要给孩子脱光衣服,因为皮肤少了衣服保护,更容易受热和遭受其他不良刺激而生痱子;不要经常将孩子搂在怀中,或是背着孩子,这样不利于汗液蒸发。
  夏季衣着需合身舒适,不要太窄小,这样不利于孩子活动和汗液蒸发。衣服的质地要柔软、透气、吸汗,衣服太硬、透气差会不断刺激皮肤,使痱子不断增加。
  如果已经生了痱子,只要注意保持皮肤卫生,几天之后,痱子便会干枯脱皮而不治自愈。千万不要用热水烫、肥皂擦,也不要用手抓,过度搔抓可致继发感染,发生毛囊炎、疖或脓肿等病症。
网站目录投稿:宛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