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让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生根开花


  摘 要: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国家呼唤并迫切需要工匠精神。作为职业院校,大力弘扬工匠精神,深耕适合"工匠精神"生根发芽的土壤,培养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人才是学院发展的第一要务和根本目的。本文从办学思路、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等方面阐述如何让"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生根开花,促进学校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工匠精神 职业教育 技能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中指出:工业强国都是技师技工的大国,我们要有很强的技术工人队伍。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提出对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全面跨越具有重要意义。从本质上说,工匠精神是一种职业精神,体现在企业的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并始于职业教育。职业院校要担当起培育工匠精神的重任,需要不断转变办学观念,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
  十八大以来,南京交通技师学院围绕"用世界的标准打造中国工匠"的办学思路,主动服务国家高技能人才发展战略,主动对接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要求,深析"工匠精神"内涵,释放创新活力,促进融合升级,现已成为省内一流、办学成效明显、交通特色鲜明、整体实力雄厚的职业院校,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服务经济转型升级的"工匠人才"。一、	用"匠"的精神启迪思路,"技教特色"逐步彰显
  "工匠精神"作为一种优秀的职业道德文化,敬业、精益、专注、创新是其核心要素。学院深析"工匠精神"的内涵,积极探索"引进国际品牌,深度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提振精气神,培育高技能"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和"培育核心素养,引领高端发展"的职业人成长模式,形成了"从学技谋生到工匠精神"的特色育人实践,探索出了一条"立足交通,紧随时代,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教特色办学之路。近年来,学院获得"全国职工教育职业培训先进集体" "江苏省高技能人才摇篮奖" "江苏省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 2016年获批"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办学实力和社会影响力逐渐提高。二、用"匠"的精神引领课改,"学技融合"形成导向
  "工匠精神"不仅应成为师生头脑中的理念,更应成为课程改革的着力点。培养高技能人才,促进"大国工匠"的快速成长,是"工匠精神"扎根、发芽的过程。近年来,学院以一体化课程改革为抓手,深入实践"四个结合"和"四个零距离",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
  1.结合市场导向,实现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零距离
  学院根据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课程体系,巩固提升了汽车类专业建设、拓展交通工程、现代物流、智能信息、数控技术等专业链。全面实施一体化课改,构建了"文化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程+专业发展方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推行"工学交替",实现了"校内实训与企业实践结合,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符合"的全新培养模式。近年来,学院紧贴市场,服务交通,成功打造了13个省级示范、重点、特色专业,5门省级精品课程。
  2.结合世赛要求,实现基地建设与国际标准零距离
  按照"产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的要求,学院根据国际大赛的标准,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现实训环境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对接。建成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汽车驾驶培训实训楼、汽车不解体检测实训基地等。完成轨道交通电气维护实训室、中德新科技培训中心、机电一体化实训中心等多个专业实训室以及智慧图书馆的升级改造,为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学习实践能力提供了实训平台。
  3.结合企业生产,实现合作办学与企业用人零距离
  学院积极探索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的校企合作模式,实现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办学新格局。近年来,学院与300余家企事业单位在人才培养、人才输出、师资培训和项目合作等方面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开设订单班、冠名班。与上汽通用、上汽大通、江苏协众、金源诗琴、中德诺浩、无锡信捷、交通工程咨询等企业合作共建校企联合实训中心,为企业个性化定制培养培训技能型人才。此外,学院以国际多元化人才的标准为培养目标,共建国际教学标准,共享国际教育资源,开设中德、中澳、中德诺浩特色国际技能班,为企业高端选择、学生多途径成才搭建"立交桥"。
  4.结合人才培养,实现师资队伍与职业标准零距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与时俱进、能力精湛的教师队伍。近年来,学院以"内培外引、规范培训、激励干事"为主要举措,逐步构建了与专业发展定位相匹配的人才孵化体系。通过组织教师定期到企业顶岗实践,提升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持续开展"名师工程" "专业带头人培养工程" "青蓝工程" "教学新秀工程",通过举办各类教学竞赛、教科研、岗位培训等活动,提升教师的业务能力;通过"周周示范课"全覆盖在职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授课水平;通过技能节等特色活动,提升教师的综合素质。目前学院建成3个"名师工作室"和2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培养26名省级专业带头人和省级教学名师。在全国、省、市级各类比赛中有40余名教师获奖。三、	用"匠"的精神塑造学子,"素质教育"百花齐放
  "工匠精神"不仅体现在办学思路、课程改革中,更体现在"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素质教育中。在育人实践中,学院将"工匠精神"培养作为主要教育目标之一,在培养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着力强化以"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素养的培养,将"工匠精神"纳入思想教育、校园文化建设、各类主题活动和社团建设、教学实训之中,促进学生技能素养、心理素质、创新意识、吃苦精神、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提升。
  学院确立"做素质教育的领跑者"的教育理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努力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每年开展以"专业技能节、文化艺术节、阳光体育节"为特色的精品文化活动,提升文化品格,展示教学成效;通过举办爱国主义教育、行为养成教育、素质提升教育等活动,从思想道德、行为习惯、内涵素养等方面塑造阳光学子,打造活力校园;通过开展三级"一对一"个性学生帮教活动,对症下药;通过组织心理健康活动,开展阳光拓展活动,关爱学生身心健康;实施"社团百分百"工程,30多个社团蓬勃发展、百舸争流,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通过实施学院形象设计与文化展示,以办学理念长廊、专业文化为领,以名师广场、优秀学生广场、廉政文化广场等为面,以"冠军墙""文化廊""育才林"为点,将环境文化建设与办学理念、专业文化、培养目标相结合,不断提升校园的文化品格。
  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省市各级各类比赛中成绩优异。2名学生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国际集训队,杨荣利同学晋级全国二强;13名学生在国家级技能比赛中荣获一等奖;百余名学生在省、市级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在98%以上,培养的一大批毕业生已成为各行业、各领域的中坚力量,毕业生"适用、实干""留得住、上手快、能吃苦、有后劲"的良好形象赢得了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展望未来,学院将紧扣"创建、融合、改革"奋斗目标,着力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有效化、教育资源共享化和办学国际化,努力提升国内一流学院独特的魅力气质,将学院打造成为"中国工匠"的摇篮和文化传承创新的高地,让"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生根开花,培养更多更优秀的技能型人才,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新南京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网站目录投稿:曼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