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生活 - 生活常识大全

大企业里或许聪明人越多越是一场灾难


  Managershare:聪明人都用在争资源上了,谁干活——傻人呗。
  一个离开BAT去创业的朋友和我说,离开大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每天可以用最多的时间去考虑公司的发展。
  我有些吃惊,说你原来不也是负责一块重要的业务,你不考虑业务的发展吗?
  他说,当然不是。在大公司里他这个位置的人,最重要的事情,是每个月安然度过和老板的Review。要达到这个目的,他需要花很多时间研究老板最近的想法和关注点,了解老板可能掌握的信息,同时动用自己的资源去做准备,不仅仅需要准备精心制造但又不着痕迹的PPT,更需要准备大量的数据、细节和逻辑,以备老板的追问。
  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在不违背诚信原则不造假的基础上,要强化某些信息,弱化甚至隐藏某些信息,先说哪些事情,后说哪些事情,从而把老板引导到自己需要的方向上,给自己的部门争取更多的利益和资源。为了能够做到把握更大,这些工作不仅需要详细准备,甚至要反复推演,这都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和精力。
  而老板也不傻,也同样要做很多准备工作,去发现下属真实的想法和目的。更可怕的事情,他要面对的是很多个这样极其聪明的下属,而且,越是大公司,他面对的下属就越聪明。这样博弈的结果,其实每次Review得到的是两个人智商相减的结果。按照这样的逻辑,可能一个相对比较鲁钝的下属,公司的运转会更好一些。
  大公司的资源多,但也造成大面积的"公地悲剧"。我问过这个朋友,自己的业务做得好好的,为什么还要屡屡去争夺公司更多的资源?出现了新的业务机会,明明和你关系不大,为什么也要争着去掺和一把,结果做成篓子里的螃蟹,谁都爬不出来?
  他苦笑一下,说我也不想这样,但是其他的部门都在互相较劲,我下面的团队也在看着我,我作为Team Leader不能怂啊,否则以后没人愿意跟我啦。
  之前科层制的组织结构能够运转的基础,在于组织内的信息交流不畅。位于金字塔越上层的领导,因为接受的汇报条线多,掌握的信息越多,就容易形成对下属的信息和决策优势。但是在互联网时代,尤其是BAT这样的互联网巨头里,大量的信息和数据都是从下面产生的。
  理论上讲,业务部门的负责人和公司的CEO掌握的信息是一样的,甚至还占据优势。在这种情况下,当中层经理拥有几乎所有的信息,目的是争取公司最大的资源时,公司里的聪明人越多,就越是一场灾难。
  按照科斯的理论,企业的边界其实由企业内外部交易费用的平衡点决定的。现在,在一些诸如BAT这样的新型公司里,因为信息的高度分享,反而让企业内部交易费用呈现超过外部交易费用的趋势,这势必会带来企业组织结构的不停变化。
  雷军有一个不太知名的管理理念,我却认为要比他的风口猪理论和互联网思维更加值得研究和推广,那就是"当你决定成立一个部门时,那就成立一家公司",这明显就是把企业的边界向内移动。而阿里巴巴则早就把自己拆解成了电子商务、阿里云、蚂蚁金服和菜鸟物流几大块,也应该是出于划清边界,减少相互干扰的考虑。
网站目录投稿:念雪